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我国英语文学研究发展轨迹
——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定量分析

2018-11-07张剑锋

外国语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社会科学条目

张剑锋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上海 200081)

0 引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社科”)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国内最高等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基金,其资助项目涵盖政经文史哲等23个学科大类与教育、艺术、军事三个单列学科。因其规格高、历时久、范围广,该基金的发展动向体现了国家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具体要求,反映了相关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与最高成就,预示了此后一段时间内的学术热点与研究重点,发挥着引领、指导国内社科研究走向的“风向标”的作用。

研究、分析国家社会科学项目,不仅有利于回顾这些年来我国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挖掘实践中的经验,发现管理中的不足,同时对于梳理已有经国家社科项目而产出的丰硕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后续发展规划的制定提出事实依据与科学建议等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对此,相关管理部门与国内学界已开始有所认识。自2012年起,作为国家社科管理主体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每年出版一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报告》。该年度报告侧重当年度项目立项、审核、落实等管理环节的梳理,基本不涉及项目的历时性数据与学术内容。另一方面,中文期刊网中可检索到一定数量针对国家社科项目的分析文章,但是大多集中在政经、情报学等学科,对外国文学项目——尤其是其子方向英语文学——的专题研究几近空白。

基于此,本文以新世纪以来(2000—2017年)“外国文学”学科中“英语文学”方向的科研项目为例,综合定量与定性研究之方法,结合后期人工语义分析,着重探究项目指南、项目课题与研究视角的内在逻辑,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近年“国家社科”英语研究的基本风貌,描绘出其十余年来的“生长”形态,展现其发展态势与远景,为英语学科后续研究、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制定与基金管理提供参考。

1 基金英语文学项目外延信息分析

本文用于分析的所有原始数据均源自人民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所建立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http:∥fz.people.com.cn/skygb/sk/,2018年5月20日)。该数据库仅收录已有项目的年份、批准号、类别、项目名称、立项时间、负责人姓名、职称与工作单位、成果形式与登记、结项时间等偏重于管理用途的基本信息,无法直观地反映出基金项目的学术内涵;另一方面,由于英语文学研究是作为外国文学分类进行申报的,同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又未将各个项目所研究的国别与语种作为数据项加以单列统计,故此本文所采用的部分数据项——涉外国别、涉外语言、选题年代、研究视角与方法、项目完成耗时等内容——均是人工语意分析、筛选与汇总后的数据。由于这种数据再处理存在着涉外国别表述模糊或涉外语言难以厘清的困难[注]例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西方当代前沿文论专题研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等研究虽然应当包含相关英语文学研究内容,但是由于其更为宽泛的开放性,而在本研究中不作为“纯粹”的英语文学项目加以考察。,因此,在筛选的过程中,并不以研究者的专业作为唯一的遴选标准,同时也搁置了主题上必然或理应涉及非英语国别的研究,将考察的重点聚焦于较为“纯粹”的英语文学研究,以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相关分析的可信度。

对于本研究所涵盖时段的选择,也是基于一定的事实而做出的合理选择。首先,“国家社会科学”草创之初由于种种原因,其所设立的部分外国文学项目与该类别并不完全相称。例如,“篇章语义学”“英汉语篇综合对比”“计算机远距离网络英语教学系统”以及“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和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等项目更应该归入语言学和教育学类别[注]究其原因,应为学科分类标准混用所致。中国现行两大分类标准,一为“学科分类与代码GB T 13745—2009”,严格按照学科分类,国别、语种从属于学科之下,即语言学下属出现英语二级学科,文学下属同样出现英语二级学科;二为“高校专业目录”,文学下属外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详列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又下设文学、语言学、文化、翻译、教学法等方向。混用学科分类或分类不明确,从而导致项目的申报、归类出现了“进错门”的情况。;此类“非契合”在后续的立项实践中,特别是2000年以来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其次,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社会科学外国文学展现出井喷式发展。以2014年为例,“国家社会科学”英语文学项目共有45项;而1994—1999年的6年间,“国家社会科学”英语项目仅33项。相对而言,更大的样本数据量使本研究的分析具有更高的信度与效度,相应地其时效性也大大提高。

