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医药学认识传统文化
2018-11-12老任
老任
关键词 中医药学,传统文化,独特体系,文化代表性,阴阳学说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5-0008-04
毛泽东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历史课程中,只讲名医无法感受中医药学的伟大,中医药学至少应独占一课时。古代中国农学、数学、医学、天文学的成就和优势,举世公认。但是到了近代,农学、数学和天文学,以及我们津津乐道的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全都落后了,都必须融入西方科学技术之中才能得到新的发展,只有中医药学是例外。中医药学自古至今始终保持着独特体系,没有被西医取代。古代中医药学的经典至今仍不过时,古代的临床经验至今仍然有效,古代的很多方剂现代人仍在服用。中医药学不断吸收现代医药学的技术和手段,为我所用,但不失根本。中华文明延绵五千年从未断裂,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在中华文明中,只有中医药学是从未断裂、独特发展至今的学科,这是奇迹中的奇迹。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尽管它的理论当今科学还无法解释,但至今它仍有其他医学无法企及的功效。当今中医药学的发展世界瞩目,中医中药已经普及到国外很多地方。中医药学的理论与中华文明的传统思想息息相关,中医药学的很多观念已经渗透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成为日常生活经验。了解中医药学实际就是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学比孔子的儒学更具说服力;因为每个人一生都在不断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这比道德说教更生动、更具体,学生更容易理解。
以通史思维设计课程,中医药学仅仅是科学技术的一个方面,而且是以名医为主要内容;以前是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现在只剩下张仲景、华佗和李时珍。这样下来,学生只知道几个名医,不了解中医药学的特点,更不能理解中医理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按照“点—线”结合的设计思路,中医药学应该单独提出要求,凸显中华古代文明成就。但是很遗憾,2011年课标没有将中医药学单列出来。如果将汉字的成熟与《史記》组合,造纸术与汉字书法艺术组合,《九章算术》与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组合,这样每节课就都能够比较充分地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细节,而展现细节的历史课才充满魅力。已列入课标的都江堰则可以舍弃,因为不到现场很难感受到这个工程的巧妙。
中医药学也是近代以来争议最多的学科。毛泽东说:“中医是在农业与手工业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这是一大笔遗产,必须批判地接受,把其积极的一面吸收过来加以发挥,使它科学化;另一面,对不合理的要研究,分析批判。”①了解中医药学必须践行历史唯物主义。
中医学与中药学既存在密切联系,又有各自的发展线索,在课程中以中医药学统称比较准确,但叙述中应有分有合。
“上火”是中国人独有的概念。“火”不是fire也不是hot,在英文中没有对应的词汇,跟老外解释什么叫“上火”,很麻烦。初一学生虽然还是小孩子,但他们大都懂“上火”的意思,这是渗透到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生活常识。这个概念虽然很普及,但是如果要问这个概念的由来,大约很多人又说不清。“上火”源于中医理论。中医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形成一整套中国特色的医学理论。《内经》,即《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大体产生于战国时期,西汉成书,到现在还是学中医必读的教材。《内经》假托黄帝之名,其实是很多人的经验总结。与《内经》几乎同时问世的《神农本草经》,则是中药学形成的标志。
在中医理论形成之前,至迟在西周时代,古人已经形成了阴阳观念,东周成书的《诗经》《易经》《道德经》中都有阴阳说。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阴阳二气交替运动产生的,阴阳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世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自然界阴阳变化有序就是正常,无序则生乱,乱则成灾。《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史湘云与丫头翠缕有一大段对话,说天下什么都可以分出阴阳。侯宝林有段相声,说的也是万物分阴阳。在如今中国人的生活常识中还有阴阳观念,比如我们将吃的东西分为阳性(热性)和阴性(凉性)的,羊肉是热性的,螃蟹是凉性的,水果中的荔枝、橘子、菠萝、桂圆都属于热性的,吃多了上火。西方营养学将食物分成酸性和碱性的,是指化学性质。抽象地解释,阴阳即为正负。人体中阴阳二气的“气”,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医说的“气”,不是指氧气等某种气体。气在阴阳运动中对立转化、相互消长。后来道教用太极图示意,黑白表示阴阳,二者在一体中互动,阴阳互动叫太极;白色中黑点表示阴为阳之根,黑色中的白点表示阳为阴之根。道教应用阴阳五行说引导人们修炼成仙,中医应用阴阳五行说,目的是治病和养生。孔子整理的《易经》既是儒家经典,也是道教经典,还是古代学中医非常重视的著作,直到清代还有“不知《易》者,不可为太医”的训诫,和“儒医相通”的社会认知。
