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国情怀之刀解历史问题之牛
2018-11-12申永健
关键词 家国情怀,思考起点,高考历史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5-0031-04
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的41题与近年来同类试题一样,仍以主题的形式展示,要求考生发现问题,并对历史问题展开分析研究。一般而言,考生对庖丁解牛般的解题技巧是羡慕的,但从答题结果分析,显然他们对此类试题有相当的畏惧心理。究其原因,是当下追求知识记忆仍大行其道,考生一旦面对教材之外的素材和问题,并需要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时,往往一筹莫展。实际上,“史学的主题就是人类本身及其行为,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显然在于增进人类的利益”。①如果考生能从家国情怀入手,从“增进人类的利益”角度思考,也许会打开思路。
2017年文综全国卷Ⅰ第41题的主题是“民族主义”,这题是如何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检测考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此题命题正源于当今中国与世界都必须面对的、紧迫的社会现实问题: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民族主义情绪不断强化;国际上苏联的解体、伊斯兰极端主义、欧盟危机和特朗普上台等事件显示,民族主义的双刃剑作用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离考生书桌远,但离人类利益近。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是人类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对于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形成、资产阶级革命、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等都产生了巨大影響。就法国民族主义的形成而言,反封建求平等,民主化是民族主义的重要内涵,也是法国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对我国当今的民族振兴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题考生要面对的是两种“民族主义”。一种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问题是要求考生能够“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高中教材并没有论述相关内容,考生很难总结清楚启蒙思想与法国大革命、法兰西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关系,甚至不少老师和考生都认为《人权宣言》这条答案不应该出现。实际上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权宣言》以法律的形式保障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其实包含了对民族主义的法律认同。从某种程度而言,考生正是由于缺乏家国情怀的认知才会忽视《人权宣言》的价值。另一种是1924年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这一部分考生学习过相关史实,答题表现优于前者;但是也出现了怎样分析“民族主义”内涵的疑问。从此可以看出,不少考生还处于依靠抄袭教材和材料解释问题的较低思维水平——获取和解读信息浮于表面,调动和运用知识比较单一,描述和阐释事物不够准确,论证和探讨问题缺乏深度。
2018年文综全国卷Ⅰ第41题的有关问题离考生更近,因为每一位考生平时都直接体会着“基层社会治理”。考生要面对的问题可以细分为三个:“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和“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当代村民自治”。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的大国,基层社会治理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进步发展方面一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用时空观念将之贯通起来,更有利于学生汲取历史经验教训,联系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急剧扩张,农村原有基层治理体制受到极大冲击的现状,思考我国如何寻求社会转型条件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
材料1改写了杨开道先生的《中国乡约制度》等著作,作为诞生于1947年的社会史名著,《中国乡约制度》在阅读上并没有对考生造成障碍,本题要求考生认识到基层社会治理在宋到清代这一时期的积极作用。考生的困难是,由于教材基本上没有宋代以后县级以下基层社会治理的史实,他们往往不会思考相关问题,答题时照抄材料甚至去判断本问与宋代中央集权的关系而忽视其他,很难意识到本题核心是寻求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之间的有益历史经验。部分考生在阅读材料1乡约制度中有关道德的叙述时,会认为其与宋明理学有关,可惜在日常学习中往往形成其对社会发展与治理不具积极作用的认知(或消极作用为主);部分考生误认为乡约制度难以定性,与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关系不大。这些错误思路割裂了问题,没有整体把握问题的框架。
材料2改写了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此则材料的设问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总结。与上一问出现的问题相似,考生可以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救亡与反侵略,议会与西方民主思想等文字内容,但是却不能有意识地将家国情怀意识与近代乡村治理联系在一起,很多考生没有认识到正是近代中国反侵略与社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面对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原有基层治理体制难以有效维持,为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与国家的重新崛起,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寻求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而努力。
材料3引用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本书的特色是以现代化为主线,叙述了1949年以来的共和国发展历程。本则材料主要选用了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基层治理体制的创新。考生熟悉的是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而本课在考生的记忆里是属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答题中大多数人论及了基层民主、民主发展,却很少涉及治理体制创新、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内容。为何这一时期出现基层体制创新,这与改革开放以来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等有何关系,考生都关注不足。
很多考生和老师都认为2018年41题远较2017年民族主义题为易,得分率相对会高。考生能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对问题能进行相对准确、合理的解释。这样的看法虽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没有根本性的帮助。
