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下分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2018-11-14牛映彤
牛映彤
摘要:《第九交响曲》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著名的交响乐曲。笔者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结合贝多芬的经历,分析他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的思想动机以及情感等,将介绍贝多芬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是如何将本我、自我、超我这三种不同的人格状态体现在《第九交响曲》之中的。
关键词: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法 贝多芬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3-0001-02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德国著名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之一。他的音乐作品集古典乐之大成,同时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开辟了新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称为“乐圣”。贝多芬毕生所创作的所有作品中,最为主要的作品是他的交响音乐,又以九部交响曲占最重要的地位,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5交响曲“命运”》《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等。其中《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被认为是贝多芬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
一、贝多芬经历简介
贝多芬的幼年时期是不幸的,嗜酒如命的父亲为了将他培养成第二个“莫扎特”,不管年幼的贝多芬是否愿意,都强迫他苦练许多个小时的钢琴,每当他弹错时,就毫不留情的打他耳光,在这种压迫下,年仅五岁的贝多芬就患上了中耳炎。在贝多芬不幸的童年中,唯一能给他温暖的是他的母亲。年幼的贝多芬非常依赖并且深爱着自己母亲,但由于嗜酒如命性格暴躁的父亲对家庭的不关心,甚至还经常折磨他的母亲,在他17岁时,母亲就不幸逝世。母亲的逝世对于贝多芬而言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因为年幼的自己没有能力帮助母亲逃离痛苦的、备受折磨的生活。在自责中的贝多芬会时常渴望一个无所畏惧,能够拯救一切的自己,因此在他的心中永远都存在着一个“英雄”的形象,从他的作品中塑造的辉煌的气势磅礴的音乐形象就能够体现出来。青年时期的贝多芬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初到维也纳的他,只能够靠手稿和一些小型音乐会来支持自己拮据的生活,仅住在一个简陋的地下室里。中年时期的贝多芬,为了治疗自己日益严重的耳硬化症,到维也纳的修养圣地修养。虽然在这之前的一年,贝多芬曾写下“我决心扫除一切障碍,我相信命运不会抛弃我,我恐怕需要充分估量自己的力量,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豪言壮语,但是在维也纳的疗养圣地,他的情绪却一度陷入了低谷,还写了一封寄给自己兄弟的信,被后世称为《圣城遗书》。这封信在1827年才被发现,语气悲观可怜,可见贝多芬严重的耳疾使他甚至有了想要自杀的念头,只有他的音乐和一种模糊的对世人的使命感才让他没有走上绝路。
二、俄狄浦斯情节
俄狄浦斯情节,被称为恋母情节。在儿童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儿童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本能性”,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強了这种倾向,也会因母亲偏爱儿子,或是父亲偏爱女儿促成了这种倾向。
贝多芬的幼年时期,在严厉暴躁的父亲和温柔、可依赖的母亲所创造的这一极端的环境中成长,使他产生了一定倾向的俄狄浦斯情节。对于贝多芬音乐中永远存在着的“英雄”形象,是因两个原因而产生的:一是在幼年时期无法拯救母亲于痛苦的生活中,因此在心中所幻想出的另一个“英雄”一样的无所不能的自己;二是贝多芬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产生的抗争的执着性格。这些经历奠定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风格与倾向。
三、在本我、自我、超我中诞生的交响曲
(一)本我、自我、超我
在弗洛伊德精神研究分析法中,构成人格的整体是本我、自我、超我。它们各自代表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代表一个人的欲望,来自于本能的欲望,超我是一个人的道德理想中的自己,而自我则是在社会中自己该有的样子。弗洛伊德主张这三种心理成分之间要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而三者之间如果不平衡或者是其中之一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神经症或是心理疾病。弗洛伊德将本我、自我、超我这三种心理成分描述为既互相独立又互相矛盾的心理过程。
