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学习与思维对话式教学
2018-11-12曾美云
曾美云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社会各界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高度关注,同时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对当前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并对教学模式加以优化。分组学习与思维对话式教学主要是将班级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产生有效对话,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而提升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开展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教学,师生之間要保持良好的对话关系,对学生进行思维激发。为增添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需要创设出合理的数学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师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内容展开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认识方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如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通过什么来辨别方向的呢?”学生可能回答:“通过路标来辨别。”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如果在没有路标和指南针的情况下又该如何来辨别方向,进而引起学生思考,如太阳升起的方向等。教师可以列举学生平时较为熟悉的例子创设问题情境,以便学生更好了解知识。
二、加强小组合作,注重自我探究
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要求师生要进行良好的互动,共同参与,共同解决问题。对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深入思考和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对新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为后续的思维对话做好准备,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小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教学中,教师首先将班级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展开,如每个班级约有50名学生,将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分为6~8个小组,平均每组设置人数在6~8人,并要求学生做好纸张、卷尺等工具,为自主探究学习做好准备。让学生寻找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进行长、宽、高测量,由另一名学生进行记录,小组所有成员根据记录的数据,讨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式。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反馈,由教师作总结,使学生加深对计算公式的记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三、促进小组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由于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性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促进各个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调动小组各个成员积极性,共同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如在“加减乘除”运算中,为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教师应准备大量加减乘除运算题并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点名竞赛原则的情况下,各个小组都是随机选出50道计算题,由小组各个成员进行分工合作,观察哪个小组用时最少,并计算准确率最高,即为获胜小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在各个小组拿到题目后,小组长根据成员数量,合理安排任务,确保每个小组成员之间都有相同或相近的任务量。在小组比赛中,教师通过计时的方式对小组计算时间,确保在没有作弊的情况下,对小组完成时间进行记录。最终教师根据各个小组所提交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参考答案,由各个小组对计算正确率加以统计,教师判断和分析出小组正确率最高和用时最短的小组,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对于分组学习与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增强师生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的实践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珀玕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