近几年第41题一直是以问题为楔子,考查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的主题。不论试题的素材是中国还是世界,都以服务于我国当代人民幸福、民族发展和国家富强为价值追求。简而言之,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终极层面是学生作为人的成长——人生态度、人格的健康与三观的正确树立;公民层面是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国家层面——树立四个自信,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家国情怀运用于历史学习探究过程中,作为解决历史问题的关键能力和价值目标,以情怀为“刀”剖析历史问题的难点,这是本题的实践意义。一要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认清历史现象或历史事物的本质,探究其中家国情怀的内涵。二要从情怀出发,区分史实与历史认识,具备史料实证意识。三是虽以情怀出发,但也必须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解释历史事物。四是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和现实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历史问题指的是历史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学生透过历史表象发现的本质,有利于学生人格养成、三观正确树立的历史重难点问题。课标是制定问题准确度、难易度的客观指标,决定教学方向。课标与核心素养之间围绕问题展开对接,在时空观念中思考现实,运用史料实证挖掘细节,历史解释时运用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中寻求价值目标,最终确定主题(或问题)。这里家国情怀不是也不该是空论,必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发现问题,然后以情怀为刀剖析问题。教师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中首先确立以家国情怀为价值目标。在每个教学设计中都应该设置一个问题(或主题),供考生解构。
情怀之刀应着眼学情,问题的设置必须与考生现有水平相适应。教学的总原则遵循是否有利于拓宽考生分析问题的视野,是否利于打破考生思维定式,以及学习环境中形成的不正确或者不准确的认知,有利于突破考生由于生活阅历不足带来的知识限制。问题应当密切联系现实,以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人文关怀与社会进步为主要线索。
第二步是教学中有效解决这些历史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着力于问题的分解,这就是解牛的关节所在。情怀关注,不是放弃史料的价值,而是以关注人文情怀作為思考问题的前提。在认识和探究历史问题过程中,史料实证意识必须落实到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历史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力求以更全面的材料说明问题,以更合理的逻辑探究问题,以更准确的结论解释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细化能力培养应强调认识发展和探究教学。
如探究1793年马嘎尔尼勋爵觐见乾隆帝礼仪冲突这一问题。教学前调查中,笔者发现以前学生多记忆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具体事迹,对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记忆深刻。掌握这些自然必要,但对考生全面准确认知历史,守望家国情怀是远远不够的。从学生的人格养成来看,积极有为而非怨天尤人才是正常的人生态度;奋起变革,学习一切中外有益的发展经验为国家的富强努力,才是正确的世界观、文化观和国家观。
从这样的家国情怀出发,本课设置的教学重点是中国人该从鸦片战争中汲取怎样的历史教训,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方向应该是什么。从世界历史的视野来看,鸦片战争是古老中国在西方炮火逼迫下走入近代的第一步。补充1793年中英礼仪冲突,旨在从更加宏观的视野思考中国人追求现代化道路所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围绕“争”的主题,笔者设置的问题包括:中英觐见礼仪表面在争什么,实质在争什么?当时的中国人该争什么,不该争什么?在追求民族复兴的今天,中国人应该怎样面对世界的激烈竞争?
在进入历史认识、探究环节时,笔者提供了对三跪九叩礼仪形式与内涵的解释,联系所学知识,让学生知道中方采取朝贡外交的原因。考生思考的结果是清王朝由于历史原因认可自身的强大,加上统治集团对世界形势缺乏了解,从维护天朝上国的权威和清王朝自身利益的双重角度采取了对马嘎尔尼使团看似矛盾的政策。而英方在礼仪问题上的让步主要基于经济与外交的考量,是为打开中国大门做出的努力。此后英方极力否认对礼仪问题的让步,一是此次外交努力的失败,二是“在英国,长久以来下跪就和服从相联系”,①鸦片战争胜利后,英方礼仪让步真相被英方故意掩盖了。
“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ey Adams)在1841年判断,他把中英之间的对抗的爆发归咎于‘叩头——中国狂妄自大、令人不能忍受的要求,和它要在不是基于平等互惠条件、而是要用基于主仆关系的侮辱和贬低对方的方式来主导与其他国家的商业往来。”②而实际上“当时双方为避免谈判破裂,遂协议将整个仪式分成迎接銮舆、觐见皇帝和呈递国书三个主要部分,并各自做出让步:当皇帝的銮舆经过在御幄外等候的使团时,英人依中国的常规行了礼(他们至少承认曾依照众人九叩首的节奏单膝跪地行礼),双方短暂交谈;入幄之后,英使先于宝座所在的平台边,行略加修改的中式入觐礼,双膝下跪三次,每次三俯首深鞠躬,一方面保全了中国所要的面子,但又因不曾叩头到地,故亦可与藩属国使臣之觐礼相区隔,满足英使所坚持的最起码之尊严;紧接着,在呈递国书时,则同意用英式礼节,马嘎尔尼单膝跪地,并一反贡使之常例,亲手将国书交给皇帝,但免去对中国社会不太合宜的吻手礼”。①
师生在此基础上的认识、探究结果是:中英为了彼此的利益在礼仪问题上一度妥协,但最终英方在打开中国大门问题上要价过高,被清王朝拒绝。这既反映清王朝不了解世界大势和开放的重要性,也体现了英国殖民者包藏祸心和推动中国进入世界市场的另一面。我们今天要对外开放,也要维护国家主权;要主动进取,更要认知世界。
“家国情怀为刀”的意思是指以价值追求为教学设计的原点,以一个问题(或主题)为线索贯穿教学,并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事物思考,不停留在描述层面。教学设计突出“家国情怀”就是注重认识问题本质,突出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自主学习、实践体验、思维能力的培养。师生合作探究与认识同步,力求全面客观地解释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初步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感悟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文明智慧的结晶,从而使学生具备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家国情怀本身不能解决问题,但却是指引我们思考的价值目标。
第41题解答习惯的养成有赖于我们平时的教学,应注重在综合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时,摆脱狭隘的就事论事,认清问题症结所在,以情怀为“刀”对问题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历史问题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分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更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申永健,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全椒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