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构逻辑探究
2018-11-13王冬冬张琪雨
王冬冬?张琪雨
【摘 要】 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的建设一项长期的重大的战略任务,是基于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服务性的制度外化。本文认为新形势下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正确理解其科学内涵;把握服务型与服务性的辩证关系;要在正确认识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构必然性的基础上遵循建设的实践要求:明确服务对象,强化制度建设,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及司法机关的关系,不断增强党的服务性。
【关键词】 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构逻辑;实践要求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党底色,坚持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不断推动服务型执政党的制度构建。
一、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涵辨析
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科学丰富,是对“建设什么样的党”问题的进一步丰富和回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党建目标。理解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涵必须要从服务型和服务性的辨析中把握,即为何要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不是“服务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弄清这一问题是理解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内涵的关键,亦是我们践行这一党建目标的关键。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服务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虽然都内含了“服务”的概念,强调了服务之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但“型”与“性”的一字只差却体现出二者侧重点的不同,前者侧重于服务的“型”的建构,而后者则侧重于服务的“性”的体现。在现代汉语中,“型”与“性”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性”主要是指事物的本质、作用的意思(如性能、性质等词语),而“型”则有楷模、样式之义(如典型、类型等词语)。延伸来看,服务性与服务型同样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涵义。相较于服务性强调的是服务的本质以及服务的作用,突出服务的内在性;服务型则更多的强调服务典范的树立和服务类型的建构,突出服务的外在性。服务性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品质,是内含于党的建构之中的,从“为人民服务”到“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建党至今中国共产党的服务性始终没有改变。而当前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中国共产党的服务性外化为服务型,使中国共产党成为社会的服务典范,使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党提出要构建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非服务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正是基于当前党的建设需要,将党的服务本质外化为服务特征,形成制度化的服务体系。
二、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必然性
新形势下由于外部复杂环境的影响和党自身建设方面的现实挑战,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顺应现代政治的发展方向,转变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成为我们党增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构建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成为其应有之义。
1、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现代政党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党政治是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和文明程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通常指一个国家的政党围绕国家政权开展政治活动的形式,随着国家民主政治和政党的发展,政党政治已成为现代政治发展的必然。政党政治的核心就是要“争取成为执政党,然后通过领导和掌握国家政权来贯彻实现党的政纲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作为国家和社会中介物而存在的政党是沟通国家与社会的桥梁,是人民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管道。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整合本阶级民众的利益需求,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表达,进而上升为国家政治行为以实现本阶级民众的利益诉求。而政党要实现其利益表达的功能,最终将其所代表阶级的人民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实现人民的利益诉求,就必须要取得社会利益主体的信赖和支持,成为国家的执政党,就需要政党为社会利益主体提供优质的政治服务,并使其服务能够得到利益主体的认可,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把本阶级利益传输到政治系统,转化国家政策,实现阶级利益最大化。在现代政治生活中一个国家的政党要上台执政,实现政党价值目标,必须以多数民众的支持、拥护为前提,而一个政党能否获得民众支持和拥护,又取决于它服务民众的意愿和质量。服务等于选票,一个政党只有为民众、为社会做好服务才能不断扩大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为其取得执政地位提供合法性基础,一个执政党也只有为民众、为社会做好服务才能不断的夯实其执政根基,巩固其执政地位。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其政治功能,巩固其执政地位,就必须要以服务群众、服务人民为根本,就必须成为一个以服务作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当前一些人抱着“入党做官”、“做官发财”的思想入党,把入党作为通向权力或权力之巅的必经之途,这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弱化、宗旨意识淡薄,只知做官为己服务,不知做官为民服务,只知入党对己有利,不知入党为民谋利,这严重破坏了中国共产党的道德形象,破坏了党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削弱了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这种脱离群众的危险要求我们党必须要加强服务意识的巩固,构建服务型的执政党。除此之外,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展要求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党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不仅需要党在经济上带领帮助人们走向富裕,也需要党能够在群众政治参与、精神文化发展和周边社会建设等方面做好服务。这也要求我们党要积极顺应执政党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自觉认识、把握、运用党的建设和执政规律,更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我们党执政以后的自身建设比未执政时面临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身建设比在半封闭和计划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情况也要复杂得多。当前条件下,保持党的政治优势,规避脱离群众的危险,践行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要求我们党必须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转变,突出党在执政上的服务性,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最大限度的反映社会需求,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
三、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实践要求
