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018-11-14张敏

艺术评鉴 2018年13期
关键词:德彪西钢琴家听众

张敏

摘要:听刘诗昆、陈萨2016长沙音乐会,基于两场音乐会给人直观的所观所感,笔者就演奏会中听众的反应产生了一些想法,从几方面来分析产生缘由,借此与更多人来分享自己的看法,并希望可以产生共鸣。

关键词:刘诗昆 陈萨 钢琴音乐会 2016长沙音乐厅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3-0022-02

2016年三月,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刘诗昆、陈萨先后于5日与19日在长沙音乐厅举办了个人钢琴独奏会,都受到了长沙听众的一致好评。笔者有幸聆听,基于两场音乐会给人直观的所观所感,笔者就演奏会中听众的反应产生了一些想法,希望借此与更多人来分享一些看法,并希望可以形成共鸣。

第一,在社会影响力方面,两位钢琴家的音乐会先后相差不过两个星期的时间,并都在长沙音乐厅举办。就当晚整体落座的情况上看,刘诗昆音乐会的落座人数要较多于陈萨,第一点从两位钢琴家在普遍大众中的认知率上有一定差别,刘诗昆是上世纪50-60年代就已经在国际上被认知的中国钢琴大师,其被广大受众所认识的时间就远长于陈萨,相对于常年在国外学习生活,近年来才国巡演的陈萨而言,刘诗昆在国内不仅在钢琴演奏、音乐作曲方面有着极高的地位,还在全国多地都创办了刘诗昆艺术中心,对中国的钢琴音乐专业教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在此方面刘诗昆是更具观众缘的。

第二,在音乐家演奏风格方面,钢琴家的肢体表现更是体现了他的演奏风格和人物性格。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刘诗昆的演奏华丽绚烂,他扎实灵巧触键所产生的極大音响效果,特别是其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就一个细节而言,在刘诗昆返场演奏中,在弹奏一组级进上行音阶时,刘诗昆情绪激动地将眼镜都甩开了,恰恰体现出了他外放的性格和尽情的演奏风格。陈萨细腻温暖,在她的德彪西音乐中,低音区总是雄浑有力,而高音区又不失灵巧细腻,音色迷人、变幻莫测。《沉默的大教堂》就是笔者至今还记忆犹新的一首曲子,它似乎像所有人的合唱,它所呈现出来的力量、冲劲被陈萨表现得极富魅力,她的音乐中不失女生的细腻,在音响上也不失男性的力量,在现场就像突然被她击中了似得,至今无法忘怀。两位钢琴家都各有所长,刘诗昆的演奏更具有老派中国钢琴家的特点,自由洒脱、信手拈来,追求亲和动人的音乐情绪。陈萨则更像浪漫派诗人,细腻婉转、朴素自然,更追求基于作品本身而具有个人特征的“二次创作”。所以不论是刘诗昆还是陈萨,在演奏者的演奏风格上对于听众是没有刻板定义的,只能听众各抒己见、自己品味。

