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民本思想
2018-11-13丁玉玲
【摘 要】 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之一。本文介绍了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的来源、形成、发展和意义;并从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阐述了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和落实。认为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是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最终落脚点。
【关键词】 习近平;人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的来源
1、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关于人民群众的作用。唯物辩证法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对社会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保证了人民基本吃、穿、住、行等需求;而由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如核心价值观、延安精神中涌现出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其次,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本思想。“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毛泽东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并对他们的高度评价。群众路线和“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口号体现毛泽东没有嫌弃农村落后、没有嫌弃农民没文化而是与农民打成一片。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本质是共同富裕,体现他以人为本思想。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越于其他任何社会制度的重要原因是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生活需要。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满足,是民生状况改善的表现。
江泽民“三个代表”,本质是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江泽民2002年指出要抓紧战略机遇期,他提出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繁荣、民主健全、科技进步、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殷实。
胡锦涛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经济、政治、科技、资源等各方面关系,走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和谐社会。
我国历代中央领导人的民本思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2、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资源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励精图治、施行仁政得天下的好皇帝,至今让后人称赞。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等残暴成性的皇帝们,失民心,丢天下。李世民始终把民生放在第一位,重用直言进谏的贤臣,贞观之治使唐朝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习近平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和民本等思想,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和诚信思想,提倡人与人、国家与国家间要讲信用、重承诺,要和睦相处。
其次,延安人民勤劳善良、朴实厚道、无私包容的优秀品质。当时的习近平由于父亲被陷害,沉重的心理负担让他对生活几乎失去信心。梁家河善良、淳朴的老百姓无私的包容和帮助了他,他学会了面对困难时的从容坚强、学会了遇事冷静应对、学会了劳动也培养了他强烈的担当意识。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及对一个问题多方面、多角度考虑的辩证思维能力都是在这七年里通过为村民解决问题和办实事中得到改进和加强的。正是基于他对陕北人民的深情厚谊进而扩展到对全国人民的爱,他要力争让全国人民改变贫穷的面貌,过上幸福的生活。今天的精准扶贫政策也是源于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的艰苦生活。
二、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
1、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的萌芽时期
当时习近平的父亲受迫害,家人受牵连,社会环境复杂。1969年,他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到陕北下乡。当时的梁家河面临没有柴火、吃水、照明、取暖、缺粮缺油等很多困难,他亲身体会了村民的苦难,他知道村民们最想要什么,最需要什么。在梁家河下乡的这七年,是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的初步萌芽时期。
2、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时期
在河北省正定县任职期间,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中央电视台拍《红楼梦》,带动了正定旅游业的发展。他亲身体验和经历了中国农民的艰辛和不易,他知道农民想什么、需要什么,他一切工作的出發点都是为农民着想。1982-2007年的这二十多年里,他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始终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百姓紧密结合。这期间,是他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时期。
3、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时期
2007年至今是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时期。多年的基层工作使他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成功。他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人民群众并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要求党员干部。他能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他许多改善民生的举措,让老百姓们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温暖和幸福。
三、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
现阶段民生问题涉及就业、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诸多方面,每一项都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新时代下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体现。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封建帝王忽略民本思想的体现,张献忠、李自成起义都源于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中平等相待,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多次提到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没有侵略他国的基因,他愿与任何国家和睦相处,这正是他传承和沿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和合、大同思想,吸收并借鉴我国历代中央领导人的民本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他多次向世界承诺中国永远不称霸的决心。他热爱国内外人民,提出了社会公平正义,为广大人民赢得宽松愉悦的氛围。
其次,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先决条件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解决好民生问题。民以食为天,基本的吃饭解决不好,势必造成他们对社会、对国家的不满和怨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成绩显著,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跃入发达城市,而有些偏远农村温饱问题还解决不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所有人的吃饭问题。民生问题解决不好会引发贫富分化、会滋生腐败问题,引发社会动荡。习近平忧国忧民、高瞻远瞩,把对梁家河的小爱发展到对全国人民的大爱,他志存高远、负责任的担当意识,把对国内人民的爱扩展到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大爱情怀。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再次,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充分体现我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肩负着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始终坚持从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和愿望出发,解决人民迫切关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实现惠农、为农和富农,这是全国人民的愿望所在。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充分展现,是“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四、习近平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和落实
1、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随着生产力和科技迅猛发展,出现了工业文明。中国吸取世界各发达国家如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印度毒气泄漏造成多人死亡失明和残废、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等八大公害事件危害的教训,坚决反对西方国家先浪费后节约、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前提是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解决好,保证人民能呼吸没有污染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健康的食品,保证人民健康才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理念。世界各大国家环境污染的教训让习近平无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他提出了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雾霾现象就是生态环境被污染而給人类的警示。西安限行日就是贯彻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减少污染、合理消费的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实行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提出精准扶贫
习近平在梁家河下乡七年,了解了国情,感受到了最底层农村的贫困和农民的心酸。基于这七年的辛苦和磨难,无论在哪工作,他都致力于改变人民生活现状,针对贫困的农村和农民,他提出“精准扶贫”,要求各级部门认真落实此项工作。不管是在梁家河下乡当农民还是在正定、宁德、浙江等地工作,他始终放心不下的依然是困难群众的生活。现在各级部门都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政策,致力于解决贫困人口生活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乔清举.心系国运 绿色奠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J].学习时报,2016.7.
[2] 王宇鹏、赵敬菡、万世成.习近平的健康观: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N].人民日报,2016.8.
[3] 杨丽.以人为本 习近平提出四大原则助力健康中国建设[N].中国青年报,2016.8.
【作者简介】
丁玉玲,女,陕西城固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