《易经》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即阳;坤,指阴。中医不仅认同人分阴阳,而且认为人体内也有阴阳,阴阳平衡才能保持健康。“上火”是阳气太旺,使阴阳失衡了。在中医理论中,内科治疗就是调治阴阳。中药也分为阴阳两大类。五行概念的起源也很早。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是相克相生的五种属性。自然界的物质都可以归纳为这五种属性,人体也不例外。中医将人的五脏六腑等生理器官视为依阴阳五行构建的一个整体,肝、心、脾、肺、肾依次为木、火、土、金、水,是相克相生的关系。中医的五脏概念不等同于西医相应的生理器官。比如心脏,西医认为心脏是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的器官,作用类似于泵,没有其他功能。中医则认为,除了行血功能外,心更重要的是“主神明”。我们常说,心情愉快或心情不好,心实或心虚,心眼儿好或心眼儿坏;还有心想事成、心诚则灵、心宽体胖,等等,都源于中医的心脏概念。中医认为人的思考、情绪、性格乃至于道德观都是“心”决定的。这在西医理论中无论如何也说不通。但是,当人的情绪非常激动的时候,血液循环就会加速,对此中医与西医的解释完全不同。中西医对肝、脾、肺、肾的认识差别也很大。有一种上火的症状是眼睛发红、口苦、易怒,如果中医说你“病在肝上”,肝火太旺,你千万别去化验肝功能,那是两码事。中医说的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其中的“三焦”指舌下沿胸腔至腹腔的空位置,有名无实,西医更不认可。中医的治疗方法用现代生理学虽然无法解释,但治疗效果洋人不得不服。尤其是针灸,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路,沟通人的表里、上下,是联系五脏六腑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有35条线路,各条线路上总计有穴位348个。针灸治疗用细针刺穴位,以针刺的深度、用针的力度和留针的时间把握治疗效果,很神奇。比如夏天中暑昏迷,掐鼻唇之间的人中穴即可使人清醒。按摩也是中医的长项,好的按摩师一次可以解除长期病痛。西医在实施外科手术前用药物麻醉,使病人失去知觉,然后再开膛破肚。中医用电麻针刺可以达到西医麻醉的同样效果,而且对人体没有伤害。但是解剖人体找不到穴位,也看不到经络,神经线与经络线的分布也不一样。剖开皮肤找不到穴位,但是针刺穴位人就会有麻酥酥的感觉,穴位在感觉上确实存在。古代名医一般都是针灸高手。中医历来都具有整体观念,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人身整体考虑疾病的本质,经络将人的内在器官与外在器官联系在一起,在病理状况下,它起到传递病邪、反映病变的作用。《内经》非常重视针灸,通过针刺穴位治愈或控制脏腑的病情。
《内经》成书于西汉,东汉还有两本医书对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一本是假托战国名医扁鹊写的《难经》,一本是东汉末年南阳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这两本书对中医理论和临床都有很大发展,尤其是后者,更多地阐述临床实践经验,系统地论述了辩证治疗的方法,并收录了300多个药方。张仲景被后人尊为“医圣”,日本至今还有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学会。
东汉末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医。如,皇甫谧,著有《针灸甲乙经》;葛洪,著有《肘后卒救方》(即《肘后备急方》);陶弘景,著有《神农本草经集注》,等等。而后的隋唐时期,国家重视医药学,官府和民间都编撰了有重大影响的医药学著作。隋唐之际,孙思邈所著《千金方》,收载药物800余种,对后代药物学影响很大,孙思邈被后人尊为“药王”。唐高宗时组织人力修订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成书后命名《新修本草》,后人称之为《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南宋时期宋慈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第一本法医学专著,流传到国外被译成多种文字。明朝的李时珍,以一人之力,用了27年时间,写成《本草纲目》52卷,共约190万字,附图1160幅,收录药物1892种,医方11096则,对两千多年来的中药知识和经验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据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创立进化论时,曾从《本草纲目》中引证了不少植物和动物的资料。
古代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医良则相,庸则匠”的说法,这既反映了读书人的志向,也是名医品格的写照。儒医相通不仅是理论渊源同一,思想理念也是一致的,都是将济世救民视为己任。张仲景曾做过长沙郡太守,管辖地盘相当于现在大半个湖南省。他做官时坚持坐诊,最终辞官行医。在古代,身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志向的读书人不在少数。
