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与公民道德素养共双飞

2018-11-09莫媛媛

科教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公民道德历史教学

莫媛媛

摘 要 初中历史教学引入道德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有利于青少年道德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公民道德素养的整体提升。但是我国初中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历史教学备受忽视,道德教育不被重视,为此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一是促使学校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历史教学的关注度,重视道德教育;二是加强初中历史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道德教育的能力;三是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道德教育的认识,让学生善学、肯学、愿学。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公民道德 道德素养 共双飞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7.061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moral literacy of young people, and to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citizens' moral literacy.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 history teaching in our junior high school is neglected, and moral education is not taken seriously. Therefore, the author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First, the school is to chang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improve the attention of history teaching,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moral education. It i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the third is to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moral education, and let students be good at learning, willing to learn, and hope to learn.

Keywords history teaching; civic morality; moral literacy; improve together

初中历史教学与公民道德素养的提升有着密切联系,初中历史教学面向的是青少年,青少年的教育对于公民道德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青少年的道德素养的提升对于公民道德素养的整体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是充满青春活力的一代,是最具可塑性的一代,青少年时期的历史道德教育对于其未来道德素养的提升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实现公民道德素养的提升这一伟大的目标,笔者认为应当特别重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道德教育,着重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养。

1 初中历史教学引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 初中历史教学引入道德教育有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和辉煌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国的古人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古代教育先贤孔子讲求“仁”,孟子倡导统治者以“仁政”治天下,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做人信条。周公旦所倡导的“周礼”也体现古代道德教育的一大重要内容。我国的史学著作中还有“二十四孝”的内容,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也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树立了一个个孝敬父母的道德楷模。唐太宗是一个具有治国理政卓越才干的一代英主,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具有深刻哲理的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由此可见,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当永恒纪念的精神财富,以史为鉴,在历史中可以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精神财富,可以吸取教训,增长智慧。以上种种事实证明,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道德教育元素,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也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在历史教学中引入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整个国民的道德素养,也是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一大重要方式。

1.2 初中历史教学引入道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道德素养的提升

一代伟大的领导者,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邓小平曾说:“我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对年轻娃娃、青年学生教育不够。”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的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都在改变着人们的教育价值的取向,学校教育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教育,使得以学生教育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受到不小的冲击,面对着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不高的严重形势,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严峻问题,教育学者们不断呼吁要重视青少年的道德身心的健康教育,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与融合,真正实现素质教育。”②

1.3 初中历史教学引入道德教育有利于公民道德素养的整体提升

初中历史教学面向的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道德教育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养。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青少年道德素养的提升肯定有利于我国公民道德素养的提升,为了祖国的未来,笔者建议在初中历史教学引入道德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讲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道德教育相关的文化传记,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历史事件和文化传记来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榜样的力量的伟大的,历史教学中可以引入许多鲜活的事例给学生,例如孔融让梨的谦让、苏武牧羊的忠贞、血战到底的勇敢与卧冰求鲤的至孝。2015年,我国举行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2017年,朱日和建军90周年大阅兵,这些阅兵可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事例。可以在历史课堂上播放阅兵仪式的盛况,附之以抗战节目中的视频片段,例如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抗战节目。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整个国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必将有利于公民道德素养的整体提升。

2 初中历史教学引入道德教育的困境

2.1 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历史教学备受忽视

中国的中学教育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过分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导致学校以提高升学率为所有工作的中心,轻视历史教学,更加不提倡道德教育。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其教育对象都是青少年学生,这些青少年学生很大一部分毕业后就会进入社会工作,不再接受学校教育,其道德素养的高低将影响其将来在社会上是否会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让青少年学生铭记历史,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应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道德教育。

2.2 历史教学教师不充足,懂得道德教育的老师不多

在初中学校里,为了保证学生的文化成绩,保证中考的升学率,一般学校都不会设立历史课程,更加不愿意去招录专门的历史教师,一般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历史教师的,这导致了初中学校里的历史教师队伍不够充足,真正懂得历史教育的专业教师不多。本文所倡导的是在历史教育中引入道德教育,倡导在历史教育中通过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国的五千年文明史,让历史教育不再是单纯地介绍历史进程的教育,而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文明教育、历史教育和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感受到我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懂得我国为礼仪之邦,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文化,这样的历史教育才是我国真正需要的历史教育,才是能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历史教育,才能起到道德教育实质作用的历史教育。但是由于历史教学教师队伍的不充足,真正懂得将历史教育与道德教育完美结合的历史教师更是极其缺乏的。

