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2018-11-14洪沆

考试周刊 2018年9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摘 要: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辅导员不仅仅是他们学习上的指导者,生活中的依赖者,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者。因此,高职院校中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但经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职业能力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提升路径两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重要。辅导员的工作包含许多内容,他们不仅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要肩负起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见辅导员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也要高度重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经调查发现,新时期下我国的高职院校中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 新时期下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 辅导员工作压力较大,职业优势不够突出

在上文中提及到高职院校中辅导员的工作十分繁杂,涉及到许多方面。因此,现今我国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普遍存在工作压力过强的问题,经调查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学生与辅导员比例不合规定。工作过多就会导致辅导员无法考虑全面,比如辅导员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问题及一些事务性问题,就很难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无法更好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除此在外,由于辅导员这项工作的职业优势并不十分突出,部分辅导员的职业精神不佳,职业认同感较低,因此相应的职业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

(二) 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不高

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职业认同感不高,认为其地位较低。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学校对辅导员的职业地位缺少明确的认知,认为辅导员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并不需要专业人才,最终导致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感受不到自己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辅导员的工资待遇并不优厚,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也相对较少,这都对辅导员的自我意识有很大影响。

(三) 辅导员职业生涯中的机遇不多

经过调查发现,许多的高职院校都比较注重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而忽视了辅导员工作者的绩效考核以及转岗等方面的机制建设。实际上,许多高职院校中的辅导员职业生涯中的机遇十分有限,往往都没有好的绩效考核制度、相应的奖励制度,以及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做基础。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了新时期下我国高职院校中辅导员职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 高职院校中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 优化辅导员工作内容,明确其职业能力提升要求

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要求,我们应注重加强辅导员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提升辅导员在工作中的领导能力及应急措施等职业技能,将其培养成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的优秀职业人。同时院校还应该依据辅导员等级的不同而制定出相应的职业规范,对每个等级的辅导员提出明确地工作目标及能力要求,进而更好地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工作。

(二) 完善辅导员能力培训体系,构建起辅导员职业发展平台

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强弱与其工作年限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工作年限可以说是判断辅导员职业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起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我们建立起合适的培训体系,在不同的时期对辅导员进行不同能力的培训,以更好地完善辅导员从业者的工作能力。其次我们要构建起辅导员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平台,尽可能地给从事辅导员的工作者提供职业发展机遇。

(三) 健全辅导员激励机制,拓展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

没有好的员工激励机制,员工的工作能力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辅导员工作者也是一样。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起辅导员的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及职称评定细则,尽可能地调动起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高等院校还应该重视起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要尽可能地让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以开拓其职业发展空间。

(四) 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

采用竞赛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竞赛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基础理论知识测试、主体演讲或是理论分析等,通过竞赛来激励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全面提高其工作能力。

(五) 開展辅导员职业工作专项培训

辅导员职业工作专项培训指的是针对辅导员这项职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而进行的专项培训,一方面要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还要结合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学生突发情况的处理及学生教育中容易出现的思想问题等进行相关培训,以促进辅导员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六) 注重培养辅导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任何一项工作想要更好地开展总是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想要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中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就需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随着现今互联网科技的普遍应用,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更为便捷。院校可以建立网上工作平台,来发布辅导员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同样,院校还可以创建辅导员线下讨论平台,以方便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提出工作中难题,来获取大家的意见;另一方面辅导员还可以将近期工作中出现并已经解决的问题发布出来,给其他辅导员作参考,防止他人出现类似问题。

三、 总结

通过本文,我们首先了解到新时期下我国高职院校中辅导员职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辅导员工作压力较大,职业优势不够突出;其次是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不高;最后是辅导员职业生涯中的机遇不多。同时我们还提出了相应的培训措施。其一,院校应优化辅导员工作内容,明确其职业能力提升要求;其二,院校应完善辅导员能力培训体系,构建起辅导员职业发展平台;其三,院校应健全辅导员激励机制,拓展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其四,高职院校可以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其五,开展辅导员职业工作专项培训;最后,高职院校应注重起培养辅导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平权.高职院校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施路径[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1):121-124.

[2]刘丹丹.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现状、思路及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7(13):77-80.

[3]王立争.简析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路径[J].中外交流,2017(14):11-12.

作者简介:

洪沆,辽宁省沈阳市,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