1.1 纵向时间轴

2000—2017年的18年间,“国家社科”英语项目共计590项,占所有外国文学项目(1 231项)的48.01%,几近占到该分类项目的半数之多。增长速率方面,平均年增长率为24.86%,优于外国文学项目整体16.27%的增幅(详见表1)。细究“项目类别”,主要以一般项目为主,共计356项,占比为50.50%;其次是青年项目,共计151项,占比为48.24%(项目类别数据详见表2)[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对于南京师范大学王晓英副教授的“艾丽斯·沃克与当代美国女性文学”项目未提供“项目类别”信息,故统计时暂标注为“不明”,下同。另外,“规划办”网页信息显示,自2010起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连年均有立项(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534/index.html),但这些项目未在数据库内得以体现。。以上数据表明,国内英语文学研究依旧是外国文学研究的绝对主体,这与我国各外语专业的开设情况相吻合。

表1 2000—2017年外国文学与英语文学项目增长对比

但是,同时也应注意到,英语学科在外国文学界的主导地位也逐渐受到相当大的挑战。统计时段的后期,特别是2014、2015年来(2012年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英语项目的单年增幅低于外国文学项目当年整体增幅,这既可以归结为早年英语项目数较多而造成近年增长率放缓,同时也表明国家对于其他外语学科研究的逐步重视;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的研究导向调整,图表也蕴含着其他外语学科研究快速发展的趋势以及这种此消彼长“新常态”的可能性。

另外,虽然在一般项目与青年项目的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在分量更重的“重大、重点项目”上,英语学科则完全不占优势。重大项目仅占所有18项外国文学项目的3项,而重点项目更是只在6项中占“一席之地”(详见表2)。再结合英语文学项目与其他外国文学项目“成果等级”的已公布数据来看——前者优秀21项、良好53项;后者优秀39项、良好69项——英语文学研究暂时还未能在数量与质量方面均表现出更胜一筹的态势来。虽然这种将英语研究与其他所有外语研究相对比的方式,对于前者而言并不那么“公平”,但是由此而得出的不同项目类别间的巨大占比差异则值得关注与深思。

表2 2000—2017年外国文学与英语文学项目类型对比

1.2 横向地域轴

以英语文学项目主持人的工作单位所在省区市进行考察,自2000—2017年,共有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获得基金项目。虽然项目的地域涵盖面广泛,但是其分布形态却是相对集中。排名前10名的地区分别是:江苏、浙江、北京(含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上海、湖南、湖北、重庆、江西、河南与广东等,合计406项,占比高达68.81%(详见表3)[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对于“所在省区市”字段的统计,存在录入标准不明确的情况。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时而作为“教育部”计,如王建平教授的“托马斯·品钦小说研究”;时而又作为“北京”计,如陈世丹教授的“多克特罗小说艺术研究”。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郑飞副教授的“尤金·奥尼尔爱的主题研究”被标记为“在京高校”,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郑丽副教授的“美国犹太女作家研究”则被标记为“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项目时而作“中国社科院”计,时而作“社科院”计。所有标记为“教育部”“北京”与“在京高校”的高等学府以及中国社科院,其所在地均为北京。为兼顾数据的原始状态与统计的便利性,在此仅作保留“北京”(33)、“教育部”(30)与中国社科院三类。。各地高校是国家社会科学项目最为主要的承担者,共负责569项,占比96.44%。其余项目中,军队系统15项,中国社科院4项,省市社科院2项,其他1项[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对于“所属系列”字段的统计,亦存在录入标准不明确的情况。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等军校早年被列为“军队系统(包括地方军队院校)”,2013年起被列为“军队系统”;各高等学府早年为“高等院校”,2013年起改为“高等院校、其他学校”。中国艺术研究院陈迎宪教授的“阿瑟·米勒的社会剧理论和创作研究”项目的“所属系列”被标记为“其他”。。

表3 2000—2017年英语文学项目立项区域排名表

地域维度立项数量上的分化与中国高校的类别等级与分布情况有着直接的关联。从表4中,我们不难发现,国内985、211高校主持的英语文学项目达208项,占据该类别所有项目的53.20%。而地域视域下的985、211重点院校获得英语立项数排名(详见表4),与区域立项排名(详见表3)又呈现高度的重合,均多集中于政、经中心城市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此可见,国内英语文学研究的主体还是各类重点高校。

另外,传统外语类院校在立项数量上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并不具有优势,或者说更多的是处于劣势。外语类院校中获得立项数最多的四川外国语大学获得13项(得益于近年西部项目与青年项目的大幅增加),也仅排名全国第五名。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老牌重点外语类院校均排名在十名以外。

对于项目地域分布的考察,不仅要看立项的总数,同时还要注重项目类别细况的分析,而其中对于排名影响最大的地域性类别因素就是“西部项目”。自2007年起,国家为积极促进西部地区学术的进步与发展,专门开辟的面向西部的“西部项目”。其中,重庆15项,四川3项,陕西3项,广西、宁夏各2项,贵州、湖北、江西与青海各1项。若是从以上省市的立项总数中剔除半定向性的“西部项目”数,则重庆将跌出前十,四川位列中位线以下,其他省市的排名则退至尾。由此可见,我国西部地区虽然已显示出相当的英语文学研究潜力,但是目前为止尚未具备能够媲美东部地区的整体实力。

