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酶和D-二聚体预测孕晚期妊娠并发症的价值
2018-11-05李琴,张驰,费阳,唐宁
李 琴, 张 驰, 费 阳, 唐 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湖北 武汉 430030)
妊娠晚期(孕28~40周)是妊娠并发症的高发阶段[1],如子痫前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during pregnancy,ICP)、死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等多发于该阶段。凝血相关指标与各类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已有报道,但往往标本量较小[2-4],且正常妊娠过程也有凝血指标的显著变化[5-7],因此凝血标志物在妊娠并发症预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仍不明确。D-二聚体(D-dimer,DD)是常用的凝血和纤溶激活标志物,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本研究通过对孕妇妊娠晚期DD、AT水平的检测,并记录各项主要并发症的临床资料,以了解这2项指标在各种妊娠并发症预测、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产检、待产的妊娠晚期妇女,排除妊娠前即确诊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者以及因胎儿染色体异常、发育畸形终止妊娠者,最终纳入5 095例孕妇,年龄15~53岁。主要记录母体并发症,如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ICP等;不记录母体血液指标不易反映的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胎儿并发症。按照不同并发症对孕妇进行分组。
1.2 标本采集及DD、AT检测
采用含3.2%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美国BD公司)采集所有孕妇入院时的空腹静脉血2.7 mL,2 700×g离心10 min,分离乏血小板血浆,用于凝血检测。采用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法国思塔高公司)及配套DD试剂盒(免疫比浊法)、AT试剂盒(发色底物法)检测DD、AT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呈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四分位数(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DD、AT异常对各类妊娠并发症的预测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 095例孕妇中有606例在孕28~40周发生妊娠并发症,包括子痫前期353例、ICP105例、妊娠期糖尿病88例、死胎45例、DVT 15例;有4 548例孕妇未发生并发症。有并发症者DD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不同并发症之间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孕妇AT水平显著低于无并发症孕妇(P<0.05),ICP孕妇AT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孕妇(P<0.05)。与无并发症孕妇相比,ICP、死胎孕妇年龄较小,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年龄较大(P<0.05)。见表1。
表1 妊娠晚期有并发症孕妇与无并发症孕妇年龄、DD和AT水平的比较
无并发症孕妇AT的第2.5~97.5百分位数为70%~115%,DD的第95百分位数为3.98 μg/mL。若以此为妊娠晚期AT和DD的参考区间,AT>115%者发生ICP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值为20.2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12.87~31.82];AT<70%者发生子痫前期的OR值为5.41(95%CI 3.72~7.87);DD>3.98 μg/mL者发生DVT的OR值为5.74(95%CI 2.03~16.20),发生死胎的OR值为4.05(95%CI 2.16~7.52),发生ICP的OR值为2.95(95%CI 1.73~5.02),发生子痫前期的OR值为2.76(95%CI 2.01~3.81)。见表2。
表2 异常AT和DD水平对孕晚期妊娠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子痫前期、ICP、妊娠期糖尿病、死胎、DVT等是较为常见的孕晚期妊娠并发症,这类疾病与孕妇年龄、情绪、外部环境和饮食结构都有关联,且可能严重影响母体和胎儿生命健康,因此此类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极为重要。DD和AT是反映人体内凝血状况的2个重要指标。已有文献指出监测孕妇血浆DD值有助于筛查出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等高危孕妇并及时干预[3-4],但是AT与晚期妊娠并发症是否关联则少有报道。
为进一步研究DD和AT在孕晚期妊娠并发症中的预测和监测价值,本研究纳入5 095例孕妇,包括子痫前期、ICP、妊娠期糖尿病、死胎、DVT和未发生并发症。妊娠晚期有并发症孕妇DD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孕妇(P<0.05),表明DD是孕晚期妊娠并发症非常敏感的标志物。而妊娠晚期无并发症孕妇DD水平无明显升高,这有助于孕晚期妊娠并发症的排除诊断。妊娠晚期不同并发症之间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其不能用于鉴别诊断。AT水平仅在子痫前期、ICP孕妇中有显著差异,敏感性不及DD,但子痫前期与ICP之间AT水平有明显差异,能帮助鉴别诊断。
有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晚期妇女DD水平显著高于非孕妇女[5-6]。本研究利用4 548例无并发症孕妇的DD和AT结果建立了妊娠晚期妇女DD和AT的参考区间(≤3.98 μg/mL、70%~115%)。邓群英等[5]对850例不同孕期健康孕妇AT和DD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参考区间,其中>27孕周的孕妇血浆DD和AT的参考区间分别为68.1%~113.1% 和≤3.24 μg/mL。刘定华等[7]的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孕妇血浆DD参考区间为≤2.031 mg/L。参考区间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研究纳入的人群不同。因此,建议实验室建立符合自己人群的参考区间,或在引用已建立的参考区间前对其进行验证[8]。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发现AT>115%者发生ICP的OR值高达20.24,值得关注。
有研究结果显示,年龄与晚期妊娠并发症相关[9-11],并建议生育年龄不要超过35岁。本研究中妊娠晚期有并发症孕妇与无并发症孕妇相比,ICP、死胎孕妇年龄较小,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年龄较大,但未显示出高龄孕妇妊娠晚期更易发生并发症,这可能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或许存在选择偏移有关。另外,本研究的对象为综合性医院的住院患者,因此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会高于总体妊娠人群。但是与以往研究[3-7]相比,本研究样本量较大,因此获得了较准确的妊娠晚期妇女的AT和DD参考区间,且分析了患不同并发症孕妇的AT和DD水平,从而了解到妊娠晚期各种并发症大致的凝血状况。本研究结果还显示ICP孕妇有更高水平的AT,提示AT在孕晚期妊娠并发症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59—2011建议凝血项目分离血浆时,需室温1 500×g离心不少于15 min,以获取乏血小板血浆[12]。本研究为缩短标本周转时间,采用2 700×g离心10 min获取乏血小板血浆,并定期评估血浆血小板计数是否满足要求(<10×109/L)。这可能是本研究的另一个不足之处,若实验室有条件,推荐依照卫生行业标准WS/T 359—2011要求进行离心处理。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回顾性了解AT和DD水平与孕晚期妊娠并发症的关系,明确了其对于孕晚期妊娠并发症的预测价值。血浆DD和AT或许可用于孕晚期妊娠并发症的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