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2018-11-14张智洋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智洋/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精准扶贫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到过渡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宏观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它既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又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断认识国家发展的问题、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决定,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一直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建的基础和原型,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旨在说明精准扶贫理念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一、精准扶贫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在关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制度贫困论可以看做精准扶贫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在贫困问题上的研究主要还是在资本主义的宏观背景下做出的系列分析,一方面,它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具有剥削性、是造成贫困的根源,同时又提出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可以解决这个本质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其论述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并没有将贫困的现实放到社会主义制度上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精准扶贫的理念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重新审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系列问题,尤其是将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以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等作为精准扶贫开发的重点工程,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意义上都具有中国特色和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贫困人口在不断减少、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渐得到解决,扶贫的工作成是举世瞩目、有目共睹的,而在国际经济进入新常态、十九大上提出的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变的宏观背景下,扶贫的理念和措施都应有所调整和创新。
由此可以得出:精准扶贫理念一方面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对贫困的制度性论述下做出的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它又详细阐述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应当如何认识理解贫困、并且应当如何通过扶贫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扶贫“质”和“量”的双重提升。所以,我国精准扶贫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和创新发展。
二、精准扶贫理论指导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成果
精准扶贫理念在中国不同贫困农村地区的推行和落实为千千万万的农村贫困人民带来福音和福祉,笔者根据调查研究给出以下几项具有代表性的绿色扶贫理论发展成果:
(一)江西广昌林业扶贫,保护抚河绿色生态
江西广昌县是抚河的发源地,其生态优美、山清水秀,但是在精准扶贫政策推行以前,由于农业生产粗放化导致生活水平一直处于很落后的水平,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效益,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层出不穷。而在绿色扶贫理念的推行和治理下,黄花梨虬枝上栽种铁皮石斛既保护了当代土生土长的绿色植被,又通过居民在相关企业入股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创收;另外,将该县全域领域内的封山育林措施与脱贫攻坚措施的结合,针对建党立卡的贫困户,创设了281个相关林员岗位,直接为其带来228.35万元的工资年收入,真正做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的目标;最后,“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扶贫产业模式的推行既充分实现了当地人力、土地、资金等相关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又使当地农业生产更加产业化和现代化,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农民创收。
(二)广西凌云脱贫攻坚,唱响“绿色扶贫”
广西凌云县以绿色扶贫理念为基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优势,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主要通过三项具体措施实现了脱贫攻坚。首先是走生态循环发展道路,具体而言,集合当地六个主要贫困村,以合作社的方式对当地特色农产品例如芒果、大青枣、油茶等以及特色养殖业例如土鸡、土著、黄牛等进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生产发展,并且配合以“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和“能人+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实现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创收;其次是接力帮扶、确保发展,具体而言,广西凌云县各届书记总是按照前任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进行合理有序的推进,始终秉持着“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理念进行区域发展的合理布局,并且针对区域发展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石漠化等,通过将精准扶贫、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倡导以及石漠化治理的合理结合实现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是建立牢固的基层自治组织,即主要通过对当地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转变群众发展理念,以理念的指导和众人一心为外部支持。
三、结语
总而言之,精准扶贫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创新理念,其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无论如何,都还是需要来自国家、社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和有序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