表4 2000—2017年英语文学项目立项区域、高校类别对照表[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对于“单位类别”字段的统计,存在录入标准不一致的情况。“非211非985”与“非985非211”明显属于同义反复,而“211大学”与“211非985”存在极大的重合。为确保统计的准确性,对以上字段重新分类汇总。

1.3 项目主持人与结项情况

在项目主持人的职称方面,正高252人(次),副高233人(次),中级104人(次),初级1人(详见表5),前两项之所以占据绝对多数是因为国家社会科学“立项指南说明”中明确规定重点、一般项目申请人必须具有副高或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另一方面,2007年以来中级职称人员获得立项的数量稳步增加,这既与“青年项目”总量的增加存在直接关联,同时也表明国家对于项目主持人的职称要求所持的态度愈发开明与积极。

表5 2000—2017年英语文学项目主持人职称一览表

而项目主持人的男女性别比例为298∶292。自2009年起,获得立项的女性学者数逐渐超越男性学者数,成为一股新兴的学术力量,这与今年高校女教授、女学者人数不断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详见表6)。但若是细究立项的项目类别,女性仅在“青年项目”一类中以95∶56的比例获得压倒性优势,其余项目类别依旧是男性处于上风或者占据主导(详见表7)。

表6 2000—2017年英语文学项目主持人性别一览表

表7 2000—2017年英语文学项目 主持人性别、项目类别对照表

项目类别男女总计不明11成果文库22后期资助项目231841青年项目5695151西部项目151429一般项目195161356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1重大项目213重点项目426总计298292590

根据数据库中已有的结项信息,2008年(含)之前立项的英语文学项目绝大多已结项,而2009—2012年立项的项目结项率低于50%,2014年已有1项结项,其余项目基本均未结项。以上英语项目平均耗时为1742.81天,外国文学项目平均耗时为1 863.50天(详见表8)[注]表8不计算“后期资助”与“成果文库”,因其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社科项目的结项周期。。总体而言,历年英语文学项目耗时变化不大;但与外国文学项目整体耗时相比存在较大优势,体现了英语学科的研究执行力与效率。

表8 2000—2011年英语文学、外国文学项目耗时[天]对照表

2 基金英语文学项目课题内容与研究视角分析

英语文学项目所研究的国别,以美国为首,达279项;英国次之,达214项,占比83.56%。另外,2007年以后,学界对于其他英语国家的关注也有持续升温之势。例如,2007年起,澳大利亚文学研究开始出现了连年立项的情况。2009之后,关于爱尔兰文学的研究立项数达17项,平均每年获得近2项。对于非洲、亚洲地区的英语国家文学的研究则更多地集中在2010—2014年的区间之内(详见表9)。

表9 2000—2017年英语文学项目研究国别一览表

在研究对象的体裁方面,小说、诗歌、理论等传统研究热点占据主导,三者之和达398项,占比67.46%。同时,近年国内英语学界对于戏剧、影视、散文、刊物等体裁的逐步重视也通过递增的立项数得以体现(详见表10)。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2011年以来,学界似乎将更多精力投入“综合”研究中去,即某一项目涉及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体裁;似乎表明英语文学研究对于国别文学研究已达到相当深度,进而触类旁通,对于跨越单一体裁的宏大主题进行更为细致的剖析。

关于英语文学项目的研究纵深,我们将其细分为辞书、年史、比较、专题、作家、作品等六大类,各类立项数详见表10[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本身并不提供关于项目学术质性的数据字段。笔者对于项目研究纵深数据的细化,有利于了解学科研究的偏好性数据。其中,“辞书”指词典类研究;“年史”则为文学史研究;“作家”针对单一作者/批评家,而“作品”专注单一作品;“专题”涵盖涉及多位作家/批评家且贯穿某一主题线索的研究;“比较”包括侧重于影响、传播、对比等内容的研究。。不难发现,“传统”的作家与专题研究方式依旧占据主导;而在“比较”类别之下,从比较文学的基本方法入手,我们将之再细分为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注]平行研究指通过对比发现两者在主题、题材与文体等方面的异同之处,如“美国后现代诗歌与中国第三代诗歌比较研究”;影响研究侧重探究文学影响过程中的源流、媒介与接受情况,如“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语境中的接受与流变”。。其中,平行研究4项,影响研究35项。2010—2014年间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的项目快速增加,这与立项指南向有关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国别文学发生学的议题倾斜有关。

