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共享模式下职业院校提升培训功能的途径研究

2018-11-07吴昊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职业院校协同

吴昊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350

为推进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民生,按照党的十九大的精神指引,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现代服务业为宗旨,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人才,将工匠精神、质量意识融入教学和培训育人的全过程,培训出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高技能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解决就业资源紧张和社会对具有高质量技术型人才稀缺之间的矛盾,打造出一支素质高、创新力强的产业工人队伍。

一、高等职业院校发挥培训功能的作用和必然需求

(一)职业院校发挥培训功能的现实意义

伴随国家新经济发展模式、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换代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需要大量质量过硬、专业技术能力突出的职业人才补充到新领域新岗位当中来,这就要求相关机构激活和发掘高等职业教育培训新潜能,扩大职业培训的比重,找准新的市场增长点。政府应引导职业院校重视职业培训建设,发挥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培训功能,以重技术+质量的培训目标为指导,以数据为支撑,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转变培训方式方法,面向社会需求领域、面向行业发展前景,积极参与到职业培训中来。因此,职业院校应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优化办学环境,丰富培训课程设置,创新开发新型培训载体,扩大对外培训能力,服务“一带一路”,加强与国际培训机构院校交流合作。这对新时代新的发展趋势下为行业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形成质量过硬、专业化强度高、为职业化人才队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职业院校发挥培训职能的必然需求

1.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开展社会培训是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社会,是职业院校基本功能和重要使命,是新时代赋予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发展新的内涵。

2.国家战略对人才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对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在新时代大背景下,为实现制造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职业教育要紧跟国家改革步伐。“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能,更应具备对智能网络高度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要率先在人才培养方式和专业建设上进行必要调整,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缓解企业培训压力,以适应制造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内在需要。

3.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发挥培训功能是个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多元的力量,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投入和上层设计,行业和企业要建立国际化或市场化的培训质量体系,职业院校加强培训师资和课程的设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采取市场化的培训方式,对在校学生、新毕业的求职者和转岗需要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为社会培养高技能稀缺人才,适应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对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需要,为高等职业教育培训更好地服务社会指明方向,这也是国家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客观需要。

二、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分析

(一)职业院校培训功能发挥作用及面临的困难

高等职业教育开展多元的职业培训或技能培训,是办学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是学历教育的有效补充,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校内资源合理利用,弥补办学资金短缺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伴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入,职业院校培训模式也需要相应调整,应主动根据自身资源及能力对培训进行设计,掌握职业培训市场的主动权,做培训领航者,以适应新时代对不同行业不同技能岗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然而,职业院校在培训方面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1.战略技术层面。职业培训领军型人才稀缺;与学历教育共享资源冲突,投入不均衡;对职业培训的市场前景认识不足,项目开发盲目且单一;用大数据分析推动职业培训市场定位能力不足;注重短期培训项目开发,没有制定中长期职业培训人才系统建设方案;国际化协同共享思想意识不够,拓展性还需加强,走出去战略应提速;运用信息化手段运营,提升培训效果和质量投入不足;不注重质量考核,未形成利用市场来检验产品的培训质量的机制,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查不足;对系统内教职工和学生的岗位提升培训滞后等等。这些缺陷需要决策者提高认识高度,制定长远培训发展纲要,明确发展层次定位,敢于开放校内资源,加强合作,学会资源共享,寻求协作共赢,利用社会多方优势,弥补短板,提升区域内行业内培训的市场地位。

2.内部自身发展层面。职业院校管理者对职业培训功能提升水平兴趣不高、积极性参与性不强;现有培训功能发挥量极其有限;专职机构不健全,专职人员调整频繁,培训机构人员逐年压缩,培训人才缺乏;在校专任教师参与职业培训的量较少,提供的机会不多,开发培训课程项目机制不健全;培训效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认同度不高;职业培训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个别职业院校,不注重培训项目的开放和修订,市场占有率被其它机构或同行超越;自有培训项目被市场淘汰,为社会行业企业提供培训服务有限,创造的经济收益逐年减少;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成果没有更多地服务社会和师生,对职业院校服务社会这一责任认识不足,没有激发出市场的潜力;在职业培训的人、财、物的投入落后于学历教育,没有形成与专业相对应的培训体系,缺乏核心竞争力。培训功能发挥上暴露出很多问题,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研究、去思考,应继续加强扩大职业院校培训服务社会的能力,利用新模式,重新认识培训在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对原来培训途径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转换。

(二)协同共享模式下影响培训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之间关系

全球已经进入协同共享时代,“共享经济”正在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形成新的挑战。国家战略推进“互联网+培训”,让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进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在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下,资源协同共享共赢的合作创新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教育领域所应用。众所周知的有“口袋老师”“在行”等在线教育共享模式。职业院校协同共享的培训模式就是基于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个别职业院校适应新时代对职业院校培训提出的新要求,主动融合、积极投入,探索出培训新路。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要现实培训功能的协同共享,要事先解决好以下影响因素,分别为:管理层、管理体系、发展战略、培训需求、项目设计、评估考评机制、培训管理团队、项目资金投入、内外环境、培训项目连续性、软硬件设备等等,它们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三、协同共享模式下提升培训功能的途径分析

