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的两面性

2018-11-14大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信息大学生

■李 峰/大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一、新媒体及大学生理想信念概述

所谓的新媒体是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1]。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互动式数字电视,其本质特征是数字化、互动性。新媒体具有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多媒体传播、超文本、互动性等优势。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的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中的集中体现[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理想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决定事业成败,是人生目的的最高体现,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崇高科学的理想信念。

新媒体的普及及广泛应用,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存在两面性,具体而言: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正面意义

(一)新媒体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

新媒体传播是数字化传播,相比传统媒体具备快捷、方便和高保真等优点。无论是网站平台、微博微信平台等都充分利用了大家的“碎片”时间,将时间整合,休闲娱乐的同时,方便快捷的获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新媒体相较传统媒体,比如报纸、期刊杂志等,更易于检索,凡是互联网存储的数据,受众皆可从搜索引擎、数据库中获取所需的信息。传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借助说教、面对面沟通讲解等方式,费时费力且效果一般,而借助新媒体平台,可以第一时间推送理想信念教育相关理论,大学生受众可以随时随地的接收相关信息,潜移默化的受到理想信念的熏陶,理想信念不自觉地深入人心,塑造大学生身心。

(二)新媒体拓宽丰富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渠道

新媒体可以作用于人的多种感知能力,集合了多种媒体的表现形式,比如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来传送信息。新媒体是一种多媒体传播,它借助文字、声音、图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来进行传播,这种具有立体效应的多媒体组合可以更真实的反映报道对象,给人以逼真的感觉,这就克服了传统媒介难以逾越的障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呈现。对于教育主体,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思政课理论以PPT文字、图片,或者以视频的形式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使得枯燥的理论得以鲜活,吸引学生注意力且益于接受。

(三)新媒体提高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体性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传统的媒介多是单向传播,而新媒体既可以单向传播,也可以双向甚至多向传播,这就使得新媒体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网民和网站之间,网民和网民之间通过BBS、聊天室、网络电话,电子邮件、网络论坛、手机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实时沟通,实现互动。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和强化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体性。新媒体的双向互动性打破了传统媒体与受众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的格局[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者和受众展开互动,可以以公众平台留言的模式展开平台互动,也可以以直播的形式开展实时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双方是平等的,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真正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负面效应

(一)新媒体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

新媒体,诸如互联网信息量大,且检索方便,能满足不同人对于各类信息的要求,又有开放、平等、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具有匿名性、隐匿性,可以让人身心愉悦,摆脱孤独和压抑感,容易使人“上瘾”,特别是对刚步入大学的大学生,网络的多方便利使他们可以足不出户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所需的物品,可以网上聊天,游戏娱乐,沉迷虚拟世界,然而部分学生自律差,上网成瘾,网络使他们与现实的距离一步步加大,致使他们性格孤僻,与他人距离疏远,变得孤独苦闷,情绪低落。长期的痴迷网络,使部分大学生与现实世界接触特别少,导致个体人格、学业、生活多方面存在问题。另外,互联网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并且检索方便,遇到需要的信息,只要动动手指搜索一下,便可获得。这使得部分大学生养成了有问题自己不思考,直接诉诸网络,论文作业直接复制链接网络资源,导致诚信缺失且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网络信息的泛滥,也使得部分大学生人云亦云,缺乏独创。新媒体对大学生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负面影响,深深的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作为受教育者,大学生沉迷网络,不能正常接受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维方式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效果。

(二)新媒体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

新媒体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转而成灵活多变的多媒体教学,对于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高校教师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挑战,部分高校教师排斥新媒体,认为新媒体打破了师道传统,不愿意去接受新媒体,教学过程中依然沿袭传统教育模式,学生旷课或上课不听课,课堂效果差,致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得不到有效宣传。同时,作为受教育主体,新媒体教学对学生的媒体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动性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在新媒体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互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但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媒体自律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部分学生自律能力差,乱发言论,散布不实信息,复制链接别人观点,增加了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难控性,从根本上阻挡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扭曲

新媒体信息量庞大,内容繁杂,这其中充斥中大量的虚假不实信息,色情淫秽信息,泄密危害国家安全信息,侵害社会伦理道德信息等,这些垃圾信息泛滥成为网络公害,就像生活中的垃圾一样,对生活环境造成污染,他们阻碍了人们对于正常信息的获取。而且,网络色情暴力对于部分自制力较弱的大学生受众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网络流行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致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扭曲。加之,近些年,网络贷款、网络暴力在校园屡见不鲜,部分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理想信念扭曲,追求“超前”消费的模式,大学生网络小额贷款、裸贷、校园贷等情况层出不穷,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此外,“数字鸿沟”导致西方互联网发达国家的新媒体技术远远强于中国,部分国外敌对势力,凭借新媒体优势向中国鼓吹其文化,进行文化渗透,网络中携带西方价值观、意识形态,不断冲击我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传统文化,扭曲了我大学生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

四、新媒体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性选择

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捷平台同时规避其带来的负面效应。首先,规范网络舆论平台。政府应该加强网络管理,制定符合实际的传播控制策略,通过技术监管,采用信息过滤、邮件监管、自动跟踪等各种技术对网络平台进行监管,同时加强新媒体的立法;其次,提高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高校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培训,加强高校教师对新媒体的认识,提高其对新媒体的运用技能;再次,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大学生应该坚持文明上网,养成健康上网的习惯,成为净化网络空间的积极力量。具体而言,大学生应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对网络内容和信息的鉴别力,积极运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开展健康有益的网络交往,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从自身身心健康出发,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理性对待网络,避免沉迷网路;培养网络自律精神,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进网络生活的健康和谐。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信息大学生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订阅信息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展会信息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