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2018-11-09肖伟东

科教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肖伟东

摘 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各项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做好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促进人才竞争力的提升显得越来越重要。工学结合模式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的主要模式,通过该模式的运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知识。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模式的运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效率的提升,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问题分析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7.008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 important base for talent training in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ocial constructions in China, the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refore, i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cultivate talents, improve the level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alent competitiveness.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is the main mode of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and students can better grasp practical knowledge. However, at present, many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still have many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learning,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personnel train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ut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se issues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vocational college; problem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1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对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做好人才的培养,充分采用工学结合模式的运用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教学的意义有如下几个:

(1)有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工学结合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技能的学习,将学习和实践体验融为一体,以此来更好地进行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在高职教学中有效采用工学结合模式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做好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管理,通过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运用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高校更好地发展。

(2)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降低迷茫感。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往往感觉对未来比较迷茫,不知道应当如何选择职业,对职业生涯缺少良好的规划,而采用工学结合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工作的意义,增强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将学习与未来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岗位工作内容,积极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知识的学习,为更好地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做基础,推动职业规划的更好进行。同时,通过工学结合模式的运用,学生能够对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良好的运用,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问题的解决,增强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使得所学内容与未来的工作更加符合,这就能够降低迷茫感,更好地做职业规划。

(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很多课程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进行文字性讲述,而无法让学生进行实践锻炼,那么就容易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很多知识,不能对这些知识进行实践验证,从而学习的效率不高。而采用工学结合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恰当进行实践锻炼,这就能够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提升学习的质量。

2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職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纷纷采用工学结合模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因此迫切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并合理进行问题的解决。具体问题总结如下:

2.1 管理理念过于落后,缺乏创新性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并不断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这样才能提升管理的整体效果,推动工学结合模式运用水平的提升。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领导虽然也认识到了工学结合模式的重要性,并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是对于教学管理来说,并没有投入较多的精力,创新性不高,很多时候都是采用传统性的管理模式,使得工学结合与学校的快速发展不适应,从而降低管理效率,不能充分发挥工学结合模式的意义。出现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相关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往往是被动接受上级的任务,并根据步骤来执行,无法对实际的教学状况进行完善,无法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2.2 没有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管体系

实施工学结合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明确教师教学的情况,并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问题的解决。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只是注重工学结合模式的建立,并没有根据具体的教学状况建立合理的质量监管体系,导致教师没有教学效果的参考标准,不能正确区分教学状况好坏,这就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

2.3 师资队伍不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

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师应当做好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技能,而且要增强自身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推动教学更加科学与全面。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实践技能不高的现象,在教学中无法有效进行实践知识的教学,使得学生无法掌握有效的实践技能,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数量不断提升就显得十分迫切。

2.4 实训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不全面

当前我国有很多高职院校没有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人才培养目标只是根据高校教师对企业发展情况的理解来设计,这就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及时完善和优化,不利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运用。另外,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实训场地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校内实训场地建设的力度不够,场地不合理,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场地进行实训练习,甚至还有很多院校没有实训场地,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

3 解决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问题的对策

要想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必要要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合理制定解决对策。具体来说,其解决对策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3.1 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促进管理理念的创新

教学思想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说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只有注重教学思想的转变,才能使得教学更加符合高校的发展实际,才能促进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从而推动工学结合模式更加有效。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应当根据自身学校的发展与变化合理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使得管理理念能够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促进工学结合模式的更好运用。其次,高职院校的教师和领导应当积极向其它先进的高校学习,了解他们教学的思想与理念,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对其进行有效的创新,摒弃传统教学思想,使得工学结合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好地展现工学结合模式的优点,从而推动高校更好地发展。

3.2 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学质量监管体系

高校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状况以及校外实训状况建立科学的质量监管体系,定期对教学的效果和实训结果进行监管,以便及时发现教学和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健全的解决对策,推动工学结合模式运用水平的不断提升。比如,高校可以定期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训情况进行抽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为每一位小组安排不同的课题研究项目,鼓励学生进行课题研究,通过对学生课题研究结果的分析,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实训效果进行评价,明确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从而及时进行缺点改进。院校的相关人员能够通过学生抽查的结果对教师教学的成绩进行评估,对教学质量进行衡量。同时,院校还可以针对某一个专业或者一个院系制定教学质量测评的标准,比如,针对财会专业,所制定的测评标准为学生能否自主制作财务报表,能否准确记账等等,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根据该标准来判断自身教学的成果,从而确定教学是否合理,这就有助于推动工学结合模式的运用。

3.3 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双师型队伍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师要积极学习实践知识,丰富自身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了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促进双师型队伍的建立,高校可以采用如下几个对策:第一,在教师招聘阶段把好关,提升招聘的条件,将实践能力作为招聘考核的重要标准,从源头上把好实践技能关。第二,主动与相关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教师分为不同的批次,定期将教师送往企业进行实训,让教师能够在企业中更好地感受实践知识,并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推动工学结合模式的运用。第三,建立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并制定健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比如,可以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让教师定期参加考核,对于实践技能考核结果较高的教师可以给予奖励,而对于考核结果不理想的教师则要给予惩罚等等。第四,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扩大实践课程的范围,提升教师实践课程教学的时间,不断推动实践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

3.4 做好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的优化

一方面,高校应当加强自身与校外企业的联系,打造校企结合的实训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企业中进行知识的运用,充分提升实践技能。还可以建立订单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模式,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入学即入厂,学校负责人才的理論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企业师傅通过带徒弟的形式,根据岗位技能的要求进行学生实践经验的传授,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这不仅能够解决企业招聘难的问题,而且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推动校企合作双赢。另一方面,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应当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实训基地的有效建设,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训基地中进行知识的有效运用,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时候,应当将职场仿真能力作为导向,提升实训基地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制定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时,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应当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协议等等,更好地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推动双方快速发展。

4 结束语

工学结合模式是当今时代下高职院校教学的趋势,高职院校只有注重工学结合模式的管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并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科学的质量监管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做好实训基地的全面化管理,才能促进高校更好地发展,才能够为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另外,高校领导还应当做好实践课程时间的增加,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促进实践教学更加合理高效,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何良胜.建立高职教育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的政策制度保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7:12-14.

[2] 姜芳,肖奇.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5.28:125-127.

[3] 郭晶晶.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管理.育人.培德,2016.28:176.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