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8-11-04汪冬梅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形势

汪冬梅

摘 要:本文从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入手,着重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侧与供给侧分析,并探索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策略,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当前形式下,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解决国内消费不足、过度依赖外贸出口和投资、贫富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很多学者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角度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方法。探索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创新,而且对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意义深刻。

一、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困境

(一)国内消费不足

我国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经常采用直接投资的方法,并出台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生产发展。然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限,无法购买所有生产的商品,产品剩余现象比较严重。并且,在低消费能力的影响下我国社会资本积累较慢、人力资本发展也比较缓慢,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无法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国内消费不足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过度依赖投资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对投资的依赖程度过高,政府和国有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投资较大,政府经常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导致我國经济投资过度,能源消耗加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面临着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过度依赖外贸出口

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产品出口,以拓宽国际市场。现阶段,我国的国际往来资金储备较高,然而产品出口效率较低。我国产品出口主要依靠环境资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和政府补贴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贸出口依赖程度过强,很容易受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果国际市场需求降低,我国经济发展会面临巨大威胁。

(四)贫富差距较大

居民收入直接决定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如果想要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必须改变现有的分类格局,增加居民收入。然而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还不够合理,居民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所占比重正在下降,企业和政府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难以解决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并且,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两极化的特点,贫富差距较大,收入分配还不够完善,贫困地区的经济仍采用粗犷的发展方式,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产业结构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农民收入较少,消费能力较低,阻碍我国经济的增长。并且,虽然我国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柱,但是,我国第二产业需求不足,产品质量不高,产品过剩现象比较严重,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外,我国第三产业的经济贡献率远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结构不完善,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六)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产品生产的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设备都需要从其他国家引进,尤其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并且,我国国内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产品的科技性能和附加值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外,还有一些国内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差,甚至存在着假冒伪劣产品,导致消费者对国内产品失去信任,宁愿花大价钱购买国外产品。

二、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侧与供给侧分析

(一)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需求侧影响因素

我国内需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影响,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消费、投资和出口来讨论经济增长。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以出口和投资为导向,政府对经济过度投资导致了经济资本存量过剩,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投资发展已经不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充分认识到依靠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导致我国经济被动发展,我们必须依靠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只有国内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才能够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角度来讲,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只有生产出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才能够拉动内需,优化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供给侧影响因素

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虽然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我国产业结构还不够完善,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比较落后。并且,我国经济主要依靠外贸和投资推动,外贸环境不稳定、产能过剩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政策不够完善,国有企业改革难度较大,国有企业的产品生产只注重产品的数量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产品生产效率不高,甚多国有企业的发展都处于亏损状态。另外,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的现象,传统工业的发展存在着产能过剩现象,产品需求较低,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制约我国经济转型。

(三)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关系

1、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独立性

需求侧和供给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需求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短暂的,而供给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需求侧的调节对象是我国经济总量,而供给侧的调节对象是我国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另外,需求侧比较适合发达国家的经济管理,而供给侧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管理。

2、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统一性

供给侧与需求侧统一存在于生产活动之中,生产供给的增加会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并且,生产要素需求增加也会提高消费需求。马克思的经济观认为供给对需求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消费水平,而消费水平也会影响产品生产。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在改革供给侧的过程中应加强对需求侧的改革,用提高内需的方式来促进供给侧发展。

3、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决定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现阶段,我国对低端产品需求严重不足,而对高端产品的供给不足,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需求侧与供给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作用。只有供给侧与需求侧相统一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供给侧来讲,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还不够完善,从需求侧来讲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需严重不足,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必须积极完善产业结构,拉动内需,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方面入手调节经济发展。

三、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一)需求侧转变策略

1、完善分配体制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分配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我国应积极完善分配体制,构建橄榄型分类体制,逐步扩大中间阶层的收入,缩小高阶层和社会底层人数,减小贫富差距,拉动内需。并且,子啊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富有阶级人群將财富和资源流向海外,而普通居民的收入较低,消费能力不高。自由不断扩大中间收入者规模,提高居民收入,才能够减小贫富差距,使中间阶层人群成为经济消费主体,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展方式的转变。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医疗保障和教育的投资,减轻消费者的医疗负担和教育负担,进而减少消费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预防性需求,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并且,我国应积极关注农民生活和农民的福利。这是因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数量较大,如果农民没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其消费能力难以提升。如果农民具有健全的社保体系,能够有效解决上学和就业问题,进而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缩小城乡差距,拉动内需。

3、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完善的税收制度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应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加强税收监管,避免偷税漏税的现象。并且,我国应积极减免农民的相关税收,充分发挥税收在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方面的作用。同时,我国应积极改革遗产税、个税等税收项目,降低高收入者人群,缩小各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另外,我国应重视对高档烟酒和奢侈品的出口退税,促进国内消费,提高国内消费能力。

(二)加快供给侧改革

1、优化产业机构

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供需不匹配、产能过剩等问题,我国应积极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为此,我国应加强对高端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加强奢侈品消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我国应积极建立完善的市场标准和市场规则,明确市场竞争机制,确保公平的市场竞争,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完善经济制度

健全的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因此,我国应积极完善经济制度。为此,我国应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引入竞争机制,消除国有企业的市场垄断,进而促进国有企业的科技研发。同时,我国应积极重视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提高国有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另外,我国应积极开展税收改革,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减税力度,降低企业发展成本,使企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卫红.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与应对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 2015(16).

[2]宋善文,曾越.我国当前战略机遇期何以“关键”[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5(04).

[3]李陈.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照[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12).

[4]张栗莉.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科技风. 2017(02).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形势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提升基于文化引领的企业软实力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