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大时代“小视角”

2018-11-12谢显怀

江西教育C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中

谢显怀

摘 要:新时代高中历史教学更要有担当、有责任、有义务,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世界史、党史、国史、家乡史教育。课堂教学要注重“小视角”,体现知识性、趣味性、感召性、实效性,激发学生课外探求新知,参与创新体验的热情。要避开传统教学的陈旧观念,变“一言堂”“满堂灌”为“自主化”“多元化”,把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高中 歷史教学 大时代 小视角

历史教学历来注重知识传输,很少关注学生的技能养成与智慧展示。一贯认为,历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只有好好记忆,慢慢消化,渐渐吸收,才能把历史知识转化成智力因素。诚然,历史是个固定式、不变体、硬化物,似乎的确不可改变,所以也就束缚了不少人的正当思维与正确思考,白白浪费了许多本该有借鉴作用的思想。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学,一直存有争议。毋庸置疑,要想历史成绩考得好,当然需要必要的记忆和背诵、科学的学习方法,适度的背诵量。殊不知,历史知识也需要冷静思考与热情交流,避免一潭死水式的“温汤教育”。在新时代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更要有眼见与卓识,不要人云亦云。要在紧跟时代脚步的同时,学会侧耳倾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体现《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和历史高考的现实意义。挖掘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资源,分年级、分层级突出新时代历史教学的新主题,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需求,也是历史高考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拓宽教学渠道,综合利用多媒体资源,向课堂要效益,把课堂变成知识的殿堂,立足小视角培养学生乐学、愿学、会学的求学技能。着眼于学生对历史教学的美好认识,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就要有新的理念和探求,着重关注课堂领域的实效,确保每堂课既生动活泼,又严肃认真,让学生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课前的“小视角”要有预设性。课前是大文章,可以很好地利用一下。教师的智慧要体现在课前,这是一种新认识。把历史课“前移”,这不是在把历史教学诗意化,而是一种探求与尝试。以前“一本教材教一辈子,一门学科就一套子”的旧式教学法,在遇到了大数据时代,青少年学生的视野相对较宽。新时代背景下,大思维、大视野、大体验,要成为关注的重点与热点。高中生相对有了主角意识,很多时候高中生在接受教学方面,会表现出一些“另类”“怪念”,不足为奇。身为课堂主角之一的教师,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承认不足与差异。还有心理上的“储备”,带着美好的心情,预备最美的心态,走进课堂。

在备课时,教师一方面把握历史教材的核心,一方面还要大胆引导学生探寻历史新知。备课注重“小问题”“小疑惑”“小道理”,可以运用“小故事讲述历史大背景”。不要把话讲死,语言要有余地,多用“几乎”“可能”“也许”“大概”“不一定”等词汇,让学生多一种选择,多一种想象。课前准备,实际就是对学生的智力预设,允许学生们“怀疑”“猜测”“想象”。这样备课会花去教师不少时间,像在做预备操,要做很多准备动作。苦在“前”,乐在“后”。多花点时间备课,对课堂教学却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的“小视角”要有创见性。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主要任务还是要在课堂完成。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很多都要在教师和学生的默契语境中下进行,才有可能实现课堂的高效。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历史课堂不是简单的“1+1”,不是平静的“1-1”,也不是概念的“1×1”。在课堂上,只要有了学生思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思维与操作相结合,才能一步步深入学生心灵。高中历史教学更有必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与观察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会阅读、理解,珍惜分享、迁移,懂得联想、批判。

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与个人背景,局限性明显。倘若在课堂上用“一言堂”的满堂灌教学,只会把学生从兴趣山头跌入思维深谷,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传播历史知识时,要有最充分的思考空间,把学生的兴趣点向课堂预设的轨道上牵引。把握学生的思维心理、情感心理、探求心理,才能在课堂上得到最合适的教学效果,才有最理想的教学追求。高中生很容易导致情绪化,厌学、弃学、辍学,都是在课堂上埋下了“地雷”,一旦点燃了学生的反感情绪火焰,教师只能望洋兴叹。

走进课堂,历史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随着讲述内容的迁移而不断影响学生。尽管备课前,似乎一切都有“准备”。课堂上,预设情境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有时候甚至是颠覆性变化。所以,在讲述历史事件时,要尽量用小课题、小问答、小幽默、小探寻等小视角,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深处,让学生们感觉历史知识有趣有益,从而提高学习历史的课堂实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高中历史教学也要把政治与历史、过去与现实、国际与国内、制度与策略有机结合起来,从新时代角度,传播历史知识,讲述历史故事,探寻历史智慧。

课堂小视角,既要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又要有教学的四“新”。一是目标明确,选题要新。备课堂,就是要会做选项。二是步骤清晰,过程要新。要善于用与时俱进的教学艺术,敢于与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较真。变“一言堂”“满堂灌”为“群言堂”“齐家欢”。高中历史,面广量大,符合青少年智慧成长的需求。在把握课堂、控制课堂、引导课堂基础上,激发课堂活力,体现课堂实力,展示课堂魅力。三是导向正确,讲述要新。课堂是智慧的天堂,讲述考验的是教师的能力与技巧,要把控课堂的能力与满足课堂的诉求结合起来,让学生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四是活动具体,内容要新。课堂是学生的智慧“操场”,要有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勇气与锐气,在历史教学活动中,体现“人文为本”“资源共享”“理趣结合”,培养学生自由探寻、自主探求、自立探索的精神与能力。

课后的“小视角”要有理趣性。课后的“历史作业题”成了当前历史教学的“特色”。提倡素质教育,作业量少了,作业质的要求高了。借助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小游艺”“小讨论”“小探寻”“小论文”活动。摈弃传统历史教学的陋习和桎梏,拓宽历史教学的创新渠道与思维空间,历史教师要有向课外延伸课堂教学的智慧与艺术。课题的“小视角”是接续历史教学的课后因素,也是历史教学知识触角伸展的技术,更是促进课堂知识消化的艺术。

历史课的作业题,要敢于“小”“精”“趣”。一是借助“微视频”,让学生从微小处“看”历史大进步。比如,演绎“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就可以让学生分享到1921年的大上海的政治背景。二是借助“微信群”,让学生倾听到新时代的铿锵脚步声。微信盛行背景下,历史教学容易打破常规,有利于教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三是借助“微活动”,让学生感受历史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特色。可以紧密结合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用“历史+”激励学生。比如,“历史+家庭”这样的小论文,就可以吸引学生从家庭的变迁与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题目也不是很有难度。但是,从思想上帮助学生成长,很有高度。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要用“小视角”展示大时代精神,让学生在历史智慧的熏陶下,感受创新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邓 钰

猜你喜欢

高中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起来
高中声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浅谈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