课题研究的对象年代方面,涉及最多的是20世纪前后,若计入“近代”“当代”以及大多数理应涉及20世纪的“未明示”等项目,数量接近300余项(详见表11)[注]世纪的断代,以作者的创作生涯与项目的研究时代为依据。为更多地展现各项目的原始形态,若课题题目中出现诸如“近现代”“冷战”等具有明显时代标志性的词语,在初期汇总时尽量予以保留。另,“未明示”项目往往呈现出年代跨度长或年代标示不明显的特征,例如,“美国战争小说史论”“英国奇幻小说研究”与“美国文论通史”。这类项目虽然年代信息不明确,但是大致可以推测出多数均涉及20世纪。。“16—17世纪”成为亚学术热点,与莎士比亚的经典化以及关联研究的常态化密不可分。而“19世纪”项目多针对美国的霍桑、爱伦·坡、文艺复兴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王尔德展开研究。所以说,国内英语文学研究更多地关注现当代文学,绝对经典次之,其他时段分布则未能形成合力。

表10 2000—2017年英语文学项目研究体裁、纵深一览表

表11 2000—2017年英语文学项目研究对象年代一览表

表12 2000—2017年英语文学项目所研究的主要作家一览表

热点的研究课题包括,作家与作品方面:莎士比亚以16项高居榜首,其他排名靠前的作家则大多是英美现代派与后现代派的代表人物(详见表12)。专题研究方面:族裔文学立项最多,合计51项;有关中国题材的项目次之,也有19项。其他主要主题详见表13。[注]类似“美国犹太女作家研究”之类的项目,其主题涵盖族裔与性别范畴,因而分类时亦兼而统计。表13中未列出的其他主题多未形成合力,因篇幅原因,不一一罗列。此外,族裔文学研究中,犹太文学所获得的立项数远低于非裔文学所获立项,与犹太族裔在英美文学界、批评界的影响力和贡献度未成正比,表明相关研究在中国仍未得到充分开展。

如果说项目所涉及的主题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项目指南的影响,那么研究视角与方法则更多地体现了项目主持人对于学术研究的旨趣与偏好。在所有英语文学项目中,有98项仅以“某某研究”为题,另有7项无明显研究视角信息,无法直观判断其所采取的研究视角。[注]此类项目有“纳撒尼尔·韦斯特研究”“福斯特与爱德华时代”等;同时也存在多视角的项目,例如“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身份探寻与历史书写研究”。为了更忠实地再现基金项目研究视角的原貌,分析优先采用课题的原始表述。其他关注度与采纳度较高的研究视角详见表14。另外,从时间分布上来看,几乎所有的主要研究视角其项目大多集中于2010年之后。这既与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立项数大幅增加有关,同时也反映出近年来国内英语文学界较为流行的学术方法。

表13 2000—2017年英语文学项目主要专题一览表

表14 2000—2017年英语文学项目主要研究视角一览表

3 基金项目课题指南分析

国家社会科学立项课题指南,随当年度的“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申报公告”一同发布,是国家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之具体要求的直接反映。对于指南条目进行历时与共时的对比,可以一窥历年来国家对于外国文学发展的指导性脉络,同时也可反映出该学科之于其他25个学科的相对关系。

若以指南条目数量作为参照系,“外国文学”2000—2017年历年平均条目数为8.58条,2000年低于此平均数,仅为6条;2009—2010年较平均数为高,均达11条;其他年份则围绕平均数上下波动。可见,国家对于“外国文学”的整体规化性要求变化不大。但如果将“外国文学”指南条目数与其他学科做横向对比,该数字远逊于诸如“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法学”与“管理学”等动辄上百条条目的学科,即便与中国文学数十条的条目数也相去甚远。遭遇相同情形的还有“世界历史”,与“外国文学”一同位于条目数榜单的末尾。这一数量上的巨大差距,既是由于各学科的指南条目属性不同所造成的——即外国文学多以范围性条目为主,其他学科存在较多规定性条目,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的“外国学”研究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从条目内容的细致程度来看,2000—2003年的指南仅罗列指导条目;2004—2008的五年间,课题指南除列出条目外,还对各条目的相关范畴、研究现状与分析对象做了简要的概括与说明。而2009年之后,指南又回归到了2004年之前的纯条目状态。这说明国家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引导的方式、方法上出现过一定的波动。