(二)《第九交响曲》创作背景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又称为《合唱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是贝多芬音乐创作时期的巅峰之作,集中体现了贝多芬的生命意志力和艺术理想。在极差的健康状况下,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沉思、凝练的阶段,是比“英雄”“命运”更高层次,更加理想化的阶段。在创作这首交响曲的时候,贝多芬将音乐结构放在了第二位,更加注重符合自己音乐的理想形式,因此他创作的这首交响乐超越了以前的音乐作品,达到了自己音乐创作的巅峰。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不仅是第一次在交响曲中加入了合唱,还引用了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宏伟的构思和浪漫的音乐表现手法,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瓦格纳在谈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时说:“今天我们站在它面前,就像站在全人类艺术史上一个崭新时期的里程碑面前一样,因为它带来了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连它的影子也没有显示过的现象。”
(三)《第九交响曲》中的本我、自我、超我
《第九交响曲》一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速度相对舒缓、庄严的快板,d小调奏鸣曲形式。音乐由弱节奏加颤音开始,呈现出一种遥远、朦胧而又平静的音乐原始力量的躁动,由弱到强,从平稳低沉到明朗刚劲,节奏分明,严峻有力,从这段乐曲中可以听出,贝多芬刻画的是一个具有“英雄”色彩的艰苦斗争的形象。音乐具有一部分的悲壮的色彩基调营造出压抑的气氛,但在音乐变强的开始就是较为明朗的色彩。这一乐章是贝多芬许多作品中的反复出现的具有“斗争”色彩的主题。
这一部分音乐似乎是描述贝多芬幼年时期的不幸经历与长大后的坎坷的感情,和音乐创作路程上的艰辛的人生,并且想与这种命运做斗争,想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从这段音乐中可以看出,贝多芬此时就已经在潜意识之中塑造了一个“英雄”的超我形象。
第二乐章,活泼的快板,d小调,庞大的诙谐曲式,打破了古典交响乐中第二乐章为慢板的传统。这一乐章的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具有奥地利民间舞曲的特征,但其中还仍然带有不安定的情绪。这一乐章是贝多芬对于超我的描述,是对理想的无所不能的自己、对社会甚至是对感情出现了新的期望和希望。在这种理想化的世界中,没有坎坷的感情,没有战乱的纷争,没有动荡的社会形势,更加没有病痛的折磨和音乐创作路程上的艰辛。刻画出一个美好的理想化的世界,此时的贝多芬心理是充满期望与向往美好的。
第三乐章,如歌唱一般的柔板,降B大调,不规则的变奏曲式,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充满了沉思的情绪,第二个主题是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的。这一乐章是贝多芬自我的体现,从美好的理想中回归到了现实,在面对残酷的现实,只能够无奈的接受,仿佛是在表达自己的心绪和感情。
第四乐章,急板,D大调。在“主题”欢乐颂出现之前,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演奏,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整个乐章的核心是合唱的“欢乐颂”主题,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是人声合唱与交响乐队合作的经典。通过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整个交响乐曲的高潮,也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这一乐章,是贝多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心理因素斗争以及斗争后的结果。最后“欢乐颂”的主题,表明贝多芬超我的胜出,也体现出贝多芬真实的心理,是渴望爱,渴望被关注,渴望健康,和平的。对于这一美好的理想,似乎是贝多芬人生最后的心理和情感的升华,从而使这部交响曲成为了他人生中的巅峰之作。
四、结语
通过弗洛伊德精神研究分析法,分析贝多芬在创作《第九交响乐》的背景、经历以及动机可以看出,幼年时期的经历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影响是相当重要的存在。贝多芬不幸的童年经历,使得他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坎坷艰辛,同时也奠定了他的音乐创作的倾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在人生最后的路程中仍然要与命运作斗争,对生活和人生仍然充满希望与激情,他勇敢的反抗,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坎坷,但在生命最后的创作《第九交响曲》中,能够听见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叩响命运之门的声音,和他永远对生命的敬畏和真诚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邹昌峻.用苦难谱写欢乐——浅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J].音乐时空,2012,(11).
[2]李君义.浅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人类崇高的理想[J].黄河之声,2007,(02).
[3]廖乃雄.试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音乐内容和思想倾向[J].人民音乐,1979,(Z1).
[4]徐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英雄性和斗争性[J].文化时空,2003,(09).
[5]邓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欢乐颂”图景——探究末乐章“音乐”与“诗”对于作品结构的深层意义[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