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关键还在于遵循建设的实践要求,明确党的服务对象,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党员干部选拔机制和监督机制,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及司法机关的关系,不断增强党的服务性,树立党的服务型。
1、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要明确服务对象
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要明确服务对象,即要明确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利用人民所赋予的公权力为人民谋利益的。只有明确服务对象,才能认识到我们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才能在此目标的指导下不断的健全服务体系、拓宽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过程、提高服务质量。首先,只有明确服务对象,才能做到服务于民。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是历史的“剧作者”。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共产党,是因为相信能够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是相信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所在,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保证服务到位、服务到民。其次,只有明确服务对象,才能为人民做好服务。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知道为谁服务是不行的,必须还要做好服务才行。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党员同志形式主义严重,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经常是走过场,在服务于人民的过程中缺乏实意。杜绝此类现象,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消除权力本位的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保证服务的到位,只有坚持以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恪守用权为民的原则,才会常怀爱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责、善办利民之事,才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落实。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仅仅要为人民服务,还要为人民做好服务才行。
2、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要强化制度建设
“权力绝不能因为它的起源而被认为合法,而只能因为它依照法律法规所作的服务而被认为合法。”过去我们主要是通过信仰、理想等精神力量,来约束滥用权力的行为,而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创新。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人民做好服务,防止權力被滥用的有效方法,根本上就是要用好的制度来规范、约束,以保证执政党充分利用公共权力资源来造福于民。首先,要完善党员干部选拔机制。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要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去掉“父母官”意识,建立“公仆”意识,而这就必须通过制度化、民主化的干部选拔机制来实现,做到干部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选拔怎样的人来做人民的“公仆”,必须由人民来决定,而不应该由“公仆”的上级等少数人来决定,只有改变“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的干部选拔方式,建立完善的组织考察、公开竞争、民主选举、依法确认的干部选拔机制,才能真正的使党的干部成为人民的公仆,使党成为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次,要完善党的监督机制,做到内外兼修。政党监督机制是现代权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民主政治应有之义。“一个被授予权力的人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的诱惑,面临着逾越正义与道德界线的诱惑,许多因素都可以诱使权力执行者以权谋私”,不受制约的权利必然导致权力滥用,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党实现长远执政的重要保证。党的监督多来自于内部的自我监督,这就容易出现监督不力的现象,从目前发展来看,一部分党员干部的工作陷入形式化,缺乏时效性。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保证党为人民做好服务,就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党的监督机制,做到内外兼修。内,要做好自我监督,建设一支高素质有效的纪律检查队伍,明确纪检职责与权限,做好内部监督。外,要强化参政党、社会公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构建完善的群众监督制度,充分发展协商民主,赋予民众更多的话语权,加强外部监督力度。
3、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要明确执政党功能,处理好党与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关系
政党在政治生活扮演着国家与社会的中介角色,是沟通国家与社会的桥梁。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需要充分发挥党的中介功能,使社会需求得到表达,并最终通过公权力满足社会需求。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处理好与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关系,明确政党的定位,明晰服务职责。第一,要处理好党与人大之间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实质体现。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处理好党与人大之间的关系,用人民所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在我国的行政体制中,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然而从现实来看,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要在行使政治领导功能的同时,尊重人民权力,更多的通过人大来行使公权力,做好为民服务。第二,要处理好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要实现党由“管理型政党”向“服务型政党”的转变,而这一转变的关键就是处理好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旗帜鲜明的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因此,党政关系首先是坚持党的领导,其次是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充分有效的行使其法定职能。第三,要处理好党与司法机关的关系。司法独立是保证国家法律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现代司法体系的必然。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处理好党与司法机关的关系,维护司法独立,保证服务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宪法和法律是以人民的意志为基础的,保障宪法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享有最高的权威,任何党派、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和凌驾法律之上的特权,领导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紧迫任务,是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9-210.
[4] 叶笃初,卢先福.党的建设辞典[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6.
[5] 王姣艳.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的困境及消解 [J].党建研究,2017.170-171.
【作者简介】
王冬冬(1989—)男,汉族,河南焦作人,研究生学历,重庆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发展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琪雨(1990—)女,汉族,重庆忠县人,研究生学历,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