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

2018-11-14黄俊杰

考试周刊 2018年96期
关键词:基本路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摘 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人才特色培养是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正式开始,从而进行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就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必须了解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有计划地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本文从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概述着手,探讨对其一些培育的基本路径,并给出个人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基本路径

学习不止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各种素质的过程。而小学学习阶段是智力开发的主要阶段,其中数学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思考问题逻辑性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能不断的提高认知,利于其智力开发,也能够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用科学的观点来学习新知识,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简述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培养自己自主发展、创新实践的能力,在为自己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又为未来创造好更多发展的可能性。而小学数学学科应该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符号意识(抽象)、应用意识(模型)、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数感(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观念这五大方面。

(一) 符号意识(抽象)

符号意识(抽象)是指知道符号可以像数一样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且可以通过运算和推理使其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般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理解归纳推理就是“通过经验过的东西推断没有经验过的东西”。

(二) 应用意识(模型)

我们在做一些实验的过程中,使用数学语言代替实际物体从而得出一个更科学、逻辑性更强的结论,这就称之为应用意识。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学生学会怎么将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将其解决。

(三) 几何直念(空间观念)

几何课程里一个核心的观念就是空间观念,是客观事物表现出来的长、宽、高在人脑里留下的印象,学生通过观察、训练概论、练习操作可以逐步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四) 数感(运算能力)

数感是一个人主动或自动化地理解数的运用。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孩子更切身的体会到数学知识萦绕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进而加以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 数据分析观念

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进行合理大胆的判断。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養作为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每一小节的过程中,都要将前边学过的每一类数的概念、公式、法则相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应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质量,也为之后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 实现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途径

现如今,各位家长的教育论大部分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则对人学习之路的开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则是这一目标的实现的重要桥梁,在提高自身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利用现有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培养学生的敏锐数学嗅觉、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分析计算等能力。对此,我谨提出一些我个人的想法。

(一) 充分利用小学数学学科教材,增加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的信心

数学是小学学习任务三大内容之一,也是数学学习的正式开始,都说万事开头难,想要增加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信心,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学习的趣味性。我们可以发现教材内容的编制配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图片,各种鲜艳的颜色,充满着童趣,作为小学老师应该牢牢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讲解数之间的加减乘除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亲自仿照数学课本上举的例子,通过做游戏的形式,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实际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增加学习数学学科的信心。

(二) 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都说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在家长、教师长期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由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独立实践、思考分析问题的机会少,学习思维僵化已成为一大现象,而且数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认知,作为教师,我们当前紧要的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想象的环境,让学生尽情的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再加以引导,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和认知度。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知识时,可以借助一些积木,让学生真实的观察到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这样即使在纸这一平面上,仍可以将看不到的那一部分表现在二维空间上。

(三) 加强小学生数学分析的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直接给出题目,让学生运用已经学习到的公式、知识,将题解出来,这样小学生答题的思想就容易模式化,在问答题的解题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审题不清,无法快速准确的找出问题的关键,正确解答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则进一步要求提高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以一些题为例,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快速准确的理解题目,找出重要的数据,抓住问题的关键,再进行适当的点拨,运用已学知识将问题解决,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分析经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强化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效果,这样在之后的数学学科学习中才能够事半功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开展各种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

都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新课标改革实施以后,纷纷要求各科教师实行多种多样的教学新方式。而开展相关数学实践活动则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自己通过不同的解题思路解决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尝试作为一个出题者,更加直观的学习数学语言,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够增进学生之间在情感、知识方面更好的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总之,从小学开始就应该鼓励学生多多参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应用观念和学习习惯,这不仅易于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

作者简介:

黄俊杰,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盘陀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基本路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基于审计视角下推动国家完善审计治理路径分析
学校文化建构的基本路径与内在机理
马克思主义如何紧紧抓住意识形态话语权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