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2018-11-12张建东
张建东
解决数学问题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着重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强调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目标,也就是强调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问题是激活和唤醒思维的刺激因素,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简单的应用题适合低年级小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数学能力,为解答复杂的数学问题做好铺垫。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演示,使学生轻松掌握解题思路。
一、加强动手操作,掌握解题思路
孩子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为了让低年级小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加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让抽象的内容变得更直观,从而降低理解难度,便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例如:“小方画了7个○,3个△,○比△多几个?”要让低年级小学生理解减法算式的实际含义,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摆出7个○和3个△,并且○和△一一对应摆好。学生观察后,很快就看出○比△多,而且多出4个。此时,教师就可对学生讲述减法的含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用直观的展示更好地理解了抽象的概念,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初步理解了减法的意义,加深了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理清了解题思路。
二、创设活动情境,提高解题能力
新“大纲”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要运用实物、教具、学具、讨论等形式,理解和掌握数字概念,分析数量关系”。低年级小学生在思考新问题时,往往会陷入思维定式,比如在解答“飞机场有5架飞机飞走了,又飞走了3架,两次飞走了多少架飞机?”这题时,有的学生列出的算式是“5-3=2(架)”,这就受解答减法应用题的思维的影响,见到“飞走”就用减法。为了消除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教师可设计情境,请学生扮演飞机:教师一挥手,5架飞机起飞了,又一挥手,又有3架飞机起飞了。这时,教师问学生:“两次飞走了几架飞机?”他们异口同声地答:“8架!”在这种情境中学习和思考,学生不但感到轻松愉快,能更好地理解题意,无形中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加减法,提高了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新“大纲”要求教师“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在学习内容上提供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给条件,提问题”的训练是应用题教学常用的方法,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要求学生根据“方方家有10只鸭子,8只鸡”这一条件提出问题,这看似简单,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学生必须对加减法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熟悉,才能提出不同的问题。为了拓宽学生思维,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習的形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引导他们先各自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设计了几种问题:(1)鸡鸭共有多少只?(2)鸭比鸡多几只?(3)鸡比鸭少几只?再如,教师给出“草地上有9只鸡”这个条件,要求学生补充一个条件,并提出一个问题。设计这种更为开放性的问题,目的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灵活。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一组补条件、提问题多且正确,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习知识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来说,要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首先可以创设良好的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树立起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其次,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习惯,使学生思维的广度、敏捷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关键还在于要想办法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他们可感知和理解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切实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白湖镇杭头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