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观察的路径分析
2018-11-12何捷
何捷
[摘 要]
观察对写作的意义与作用,一直是写作学科中争论的焦点。观察,到底能否促进写作?观察,是否构成写作能力,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合理选择观察的路径,处理好观察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协调统整观察中的诸多因素,才能实现观察能力本身的提升,才能借助观察,抵达写作能力提升这一更为深远的目标。科学合理地观察,应然成为促进写作进步的重要且核心力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观察;路径
再次谈到“观察”这个老话题,实属无奈。首先,我们都知道,大多数人主张:观察了,才会写,才能写好。只要稍加搜索,“观察利于写作”的事实与论述一定让本文的检索重复率瞬间“爆表”。然而,我们也听见不同的声音,而且铿锵有力,立场坚定。如,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说:“观察生活不能服务写作,因为在生活中的观察是自然存在的。而写作,源于贴近自我。”特级教师管建刚提出“观察并不能带来写作的便利,故事力才是写作的核心动力”的观点……反方的言说,真的值得我们思考,也带来实践上的为难。纠结中,恍惚觉得在“观察”这件事上,“写作”本身倘若有灵,也难以取舍了。
其实,我们的争论一直停留在“要不要观察”上,是对“观察”本身的认可与否定,这是无法带来写作实质性改变的。更何况,“存在即道理”。观察本身没有对错,无论我们“要或者不要,都在那里”,而且,历经无数实践检验,观察有助于写作,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摇摆于看到无效的一面,问题不出在“观察”本身,而是“观察”的实施路径上,即“如何观察”上。
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写作教学思考》一文中说:中小学写作教学核心任务及当务之急,是帮助学生获取合宜的写作内容、掌握基本的书面语建构要素、养成初步书面语语感,而不应是笼统的没有具体路径的观察生活能力、想象等思维能力。此处说到的“笼统的没有具体路径的观察生活能力”,切中要害了。观察,本身是写作的一种储备,也是一种写作能力。或者说,观察就是写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笼统的“观察”,就是等于“看看而已”,自然无法为写作效力,而有方法、有路径的“观察”,必定带来写作的质变。我们所谓的“路径”就是取“到达目的地的路线”一种解释,也指“办事的门路、办法”。本文和大家分析五个达成有效观察的路径。通过这五个路径,处理好五对问题,观察对写作的助力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路径之一:意识的重塑,“观”后要“察”
古人讲,善察者,见常人所未见。就是说,善于观察的人,能够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观者,看也;察者,分析鉴别也。观,用眼;察,则更多指向思维,主张脑眼并用。在观察中,不断提醒孩子们“一边看,一边想”,让眼与脑和谐统一。这样做,不仅能增强眼力,还能激荡脑力,在素材的摄取阶段就伴随着构思,整个观察的过程就是发展认知、提升认识能力的过程。我们将“观”看作是呈现结果,“察”则是对这一结果的思索与还原。因此,具体的指导路径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呈现的结果“察”原因,激活“因果思维”
例如,南方的小学生观察到“潮湿天家中玻璃上有水雾”,可以让其想想:这雾气是怎么产生的。找到原因的同时,完成“因果”构思,几乎就同步生成一段有逻辑的内部语言。
(二)从呈现的结果“察”过程,激活“过程思维”
例如,观察到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可以尝试再做一次试验,用玻璃杯子盛鸡蛋,看看鸡蛋上升的过程,这就让结果有了生成的路径。
(三)从呈现的结果“察”差别,产生“对比思维”
比如,小学生常见的“笑”,就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能看出差别。从发声的不同,可以看到有哈哈大笑、扑哧一笑、咯咯地笑;从笑的性质上看,有苦笑、傻笑、憨笑、冷笑、奸笑、狂笑、狞笑、欢笑等;从情态上看,则有会意微笑、相视而笑、付之一笑、仰天大笑、捧腹大笑、皮笑肉不笑,等等。笑的质和量都不一样,只有从不同的角度進行观察,才能确定这个笑是哪一种笑。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见本质。
(四)从呈现的结果“察”发展趋势,产生对未来的预测与推理
例如,看到燕子低飞,就推想骤雨将至,让小学生不断从现象去分析,从典型中寻找规律,运用联系推想未来。“察”的目的就是分析,分析就是帮助小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这些思维的过程,用文字表达,都是极具个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看到一件事物,不同的人写的不一样”的原因所在。
路径之二:选择的兼顾,“点”与“面”关联
观察中,要指导小学生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做到点面兼顾。兼顾,就是都要看,都值得看。关键在于如何“兼顾”,给大家三个建议。
(一)“点”与“面”都要观察到,要全面地了解
观察的时候,不要顾此失彼。例如,有的小学生走马观花,随便看看,好像领导视察,又如状元游街,这只能看热闹;也有的小学生留恋于一处,如同法布尔一般长期蹲守。此二者,教师都要予以引导,让他们“动一动”“换一换”。
(二)“点”与“面”需要权衡,要知道二者关系
