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8-11-12刘义娟

江西教育C 2018年7期
关键词:七巧板数学知识创设

刘义娟

由于数学是具有较强逻辑性、抽象性的一门学科,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感到较为枯燥乏味。经过实践显示,教师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教师必须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楷模。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只有保持开朗健康的心态,才能以自身的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引导与影响学生;只有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与激励,才能让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因此,教师首先应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时,教师为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可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会教大家变魔术,用你们手中的七巧板变出不同的图案。你们想不想学?”学生一听,都非常兴奋,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这样一来,课堂气氛一下子就变得轻松愉悦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演示不同形状的七巧板,然后指导学生用七巧板拼各种图案,并提醒学生,在拼图案的过程中必须大胆发挥想象,同时要认真细致,遇到困难时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同学之间紧密合作,才能拼出漂亮而富有创意的图案。学生在拼图案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让学生能打开思路,在动手实践中获得成就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能正视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这对于他们学好数学非常关键。

二、创设情境渗透心理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与理解能力、实际生活经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直观形象,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与掌握。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可在教室创设“儿童超市”,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学生在购物和收付款的过程中,认识与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通过创设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更好地学习知识。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适时渗透德育:“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人民币,而且还模拟了超市購物,知道了要获得东西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父母们每天辛勤工作才能取得工资,我们应该理解与体谅父母赚钱的辛劳,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勤俭节约,应具有正确的消费观念。”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将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教师只有积极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并让学生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适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与阻碍,而不少学生在面对困难与阻碍时,往往会存在心理障碍,产生一些诸如急躁、烦恼、苦闷的负面情绪,甚至还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此时,教师就必须深入分析与研究学生的心理与实际需求,适时给予学生关爱,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启发学生转换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学生产生的错误,教师要给予宽容与理解,让学生没有心理压力,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进行学习,同时适时指导帮助学生,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教师可结合生活设计问题:“小明妈妈买来7个苹果,如果每2个苹果摆成一盘,一共能够能摆几盘?” 教师引导学生可用除法来计算 7÷2=3(盘)……1(个)。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指导学生,应进一步说明 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省略号之后的数字,就可称为余数。此外,教师应多提供给学生实践运用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获得成就感,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总之,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当中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明德学校)

□责任编辑:万永勇

猜你喜欢

七巧板数学知识创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炫彩七巧板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NO.1 七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