APP下载

早期体位护理联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与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2018-11-15付志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位偏瘫上肢

付志红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河南 鹤壁 458030)

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急且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1]。脑卒中主要因脑动脉狭窄、破裂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脑功能障碍,其中偏瘫为其常见后遗症[2]。长期卧床不利于患者康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3]。笔者探讨早期体位护理(良肢位)联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与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评估其治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男33例,女21例;平均年龄(61.97±6.22)岁;平均病程(16.09±1.22)d;其中脑出血28例,脑梗死26例。观察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龄(62.01±6.29)岁;平均病程(16.16±1.23)d;其中脑出血29例,脑梗死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经脑血管造影、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确诊,符合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4];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首次发病,依从性良好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中途退出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心、肝、肾严重功能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康复指导锻炼后,患者自行进行锻炼。

2.2 观察组 给予早期良肢位摆放结合康复锻炼治疗。①良肢位摆放方法。仰卧位:头部固定于枕头上,骨盆与肩胛骨前突,伸展上肢肘关节,背伸腕关节,同时伸展手指。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上肢前伸,肩关节屈曲90°,伸展肘关节、腕关节及指关节,屈曲患侧下肢髋、膝关节。患侧卧位:上肢前伸与躯干成90°,前臂后旋,背伸腕关节,手背朝下分开手指。轮椅坐位:躯干呈伸展状,伸展上肢,前臂旋前,伸展手指,膝关节呈90°。床上坐位:髋关节屈曲90°,上肢平放,双膝屈曲约60°,背屈踝关节,60 min后改变体位。②心理干预。明确患者的心理活动,并给予心理辅导。③患肢康复锻炼。被动活动患者的肢体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锻炼从关节近端开始,逐渐延伸至关节远端,每次5 min,每日2次。④语言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舌尖锻炼,伸舌后向两侧口角移动,每次5 min,每日6次。发音训练时由简至繁,循序渐进。⑤吞咽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伸舌、鼓腮、咀嚼、吸吮、空吞咽等训练,每次20 min,每日2次。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锻炼。采用原地踏步锻炼、搀扶行走、上下楼梯等进行行走锻炼,患者可独立行走后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包括洗漱、进食等[5]。

两组患者于训练6个月后比较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价平衡功能,满分14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平衡能力越佳。依据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越好[6]。

3.3 结果

(1)平衡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475 7、9.832 2,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2)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后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2.556 4、9.0209,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4 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早期需长期卧床,体位护理是关键。患者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不但能够使其自身感到舒适,同时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可避免肢体挛缩及压疮的出现,为后续的康复训练创造较佳的条件[7]。郑春茹等[8]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正确良肢位的摆放能显著降低偏瘫肢体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肢体挛缩及痉挛发生率,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在本研究中,患者通过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和仰卧位等卧姿位训练,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同时减轻患肢痉挛,避免患肢浮肿的发生,加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床上坐位训练可提高患者对自身躯干肌力的控制,使患者坐稳,且在外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同时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后续的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心理干预可使患者认识到锻炼的意义,同时消除负面情绪,提升患者康复锻炼的积极性。积极的肢体功能训练可有效预防及减轻患者的肢体肌肉痉挛,通过对患者肢体神经的刺激,增强反射活动,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此外,训练患者的发音、舌尖可加快语言功能的恢复;摄食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使其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维持较佳的免疫状态[9]。联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由易至难,循序渐进,能更有效地加快患者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避免肢体僵硬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纠正异常步态,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能更有效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曹钏宏等[11]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早期体位护理联合康复锻炼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体位偏瘫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