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回归人性本真
2018-11-12陈修明
陈修明
摘 要:现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不少问题,通过榜样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等方式健全学生人格,通过赏识评价、平等交流、亲情教育、家校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感恩,体验成功。在老师的榜样引领和学校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魅力与实效。
关键词:健全人格 平等交流 亲情教育 家校互动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十分重要,一个人的品行习惯会影响一生。“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变得不一样”,教师要把每一位学生当作独特的个体,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一、健全人格,让孩子终生受益
(一)榜样育人,注重榜样引领。榜样是最好的管理,学校的执行力有多高,关键在于榜样示范。当学校出现问题的时候,管理者要认识到,问题出在基层,根源来自上层。当领导做不好时,其他人干不好就不会内疚。因此,要求老师做到的领导必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先做到。我们要树立三个榜样:校长是领导班子的榜样,领导班子是教师的榜样,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形成一种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
(二)文化育人,弘扬传统文化。学校不仅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更是道德育人的主战场。然而,受教育功利化的影响,教师对德育缺乏深层发掘,导致德育空洞。传统文化中追求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能陶冶学生情操,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标语等营造氛围,通过感恩墙、传统文化故事、红色文化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文化熏陶,构建“忠孝悌信礼义廉耻”的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还要倡导经典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养成习惯,让优美的经典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三)活动育人,开展系列活动。活动是最好的德育载体,为了鼓舞学生的热情,学校创办校报刊载学生文章。学校鼓励学生开办文学社、读书协会、足球协会等社团,每月举办一次主题活动,通过读书会、远足、为老人送温暖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学校还创设激励机制,通过评选“卫生标兵” “劳动标兵”等,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赏识评价,让孩子体验成功
(一)评价语言。教师要经常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赏识评价,评价语言不可过于程式化,不能总是很好、很棒、不错之类,而要从笼统性走向针对性,重在鼓励、欣赏和启迪。
(二)身体语言。“老师的笑容是开在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是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无声的肢体语言能起到口头评价难以达到的效果。“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个会意的点头和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是发自内心的肯定,能给学生带来身心愉悦。
(三)照片宣传。把学生照片放在学校橱窗或校报校刊进行赏识评价,能起到很好的赏识效果。要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阳光学子、学习标兵、道德标兵等,学校还给每组学生配送颁奖词。
三、开展平等交流,让孩子获得尊重
(一)更新观念。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而最有利于交流的关系是平等关系,否则就会造成单向传递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师要做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合作者,成为学生可亲可爱的朋友。
(二)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教师开展个性化工作的基础。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喜欢和学生相处,与学生产生共鸣。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強,渴望理解与尊重,如果缺乏沟通,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世界非常重要。
(三)对话交流。对话交流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单方面的教师灌输或学生汇报都不是平等交流。要身份平等,师生交流时要忘掉自己的身份,教师不要高高在上,学生不唯唯诺诺;要地位平等,教师站着时要俯下身子,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敞开心扉;要话语权平等,不能一味批评教育,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除口头交流之外,还可以书面交流。
四、搞好亲情教育,让孩子心怀感恩
(一)做亲情作业。利用节日,向同学们布置亲情作业。感恩节来临,让同学们回家给妈妈洗脚,听父母的心声,返校后谈谈感受和体验;母亲节之际,让学生回忆母亲的点滴关爱,想想自己为母亲做过什么,然后将这种感受写成文字。通过这种作业让孩子读懂亲情,使之成为克服困难的动力。
(二)写亲情标语。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写亲情标语,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苦不苦,想想父母背朝青天面朝土;累不累,想想爹娘走南闯北谁遭罪。这样能让孩子们产生心灵的共鸣,获取不断进步的信心。
(三)开亲情班会。通过亲情班会,使学生了解父母艰辛,感悟父母大爱,理解父母期望,懂得孝敬父母。让学生讲述父母故事,回忆父母感动瞬间,播放歌颂父母歌曲,使学生把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变成自觉行为,把对父母的爱变成行动。
(四)开展感恩励志活动。通过专家演讲、志愿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开展“爱心手拉手、成长心连心”活动,通过志愿者给家长和学生带来爱心,让学校充满爱的氛围,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爱、传递爱,培养孩子付出、关心和体谅的素养。
五、加强家校互动,让亲子共同成长
(一)开好家长会。家长会不应以通报成绩为主要内容,而要开成感恩励志、互动互信的会。为此,设计要别出心裁,给父母送礼物、对父母说心里话、为父母合唱感恩歌曲等。
(二)做好家校沟通。随着时代的变化,家校沟通的方式也在变化,从传统的家访、电话发展到现在的微信,沟通的目的从事务告知到情感互动。家访是传统的沟通方式,学校在发放成绩报告单、给学生送喜报时可采用。电话是学校使用最多的沟通方式,教师随时打电话向家长告知学生的在校表现。微信的照片和视频功能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孩子有善举时,教师发给家长分享,孩子做得好的作业,教师发给家长欣赏,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感受到教师的用心。
(三)写信。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致家长信”非常重要。信要内容丰富,具体详细,情真意切,学校的点滴变化、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历历在目,让家长不到学校就能对学校了如指掌。“友情信”精选素材,把家长当朋友,给家长友情提醒,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经验。“反馈信”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复,让家长感受学校负责的态度。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关注育人工作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渗透德育思想的教育才是有根的教育。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走进学生的世界,植根学生的心灵,构建家校共育平台,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健全学生人格,让学生耳濡目染,让教育春风化雨。
(作者单位:江西省都昌县万里中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