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农村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2018-11-13李春燕
李春燕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目位居世界前列,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对中国整体人口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不仅是切合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对教育的要求,同时也对国家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将阐述农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希望为其他农村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农村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却稍有之后,问题主要出现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够全面,随着新农村建设理念的提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从而为新农村建设舔砖加瓦,促进新中国朝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进。
一、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中国农业人口数目占一半比值,这就意味着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整体素质的发展,而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农村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能有效培养农村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农村学生的全面成长。农村的学生也是全社会学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先天教学条件,生活环境的差异,造成农村与城市学生在入学前身体素质、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对农村学生进行核心教育的培养,是实现全社会公平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缩短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距离。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质教育的培养,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方法的选择,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的效果。有效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能够促进农村学生能力与知识的双重提升,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双重升华,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师的教学当中,从而促进全面人才的培养。可见,教师在农村实行核心素养的教育,是切合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所要求的全社会公平教育的教学理念以及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促使农村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来自农村的全面型人才。
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许多农村的青壮年外出打工挣取生活的费用,也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当前我国的“留守儿童”现象十分明显,这些学生不能得到家长的及时关怀,在学校发生状况时也不能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很容易造成学他们心理以及行为问题的出现。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优秀的行为习惯,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对稳定社会治安起到良好的作用。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但能够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保障农村学生能够健康的发育和成长,还能够保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促進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学生是农村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未来发展的基础,农村的学生从小生活的环境就是农村,他们要比任何人都清楚本地区的一花一草的生长过程,比任何人都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也比其他人更想要自己生活的土地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地区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现代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部分,而学校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在这其中更有不可缺少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的劳动人民在精神文明上的追求也空前高涨,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向广大农村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文明食粮和文化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新农村整体的精神文明风貌,使农村的学生能够共享文化知识成果,提高自己的内心素养。教师对农村的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对农村生活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提升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意识,使他们从小就树立建设新农村的远大理想,并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的建设培养可用人才,为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不难看出,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当地农村的物质文化发展。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农村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学生核心教育培养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加油鼓劲,为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奋斗不止,为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呕心沥血。
参考文献:
[1]韩雪婷.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康行为的养成研究[A].《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1.
[2]龚露,龚文武.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农村教育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7,35(02):1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