近年来,共享经济的发展使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提升“互联网+培训”在职业院校发展中的地位,在市场化办学道路上继续进行大胆创新和引进第三方资源优势,构建多元化职业院校培训“走出去”“引进来”为学院自身组织发展、教职员工业务管理水平提升提供新的思路。多元参与,协同共建运行机制,提高了培训质量,增强了培训整体服务社会的功能。比如利用网络平台,一对一业务指导培训、根据师资主动设计服务项目,提供在线服务培训、优质培训资源包网络共享、利用网络平台的制定培训服务个性设计、利用线上互通协同招生、线下集中培训运用模式,各项配套政策和法律法策也为培训主体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协同发展理念和效能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并发挥积极作用。

在协同共享模式下提升培训功能还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明确核心概念

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共同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共享是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所有人共同拥有,有时也包括产权。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提出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尔顿商学院杰里米·里夫金教授是共享经济概念的首倡者,他提出在零成本社会中,通过协同共享以接近免费的方式分享绿色能源和一系列基本商品和服务,他认为这是最具生态效益的发展模式。“协同共享”这种经济模式正在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形成新的挑战,升级思想观念,积极运用“互联网+培训”思维,激发职业院校内外部资源优势,创新新培训方式,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掌握协同共享培训模式的特点

协同共享模式,可以理解为共享经济条件下,协同消费模式。除具有共享经济平台化、高效化、开放性和分布式特征之外,针对培训还具有:实用性、低成本、个性化特点。

1.实用性是国家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战略的需要。新的经济模式下,要求人们建立新的商业秩序,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将闲置的资源投入社会消费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收入,激活培训市场,对供给侧和需求起到促进作用。

2.低成本即指共享内容成本降低,价格优势明显,以一种接近免费的方式分享绿色能源和一系列基本商品和服务,边际成本极低,容易被培训双方所接受。

3.个性化指满足社会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个性化需要,参与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入口,直接对接培训需求用户,实现资源优化分配。

(三)创新协同共享培训达成共识

1.在协同理念上下功夫。职业院校要有“入群抱团发展”的思想,积极申请融入以东西部、区域院校、行指委、企业集团化办学为主的团队或合作联盟组织,发挥群内各院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建立例会沟通制度,形成资源合作框架,建立群内线上线下O2O协同推进平台,扩大教育培训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占领培训市场前沿阵地,最大化吸引国内外教育合作伙伴关注,激发各自主体培训潜能。建“一集多微”协同模式,形成多微承载区,通过“互联网+培训”,完善“校校合作”模式,在打造京津冀教育协同基础上建立三地职业院校发展培训联盟、建立区域培训资源服务保障机制、区域培训链信息共享平台、中西部培训协作联系平台、普职中教育培训联系点建设、协同创新联盟等。共享技能、共享教育培训资源、垂直整合多方力量实现协同共享。

2.要突破共享的瓶颈。职业院校为自身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满足于培训现状,要敢于突破思想禁锢,认识共享模式对职业院校培训长远发展的现实意义,激活培训潜能,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敢于共享资源,营造共享环境,打造协同共享系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要充分认识共享培训对学历教育的推动作用。要有时间的紧迫性,不能抱着观望的态度,要加快职业院校资源归纳汇聚,在政府的统筹指导下,创建新服务项目,扩大共享范围,上下互通互联,形成整体区域资源共享合力,校校、校企深度合作,拓展培训增长点,共享资源利用率增强,利益均衡共生关系。

3.加入加快区块链的建设。培训涉及的大量数字信息需要存储、更新、计算、平台发布,受信息运用的安全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对资源协同共享效率不高,认识度差,这就需要建立合作双方信赖的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区块链协作工具,满足社会、政府、行业、培训主体对共享资源需要,区块链有信用性好、安全性高、透明性强、可拓展性好的特点,职业院校要在区块链建设中提前布局,科学规划、积极介入,发现利用其中的价值信息,点对点输出服务,更好地服务社会。

4.围绕培训服务社会职能定位。职业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内的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社会是职业院校培训功能的宗旨,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协同共享模式是职业院校自身培训能力提升的核心关健,应积极主动研究行业企业社会需求,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充分评估自身优势和不足,要以提升培训质量为生命线,满足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求职者职业技术等能力的需要。职业培训要与学历教育平行发展,培训项目要有延续性,职业院校要以精品专业、完善实训基地、优秀专业师资团队为依托,以“做强系统,夯实基础,服务周边,树立标杆”为服务指南,扩大区域影响。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职业院校协同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