有的时候,在“点”上看,在局部看,似乎有点意思,而拿到“面”上,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选择什么“点”,居然运用的是“面”的思维。因大局面而选取小局部。看“面”呢,又可以从“点”延伸。例如,观察蚂蚁搬家,可以用眼睛跟随一只小蚂蚁,看看它高举叶片、威武前行的姿态,同时,也可以由它开始,将视野延展到整个兵团,看看这超级强大的阵势。视野,如同摄像机一般,文章就像精彩的剧本,读者阅读,才能像观剧。
(三)“点”与“面”需要有所倚重,不可平均用力
有人说“宁凿一口井,不挖十条沟”,就是这个意思。在自己兴趣的“点”上,值得停留。停留后,需要用力写,写出本次观察的核心片段。
路径之三:关系的处理,“纵”联通“横”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写作素材,而关于素材,列宁说:罗列一般的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是从联系中去把握事实,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都不如。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在观察时,有纵横联系的思维,让每一个观察结果不孤立的,如同儿戏般存在。这里所谈的“纵”与“横”的关系,是指我们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时,要进行纵横观察,找到事物在纵横交叉中所处的位置。
(一)“纵”看发展
把眼前所见的,放在一个发展的轨迹中,放在一种不断运动的思路里。不可否认,世界都在运动,认识也在变化,事物都在运动发展过程之中。如果我们观察时,不知道其人、其事在整个发展链条上的位置,就无法衡量此人、此事的价值,也就无法确定写作的意义。例如,有一次,儿子要写环保征文,他决定观察“垃圾清理车”。放在发展变化的纵向联系上看,当前福州的垃圾车是属于半智能型的,基本实现机器臂操作。而之前的垃圾车,曾经出现过货车款、人力版,还有那记忆中的通铜声,之后,必定出现全自动智能型。儿子根据这样的观察和联想思路,写成了《垃圾车家族史》,获得福州市环保征文特等奖。
(二)“横”看联系
纵的观察和横的观察在认识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可顾此失彼。我们从横向上看联系,会发现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时与其他事物相联系。观察的穿透力,就是找到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除了“纵”的线索,还可以建构“横”的链条。找不到其人、其事在横的链条上的位置,同样无法发现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还以《垃圾车家族史》一文为例,笔者在给儿子指导时,提供了我所知道的各个城市的“垃圾车现状”。例如,日本东京的全自动垃圾车,一个工人操作电控板,完成几条街道的清洁;又如,中国北方城市的“雪地垃圾车”,独特的雪地行驶与清洁设施等。同一时间段,同一功能车辆,横向的对比与联系,都让文章的厚度增加,信息量扩容。
路径之四:能力的提升,“平”中见“奇”
日常观察,能看到的都差不多,但优质的文章,就是能达到出奇制胜,能做到“平”中见“奇”。如何出奇?这需要我们观察时注意两个方面:其一为细致入微,其二为切磋琢磨。看得细致,想得周全。其实,观察对象的“平”或者“奇”,都是我们心中印象的投射。有的事看来很“平”,但一般人却难以做到,“难以做到”,就是一种“奇”。可见,“奇”都在于观察的人,都在我们心中。此处引述《超常思维与写作能力》一书中记录的一例。一篇题为《一件小事》的报道,被评为1980年《解放军报》的好新闻。此文写的是3个战士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又规劝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军人让座的事。军人乘车让座,本不足为奇,可这一“劝”,一般人就不那么容易做到。有的人自己不“让”,自然谈不到“劝”;有的人自己“让”了,却未必想得到“劝”;有的想到了,不一定磨得开去“劝”。3位战士这样做了,就不一般。可见,“平”中见“奇”,事情愈小愈具体愈深刻。
写作,有些类似农业,也讲究“单位面积产量”。好的作者,能在最小的篇幅中,惊人地容纳下和表现出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不是简单累积,而是统一于一种美的思想传递。因此,观察时我们要存着“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意识,取小题目,抓大问题,之后再写小文章,把大与小统一起来。
路径之五:协调统整,“好”“少”取舍
关于内容,要注重协调。不宜太多,贪多求全,不论观察还是写作,都是大忌;也怕容量太少,不足以支撑写作。究竟如何协调呢?笔者给出的建议是:“多看少选”。观察的时候,尽量多看,多储备,形成多多益善的有利于写的状态;写作的时候,以一当十,有萃取精华的眼光。这就有点像产品的“加工”过程,作为“精神产品”的文章写作,这个加工过程大体可概括为“少——多——少”。起先,刚接触,对这一事物还不了解、尚未吃透的时候,所占有的材料是少的,观察的限制也是比较多的。随着认识的深入,观察的兴趣也增大,范围随之扩大,素材积累就更多了。但是,到真正要写的时候,还要精选,要用优质素材来突出主题,凸显精神。写作如同用兵,也讲究以少胜多。
一直在观察,为什么还是不会写?我們得出的结论是:观察能有助于写作,这是毫无疑问的。观察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观察的方式、方法上。会观察,能将观察结果转化为写作需求,观察就是写作的巨大依靠和有力助推。
[参 考 文 献]
[1]郑桂华.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写作教学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7(8).
[2]列宁.哲学笔记[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
[3]董延喜.常超思维与写作能力[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