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中医学院特色班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效果调查研究”的调研报告
2018-11-05徐源王子鹤王梅
徐源 王子鹤 王梅
摘 要 为进一步改革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云南中医学院于2014年,以云南中医药学的杰出代表人物——“吴佩衡”、“兰茂”为名,成立了中医学“佩衡班”和中药学“兰茂班”两个教学改革班级。本课题组针对四届教改班的运行现状开展调研,陈述分析调研统计结果,从不同角度探索教改班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特色班 人才培养 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9.079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reform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strengthen the service level of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2014, a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Yun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names of "Wu Peiheng" and "Lanmao" established two teaching reform classes: Chinese medicine "Peiheng class" and Chinese medicine "Lanmao class". The research team conducte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four reforms,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nd research, and explor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form of the reform mode of the reform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rom different angles.
Keywords colle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classes; talent training;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近年來,随着中医药逐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大健康时代”带来的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得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给高等中医药教育,特别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深度变革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指出: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1]
为进一步改革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云南中医学院在2014年开设中医学“佩衡班”和中药学“兰茂班”两个教学改革班级,希望通过加强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造就“重经典、强技能、勤实践、厚人文”的中医药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深入了解教改班运行情况,评价教改效果,课题组对云南中医学院2014-2017级四届教改特色班的同学及老师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梳理云南中医学院特色班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过程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探索教改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策,为学校加强软实力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言献策。
1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调查通过对云南中医学院2014-2017级四届教学改革班级(以下简称教改班)学生(150名)、非教改班学生(170名)开展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毕业班级的校外实习学生以及采取个别访谈调查。作为一个资料汇总性质的调查,我们认为调查面应尽量广阔,因此除了针对同学的问卷,我们还通过采访形式调查了11名教改班的任课老师。[2]
调查前期通过对学生、老师进行访谈,设计出一份覆盖面较广的调查问卷,正式向2014-2017级四届教改班、非教改班的学生发放,回收并统计问卷。调查后期总结师生双方在教改中的存在的问题,梳理出典型问题,与专家进行深入探讨,以达到调查目的。
2 调研结果
2.1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20份,有效问卷319份,问卷有效率为99.69%。
2.2 问卷结果分析
2.2.1 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首先收集了教改班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只有32%教改班学生曾填过类似的有关“教学改进”的调查问卷,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对教改班情况掌握不足,对教改班学生的想法没有及时了解,缺少沟通。对此,课题组认为,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和教改班同学间的双向沟通。一方面定期发放调查问卷,及时了解教改班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也应该通过举行座谈等方式,将学校关于教改班的改革计划、政策等信息传递给学生。
2.2.2 宣传渠道
表1反映出学校对教改班招生宣传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政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社会知晓度较低等。课题组认为,为了给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优秀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发展空间,吸引更多出色考生,学校应将招生宣传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大力宣传我校教改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关政策,使教改班成为我校吸引优秀考生的一大亮点。
2.2.3 选拔机制
通过对表2的分析,结合对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走访调查了解,佩衡班、兰茂班设立的初衷,是在生源质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随机抽取部分同学编入教改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实践课程比例,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此和非教改班形成对比,探索新形势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而在这一点上,学校与师生在理解和认识上存在较大偏差,导致了在教改目标的贯彻上出现分歧,也影响了预期培养效果的实现。
2.2.4 淘汰机制
严格的管理机制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通过调查,超过65%的学生和教师表示应该引入淘汰制,并且调查显示只有50.67%的学生表示自己受教改班的影响而变得更加努力,因此淘汰制的引入更加有必要。淘汰机制能够激励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合理的竞争,在班级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打消学生安于现状、认为进入教改班就一劳永逸的想法。