2.3 学校教育观念有偏差,不重视学生道德教育

在上面的论述中,在初中学校里,历史教育备受忽视的重要原因在于中考考试里不考察历史学科,为了提高升学率,初中学校都不会重视历史学科,更加不会重视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按照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原理,这体现了我国学校教育理念存在偏差,过度重视文化成绩,过分轻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当今社会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养普遍不高的问题极其严重,这不能不拷问一下我国学校教育是否存在问题?这个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学校的升学率,为了学校在中考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使出了同样的招数,只要不是中考考试科目,几乎不会去设置相应的課程,认为这些课程都是不重要的,这导致的后果就是青少年学生只知道中考考试的学科知识,对于其他知识不需要学习,也无需去掌握,现在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需要青少年学生知道中考所考察的学科的知识,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青少年知识分子。

3 初中历史教学引入道德教育的对策

(1)促使学校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历史教学的关注度,重视道德教育。学校的教育理念出现偏差,除了学校自身的原因外,还有国家和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原因,为了促使学校转变教育理念,国家和政府也应当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改变国家的教育方针,督促学校不仅仅关注升学率的问题,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注重起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培养,青少年肩负着祖国明天的希望,应当在大力培养其应试教育的同时,着重培养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2)加强初中历史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道德教育的能力。为了实现将道德教育引入历史教育的目标,必须注重初中历史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历史教学的水平,能够做到历史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完美结合。这就需要国家加大投入,着力培养专业的历史教师来充实初中历史教师的队伍,重视历史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交叉点,培养出能够恰当融合历史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专业性教师人才。学校作为教育事业的主要阵地,也应当为初中历史教学教师队伍的充实做出自身的努力,加强对于历史教师人才的引入,在推进历史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上做出努力,着力提高历史教师的道德教育的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道德教育的认识,让学生善学、肯学、愿学。历史教师将历史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到一起,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道德教育的认识,让学生善学、肯学、愿学。初中历史教学引入道德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通过历史人物中道德模范入手,让青少年学生感受到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历史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性的道德人物的事迹来讲述,将现代媒体教育与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制作一些视频课件,让学生通过声音、画面和文字全方位的冲击下感受历史魅力的同时,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比如扇枕温衾的故事,向学生讲述黄香的故事。“黄香,东汉江夏人,九岁丧母,侍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种种细节中都体现了黄香侍候父亲的孝顺;二是集体道德培养。青少年学生都是青春期里的孩子,个人主义思想浓厚,但是青少年学生的性格还没有完全形成,性格的培养还具有可塑性,历史教师在课程上也可以选取一些体现集体道德的事迹进行讲述,让青少年学会理解集体道德的意义,提高学生对于集体利益的维护的责任感,“抗战展现的是就是集体的力量,中华民族的顽强不屈,团结一致抵御外辱才成就了抗战的胜利,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的出现就是因为爱国情怀的缺失,民族四分五裂才招致外敌入侵,团结就是力量,上至国家,下至班集体,都需要集体团结的力量”;三是社会公德的培养。

青少年学生的历史教育引入道德教育,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需要,是传统道德文化传承的需要,是祖国富强、民族振兴的需要,是公民道德素养提升的需要。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的初中教育,历史教学肩负着青少年学生历史文化教育的重任,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学生对于祖国的认同感、自豪感与道德素养,需要在历史教育中引入道德教育。

注释

①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② 王坤庆.20世纪西方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70.

参考文献

[1] 曹永芹.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探讨.前沿,2015(10).

[2] 翁卫东.我国中学历史教育视野下的德育研究——关于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思考.考试,2012(15).

[3] 田文畴.历史教育与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考试,2008(25).

[4] 王雷.历史教育与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初探.时代教育,2007(8).

[5] 史义银.以史促德——历史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前沿,2003(11).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公民道德历史教学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中国语境中的公共道德与公民道德辨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思想品德教学研究
巴州纤检所开展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论公民道德教育的普世性与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