传统中医药学有长处也有短处。据《后汉书》的记载,华佗曾经使用“麻沸散”成功地实施了腹腔肿瘤切除和肠胃部分切除的手术,此事目前只有《后汉书》的原始记载,没有其他旁证。外科手术不僅仅是麻醉问题,打开腹腔或胃部,止血怎么办?用什么办法保证不感染?华佗一个人做不了这么大的手术,帮忙的“手术护士”有几个人?他们为什么没留下只言片语?《后汉书》说,华佗手术缝合后,在切口敷“神膏”,四五日即愈合,于是,有人相信华佗要给曹操实施开颅手术也不是说书人的妄语。脑血管更细更复杂,以当时的物质条件,很难想象手术的成功率。史书记载华佗善于针灸和心理疗法等实例都是可能的,因为当时中医已经达到了那个水平,而且那些治疗方法前有实例、后继有人。中医治疗跌打损伤确实有绝招儿,但外科学及外科手术一直是中医的弱项,尽管后来中医也进行了人体解剖,但没有与外科学结合起来。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是《三国演义》编的故事,《三国志》《后汉书》并无记载。写《后汉书》的范晔与裴松之是同代人,他们在《三国志》问世130年后再记那段史事,采用的材料虽然多了,但讹传也在其中。如同过去书写的戊戌变法,很多结论的史实依据并不可靠,戊戌变法留下来的材料也是真真假假。《三国志》记载,华佗“本做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100多年后的《后汉书》则这样描写:华佗“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为业”。这样写比《三国志》更严重,就是说华佗这个人虽然医术高明,但人品太差,缺乏医德。可以推测,当年华佗的口碑远不如张仲景,他们不是等量级的人物。1930年,陈寅恪先生在《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一文中考证,华佗源自印度佛教传说。他认为历史上没有这个人,是佛教传说造就了名医华佗。这是否是一种可能?今人推崇陈寅恪,却又不把他的研究成果当回事。或许东汉末世间确有位叫华佗的游医,在他身上加载了坊间传闻的神奇故事,一同被史家记录下来。在二十四史中,多部官修正史都将名医归入“方术列传”,与善占卜、看风水、知神明的人物为伍,那么,是否真实就很难说了。《后汉书·方术列传》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为开篇立论,这就是告诉后人不必深究真假。如今提倡科学发展观,以科学思维传播古代中医药学,华佗的故事千万不要说过头了。历史课程最好不选择华佗,其后的皇甫谧有《针灸甲乙经》传世,比之于华佗更真实。
中药材以天然植物、矿物为主,也用动物甚至人的器官和排泄物,《本草纲目》中有记载。人体器官入药,无论用什么方式处理也让人恶心。人体的排泄物入药更让人不能接受。但这不是李时珍的发现,他是将所见医书的记载全部誊抄到《本草纲目》,比如,人的头皮屑叫“百齿霜”,人的耳垢叫“泥丸脂”,名字很雅,一定也很廉价,但有人想试试吗?中药方剂有时多一味、少一味也无所谓,说不清道理。
中医药学既要保持传统,又需走向现代科学化之路。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用“绞汁”的办法从青蒿中提取到有效成分,如果仅此而已,还是停留在传统中医药的水平上,不可能得到世界医药科学界的认可。屠呦呦用传统方法提取到青蒿素,进而发现了青蒿素的分子结构,使青蒿素能够制成片剂和胶囊剂,最终完成了从科研到临床应用的全过程。这是中药学走向现代科学的典型案例。现在,日本人很重视研究中医药学,他们的医学权威说: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他们不仅学习而且注重创新,在原中医药方的基础上添加成分,制成新药。中药材强调原产地,即某味药材只有在某地生长的才属正宗。于是日本人就在中国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有人统计,日本的“津村药业”在中国建立了70多个药材种植中心,而北京同仁堂才只有8个。中国生产的大量药材原料出口到日本,日本用中国的医药方和在中国生产的药材,以严格的生产工艺再制成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成药,卖到全世界。据说,日本制作已经占据了世界中药市场九成的销售份额。今后日本的中医药能否超越中国,还真不好说。
以中医药学的特点作为初中课程内容,最大的质疑可能就是太深了。一般来说,太深的感触来自于储备知识的空白。历史不是数理化,理科的定理定式不会变,历史课程内容要根据时代要求而改变,这是正常的。语文课程改换不合时宜的文章,有些人也不理解。总是老一套,多少年换汤不换药才是不正常、保守的表现。
阴阳五行说在古代很普及,那时十三四岁的童生也要读《易经》,四书五经是科举考试指定的教材,只是明清的八股文限于四书中命题。现在说阴阳五行似乎很专业、很深奥,而古代很普及,难道古代儿童比现在儿童更聪明吗?中医药学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解中医药学就不能不说阴阳五行。学生只要知道中医理论是什么就可以了,可以不求甚解。判断课程内容的深浅难易,一看是否接近学生的经验,二看是否属于今后学习必备的知识。从“上火”的概念入手就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那些政治理论的概念属于成人知识,学生不易理解,而且不见得是深入学习的基础。阴阳五行则属于经典知识,了解董仲舒“独尊儒术”的理由和宋代理学,了解道教和北京城的建造规划,都必须知道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说广泛存在于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深入理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视角。了解中医药学的理论还有利于终生健康,增长生活知识。而只了解几位名医,知道一些名医的故事,没什么意义,也无法使学生通过中医药学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存在和博大精深。
【作者简介】任世江,本刊顾问。
【责任编辑:李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