2.2.5 教学资源配备
当问及“您觉得佩衡班/兰茂班在哪些方面对比普通班有优势?”这个问题时,63.64%的教改班教师、64.50%的教改班学生、71.33%的非教改班学生表示在教师师资配备方面具有优势。诚然,教改班的教师都由各个教研室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担任,教师品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对知识具有独到的见解,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科研前沿的成果,开拓学生视野。还有54.44% 的教改班学生、50.67%的非教改班学生表示:教改班在实践实验课程方面具有优势,不论是实践课时还是课程内容设置上都有保障。这与学校教改方案中注重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中医药学知识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中医药专门人才的目标相匹配。[3]
另外通过调查,74%的教改班学生表示,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有部分同学提出:经典课程的任课老师临床水平较高,中医思维缜密,上课时注重学生思维启发,照本宣科少,师授内容与课本知识结合不够。这种观点也很好地印证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现实。
2.2.6 导师制
结合表3的结果,绝大多数学生、教师支持设立导师制。我校自2015年10月开始实行导师制,导师由二级学院选配,要求每名导师指导3~5名学生,通过学术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强化专业思想,提升学习成绩。但通过调查,大部分老师和学生表示每名导师指导2~3人最好,而且低年级段的导师制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相比较,佩衡班的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得到导师的指导情况较好。
3 改良之策
通过调研,本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供学校参考:
3.1 教学改革
3.1.1 课程设置
教改班应该强化基础,多增加实验课和见习课,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注重中医药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安排应该围绕学生实际,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课时,让学生切实打牢专业基础。
3.1.2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要讲求课堂结构多样化,例如教学应选择较为系统和整体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有更多设计活动空间;课堂学习还应该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结构的全面构建,使学生除在课堂中获取知识外,也能得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刻板地展示知识要点,还要讲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科思想过去与现阶段发展的脉络,要注意学生能否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3.1.3 专业素养培养
应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加强对学科前沿的关注,把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融会贯通。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更加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采取多种方式督促学生加强学习。对于中医专业的临床实习,应该适当增加跟师的时间,并培养学生大胆独立思考、问诊开方的实操能力。
3.1.4 实习实践
实习实践是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实习实践是学生树立严谨的科研態度和优良医德的重要途径,建议学校能够每学期为教改班安排一周左右的实习,通过实习实践巩固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基础理论,提高基本技能,扎实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3.2 管理机制
3.2.1 淘汰机制
建议适当引入竞争淘汰机制,让教改班成为能进能出的教学实体,通过优胜劣汰,把真正热爱中医药,刻苦努力的学生集中到教改班,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地利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2.2 导师制
建议从学生入校起就按适当比例配齐学术导师,导师能够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言传身教,用自己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影响学生,培养起学生对科学一丝不苟的精神。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进入大学的初期阶段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强化专业思想,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导师配备,指导学生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
在配备学术导师的同时,建议学校配好配强教改班的学业指导老师。由思想政治素养过硬、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与学术导师一道,加强教改班的管理。
3.3 改革理念
3.3.1 学校方面
由于学校与广大师生关于教改班的定位和改革理念上还存在分歧,学校应该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教改班的改革目标和教学模式。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宣传教学改革的初衷及各项政策措施,让学生对教改班有更全面的认识,才能与学校、教师有更好的配合。
3.3.2 教师方面
教师应根据教改班人才培养方案中大纲的要求,落实教学的各项工作。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存在的问题,对教改班存在的改进建议,应及时向教学管理部门汇报。同时要对教改班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3.3 学生方面
学生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并响应教学改革,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主人翁的精神主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真正树立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志向,以高标准严要求练就过硬的本领,从各方面为广大学子树立榜样。
由于课题组成员能力有限,在调查过程中难免存在局限性,对于很多问题的剖析不到位、不够具体。所有的改革都要遵循规律,有设想、有组织、有实施、有总结,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希望本次调查能够为学校的教改班改革建设有所帮助,对学校培养崇德合和、博学敦行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三十三条[Z].2017.
[2] 柳华锋,吴双,陈梓尧,王羽侬,魏震,吴涵杰.关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五年制(实验班)跟师现状研究”调研报告[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3):119-124.
[3] 李耿,吴庆光.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实践教学法探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