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小儿门诊输液临床效果的影响观察
2018-11-13
100097北京四季青医院
静脉输液是治疗小儿疾病的主要方式,小儿由于年龄较小,对于输液治疗不能够很好的配合,尤其是输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输液质量。目前优质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为进一步探讨优质护理对小儿门诊输液临床效果的影响,现做如下研究。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门诊输液患儿154例,将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7例,观察组男41例,女36例;年龄1~11岁,平均(4.7±0.6)岁;对照组男39例,女38例;年龄1~11岁,平均(4.4±0.4)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健康宣教,输液过程中加强对患儿的观察,积极预防输液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做法如下:①心理干预:患儿由于对输液室环境陌生,因此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的心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输液配合,影响到了输液的正常进行。护理人员应首先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以微笑亲近的态度与患儿进行交流沟通,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可通过聊患儿感兴趣的话题消除其不良情绪,年龄稍小的患儿可通过眼神交流及肢体抚触安抚其情绪。同时在输液室播放一些儿童喜欢的动画片,以分散或转移患儿的注意力[3],以消除陌生感,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感,缓解患儿不良情绪。②健康教育:告知患儿家长有关静脉输液、穿刺固定等操作流程的相关知识,以及输液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以打消家长的疑虑,以便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纠纷[4]。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其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并列举一些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的小儿病例,多给予患儿鼓励,以便能够配合医护人员。③输液护理:静脉注射的穿刺应选择小儿头部皮肤浅静脉或手部、足部浅静脉,对于2岁以下患儿易发生抓物反应,因此应选择头皮静脉穿刺[5]。穿刺过程中,可采用轻拍、抚摸、吟唱等方式来稳定患儿情绪,提高穿刺成功率。此外应通过聊天或讲故事的方式转移其注意力,避免因恐惧、哭闹等而带来的液体外渗、穿刺困难等情况的发生。输液过程中应严密观察,防止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加强与患儿输液中的交流沟通,保持患儿舒适的输液体位。输液结束后指导患儿家长拔针后正确按压穿刺点,避免患儿因哭闹造成穿刺点出血[6]。同时,让患儿在留观室留观,告知其输液的成功,观察并询问其有无不适症状,并给其小贴画、糖果等物品予以鼓励,确定无不适后方可离院。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从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责任心、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操作水平、服务态度、输液环境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采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
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患儿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2.6%,低于对照组的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8.7%,明显比对照组的89.6%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讨 论
门诊输液患儿涉及病种较多,用药种类繁多,诊疗密集度高,且小儿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容易哭闹,配合度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输液难度,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发生,影响护理满意度[7]。因此,需加强对门诊输液患儿的护理,以改善护理质量。
本研究通过对门诊输液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护理后患儿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患儿,这与黄雅云[8]报道一致。护理人员应首先安抚患儿情绪,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以便能够积极配合输液。同时加强对患儿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增强其对输液的认知,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并进行语言交流,保持患儿的舒适感和输液安全,输液后进行观察,确保输液安全,从而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