第三,在音乐会选曲方面,刘诗昆音乐会共演出了16首作品,并有返场作品,其中包括上半场:巴赫《C大调前奏曲》、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k.545》《降B小调夜曲Op.9,No.1》、斯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等作品,下半场以刘诗昆改编曲为主有:刘诗昆改编《春江花月夜》《弯弯的月亮》、歌剧《卡门》选曲、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二乐章《黄河颂》和第四乐章《保卫黄河》)等作品。就节目单上看,整个曲目由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从欧洲西洋音乐到中国民族音乐、从古典浪漫到耳熟能详,整场音乐会的曲目之丰富,皆体现出刘诗昆音乐会雅俗共赏、中西结合、尽心讲究的特点。而特别需要关注刘诗昆音乐会上半场的曲目中也多选用清晰明丽、主题鲜明的乐曲,开场就是巴赫《C大调前奏曲》,全曲自始至终都是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舒缓流动,刘诗昆的演奏更是楚楚动人、引人遐思。临近下半场所演奏的斯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情绪激昂,点燃了听众的热情,下半场演奏家以自己改编的钢琴作品为重点的做法,熟悉的旋律不仅有效引起听众的认同感和亲切感,而且他所改编的钢琴曲中大量音阶跑动,旋律加花的特点都有效的避免了长时间的音乐会给听众所带来的疲倦感。这些都体现出刘诗昆对于音乐会的曲目是下了一定功夫的,从上半场引人入胜到持续升温,再到下半场中国曲风引起共鸣,这一切都是刘诗昆音乐会全场观众一直保持热情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陈萨音乐会中,上半场以德彪西的前12首前奏曲开场,下半场则是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曲目的选择上,她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计划而行的。德彪西《24首前奏曲》记录的是德彪西在不同时期对自然、事物、人物的所闻所见所感,其中不仅包含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对人文事物的刻画,还有对内心思想的抒发。正如陈萨对于德彪西音乐的阐述:“德彪西的音乐是有些抽象的地方,虽然他有动机,但并不像大家的聆听习惯,跟随一个很长线条和一直在有规律去发展的旋律动机,他的动机相对会比较小点。它在不同位置出现和呼应,形成它比较特别的一个结构和肢体,从这个原因上来讲,很容易让听众就迷路了,不知道该听什么。①”加之德彪西音乐中光怪陆离的音色特点,恰恰就容易让听众产生迷茫、注意力涣散。而下半场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更不是一般的名著乐曲,不论是对于演奏者还是听众而言,都是一首不容易理解的作品。因此在陈萨音乐会中,特别是下半场观众开始分心更是情有可原,而对于欣赏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四,在音乐会形式方面,笔者以音乐会的曲目设置为区分方式,将两场音乐会分为综合性独奏音乐会②和专题性独奏音乐会③。综合性独奏音乐会比较常见,演出的曲目一般覆盖多个时代、多位作曲家,在曲目的顺序安排上也常以历史发展顺序为基准。刘诗昆音乐会中,刘诗昆演奏了按年代从巴赫、莫扎特、车尔尼、斯特劳斯、柴可夫斯基和斯克里亚宾等作曲家的作品,选曲时间跨度大,题材也丰富多样,正是综合性独奏音乐会,其中钢琴家自己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是整个节目单的点睛之笔,充分地迎合了中国听众的需求,也烘托了演奏家的民族特色,在音乐会期间,刘诗昆还邀请了小嘉宾跟他一起四手联弹,这种新型的编排手法在音乐会中更具有时代性。相反陈萨音乐会,则是典型的专题型独奏音乐会,她的上半场以德彪西前奏曲前十二首为专题,中间不间断没有主持人报幕,而这种以作曲家为主题的钢琴独奏会形式,不同于最常见的综合性独奏音乐会,它则要求钢琴家有足够的驾驭能力,能够在技术上完全把控住每首作品的多样性和对曲目的完全专注度,这是对钢琴家的一个挑战,但要注意这种形式也较之一般综合型独奏音乐会更严肃规整一些,对于听众来说可能会稍显无趣。因此,不论是综合性还是专题性的独奏音乐会,要如何将音乐会的形式做到新颖,紧紧抓住听众的心则是每位钢琴家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两场音乐会中观众集中度的差异,是与音乐会曲目对于听众的接受度、音乐会听众的素质能力、音乐家演奏风格是否符合听众喜好等一系列原因组成的。因此,随着时代更替、受众群体观念、地区发展、演奏家个人特色改变等变化出现,我们是无法把控两位演奏家在未来受众群体中的接受度是否会发生变化,笔者只能说对于音乐,每个人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能绝对地说现在我们无法完全欣赏的音乐,在未来我们就一定无法欣赏,因为时代在变,人对于音乐的感受也在改变。

注释:

①黄秋霞:《凤凰湖南专访钢琴家陈萨:古典音乐不是取悦大众》,《凤凰湖南讯》,2016年3月20日,http://hunan.ifeng.com/a/20160320/4384442_0.shtml。

②林晨:《浅议钢琴独奏音乐会曲目设置》,厦门:厦门大学,2012年。

③专题性独奏音乐会可以分为以作曲家为专题的独奏音乐会和以音乐体裁为专题的独奏音乐会,首先,以作曲家为专题的独奏音乐会通常以以为作曲家的作品为专题,钢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末尾特定的作曲家作品,而这种专题音乐会幼师也会跟一些纪念性的节日相挂钩。其次,以音乐体裁为专题的独奏音乐会,比如“奏鸣曲专场音乐会”、“赋格曲专场音乐会”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类音乐会是由一定教育意义的,它可以让听众从不同角度感受同一种音乐形式,挖掘不同作曲家在同一种体裁迥异的诠释手法。

参考文献:

[1]余丹清.听陈萨音乐会进入“印象世界”[J].钢琴艺术,2016,(12):42-44.

[2]热情·判断·执着——青年钢琴演奏家陈萨访谈录[J].乐器,2004,(01):56.

[3]林晨.浅议钢琴独奏音乐会曲目设置[D].厦门:厦门大学,2012年.

[4]记者黄秋霞.凤凰湖南专访钢琴家陈萨:古典音乐不是取悦大众[DB/OL].凤凰湖南讯,2016-03-20.

[5]王彤.“创意的组合”:陈萨钢琴独奏音乐会——国家大剧院“2012国际钢琴系列”[J].钢琴艺术,2012,(12):41-42.

[6]赵渢.听刘诗昆中国作品演奏会后的感想[J].人民音乐,1963,(06):17-18.

猜你喜欢

德彪西钢琴家听众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美丽的邂逅
弹琴与补鞋
听众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表达心情
午后的牧神
德彪西的情感世界
钢琴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