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族高校美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8-11-13吴工黄绍泓
吴工 黄绍泓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地方民族高校美术学专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方式,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深入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以高质量和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来满足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地方民族高校;美术学;应用型;培養模式
近些年来,人才培养体制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国家也出示了相关的政策,提出当前的人才培养要对原来的教育体制进行大力改革,努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探索多种培养”方式,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发展目标。在这种大环境、大趋势下,地方民族高校的美术学专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办学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的类型,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一、地方民族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比较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及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实现一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或者手段。美术学专业在国内建设时间较早,主要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学校培养美术教育方面的师资,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术学专业培养的都是师资型人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原来美术学专业人才需求的结构逐渐发生改变,绝大部分院校顺势而为,变原来的师资型培养模式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多元化需求。但是,我们发现改革后的美术学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却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或者实际操作能力越来越差,大学所学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导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部分院校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盲目沿袭多年前的培养模式传统,机械跟风并照搬一流专业美术院校培养方法,特别是地方民族高效在多年的发展道路上迷失自我,抛弃自身的发展优势,偏离应该发展的方向,最后进而陷入发展的瓶颈和困境。
二、探索以应用型为目标的民族型美术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民族型、多元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地方民族高校是国家为解决或满是民族地区的实际需求而特别建设的高等院校,所以,首先在办学的宗旨、培养的目标、办学的层次以及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应该具有自身的特色。作为地方性民族高校美术学专业应该利用本土的文化优势资源,建立个性的课程体系,教授民族地区局域社会所需求的知识及技能,让民族性特色真正意义上突显,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其办学的初衷目标。其次,在改革的潮流下,美术学专业其本身的办学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在新的时期,美术学专业不光是单纯为了培养师资,而是要更为广泛地为美术馆、博物馆、出版社、画院等机构进行人才培养服务,毕业的学生可以胜任美术研究、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各方面的工作。因此,美术学专业发展不能再拘泥于单一为了培养美术教师这一模式。相反,我们应该大胆探索多方面的人才培养,拓宽办学口径,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另外,在国家大力倡导高校办学改革的环境下,地方高校都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民族高校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在政府的政策层面和学校的管理层面,都应该对“应用性”视之为重要的办学着力点,但作为实际操控教学的基层管理者和教师都只是将“应用性”当作口号,与地方文化资源的互融互动仅仅停留在表皮层面,研究的成果多见于课题和理论性文章,培养的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一方面陈旧,一方面与区域社会的需求脱节,以致出现民族高校每年虽然培养了大批美术学专业人才,而民族区域社会的许多岗位照样大量缺少人才的情况,所以,地方民族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结合自身和当地实际,将民族性、实用性或应用性培养落到实处。
(二)制定具有能够满足民族区域人才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制定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方面,培养计划制定的科学合理与否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甚至成败,人才培养计划必须依据人才培养定位的目标和发展方向,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等因素,因为人才培养计划会影响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要坚持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的结合,即每个阶段性的计划与周期的整体性计划统一,周期性的计划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的指导性,阶段性的计划要做到具体详实,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起到指导,控制及管理教学的作用。作为地方民族高校美术学专业,在制定培养计划的时候,还要深入民族区域社会,到一线的人才需求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充分听取人才需求方的声音,然后结合相关情况设计具有可执行性的具体方案。另外,培养计划的制定还要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计划的内容应该在政府大的教育方针和要求内设定,不能与上级的政策法规想背。最后还要注意的是,人才培养计划是教育教学实施的指导书,关系到教学最后是否能够落地,所以,计划的制定除了考虑学校的培养目标、自身特点,还要考虑学校的资源状况,比如师资情况,教学条件,否则,计划就会变成一纸空文而毫无意义。
(三)建立以民族型、多元型、应用型为培养目标的美术学专业教学模式。社会是发展的,教育也是发展的,在新的时期,社会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学专业的发展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不同,特别是地方性民族高校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所在地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全国其它普通院校在办学宗旨上有很大区别,所以必须对自身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符合这个时期和所处地域社会地位要求的改革。我们知道,意识决定行为,任何有效的行动都由高级先进的意识来决定,那么在教学中,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是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要对当下的社会需求、学校的自身情况等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对以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反思,从中看到发展的危机,明确应该前进的方向,然后将这种观念在上层的管理者和一线的教师队伍里上下贯彻,这样才会产生改革的原动力。另外,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敢于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建立符合先进观念的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通过对以往教学中问题的深入剖析,寻找利于培养目标实现的教学策略,所以观念是第一位的,行动是最关键的。如果没有改革意识的觉醒,没有对以往教学的深刻反思,改革就难以推进,或停留于口号,进而影响到培养计划的执行效果,最后导致培养模式的改革失败。因此,地方民族高校美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应从如何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然后进行符合计划的教学改革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只有从以上三个方面落到实处,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杨红卫.彭增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探索[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09.
[2]向云根.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美术学 教师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模式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04.
[3]张辉.应用型美术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培养模式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3.
[4]张立阳,尚鹏礼.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河北美术学院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