“外国文学”指南条目中,既有常年恒定的广义主题,又存在部分时代性主题渐缓更迭的变化形态。关于外国重要或者著名作家、批评家、理论家及其作品研究与文学史、思潮学术史研究的条目基本贯穿了20世纪所有的外国文学指南条目,属于具有广义范畴的恒定条目。虽然主体恒定,但是在对研究侧重的指导上确实有所变化。2013年起强调作品的形式与结构。

与之相对,部分文学流派、理论派别与专项研究则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其基本脉络如下:

(1)马克思主义文论、现实主义文学研究兴于2000—2002年间,2005、2006、2008年间歇性提及,此后则不再单独提出。

(2)2000—2002年均提出中外文学相互关系、对比与影响研究。

(3)在文学、文化译介方面,2000年首提“翻译文化史”之概念,2006、2009着重“译介学”研究,2013年又推出外国文学作品汉译研究与外国文论的接受研究。

(4)2001、2010、2014年均提及古典诗学研究。

(5)宗教与文学的相关条目出现在2001、2003年。

(6)2001年推出社会价值观变迁研究。2007、2009年出现道德主题研究。2007年提出研究民族价值观念。2013年将两者融合,提出民族道德重构研究。2014年强调文学之于公民道德、国民教育、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2011、2012年出现的伦理主题也是与之相关的条目。

(7)2002—2003年推出神话、史诗研究,2003—2004年则提出民间文学研究。

(8)文学经典化的研究集中于2004、2005年,通俗文学研究也在2004年出现。2007年提出经典与通俗的互动研究与重读研究。2010年则偏重经典的影响力研究。2013年提及畅销作品批评。

(9)2004—2005推出国别文学发生学的概念。

(10)传记文学研究始于2004年,2009年又提及其虚构性问题。

(11)2006、2007年明确推广巴洛克文学研究。

(12)2008、2009、2010、2013、2014年多次将生态文学作为独立条目提出。

(13)2009、2010、2014年多次提及女性主义研究。

(14)2011、2012年提出研究国外重要文学奖项与外国古典文学注疏研究。

(15)2011年起提出中世纪、冷战时期与新时期等时间维度。地域方面,也明确提出黑非洲、加勒比等新维度。

(16)2015年起,指南更加突出“实践”导向,提出了与文献学研究(2015)、国民教育(2015、2017)、非虚构作品(2015)、市场关系(2016)、“一带一路”战略(2017)与反恐怖主义(2017)等内容相关的条目。

(17)其他零星的主题还有:成长小说研究(2005),网络文学研究(2010、2017),历史重构与艺术图像(2009),少数族裔与后殖民研究(2014)。

此外,项目主题、研究视角与课题指南的契合度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根据指南说明之规定,项目申报人既可依照指南规定的研究范围、方向和重点予以申报,也可仅参照指南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自选课题申报。当我们将研究的对象局限为作为外国文学子项的英语文学,而指南又长期提供外国著名作家、批评家与理论家研究的广义条目,这就决定了本文所涉项目不可能超越课题指南的规定范畴。课题与指南之间在选题与研究视角之间的契合度,前文已有所涉及,在此也不再赘述。相反,我们应更多地看到英语学科对于某些条目涉及的较少或基本没有涉及。例如,国家社会科学英语文学研究较少涉及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尚未有关古典文学注疏、英语网络文学、除美国以外的成长小说研究以及除英国以外的传记文学研究。

4 结语

我们从以上简要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英语语言文学研究虽然从规模上讲依旧是外国文学研究的主体,但是两者间的传统差距正呈现逐渐缩小之势。近年来,其他语种研究的立项数稳步增加,同时获得的重大、重点项目数与成果结项等级也在总体上优于英语文学研究。国内英语文学研究的实力与地域经济发达水平有着明显的正比关联。而高校作为国家社科项目的主要执行者,其主体则集中在重点综合类高校,传统外语类强校在英语学科上基本无优势可言。国家设立“青年项目”的初衷得到较好的落实,职称相对较低的青年学者获得一定数量的立项。女性学者获得立项的数量近年稳步增加,依照当下的势头,预计5—10年后其总量与质量将与男性学者的项目相接近或者持平。

其次,学术研究多关注英、美两国,近期对爱尔兰以及其他英语国家、地区的文学的重视亦有所提高。研究的体裁集中于小说、诗歌与理论,且以作家、专题研究为多。时段上,近现代是研究的重点。而研究方法则与近年学术热点相吻合,对族裔、叙事、空间、性别、历史、伦理与身体等多有涉猎。以上这些内容在总体上与各年度项目课题指南的要求相吻合,也从侧面反映了规划办对于国家社科的管理有序而严谨。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社会科学条目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