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2018-11-02唐颖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大学英语有效教学

摘 要:思辨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大学英语是高校的一门基础性必修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本文笔者主要从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必要性出发,谈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出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辨能力;有效教学

一、 大学英语培育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必要性

语言和思维之间是有着相互依赖、渗透和影响的关系的,主要表现在语言的丰富与贫乏、深刻与肤浅,是人思维活动能力的一个直接体现,人的很多思维结果,最终要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因此,大学生对一种语言进行学习应该更多的是把这种语言的思维方式纳入自己的学习过程当中。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常常会有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多地把教学放在记忆和理解层面来进行开展,从而忽略了大学生思维培养的现象。在课程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教师缺乏了对学生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在开展综合判断和推理思考上比较薄弱。从时代的发展需求角度出发,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将其融入大学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当中,使得学生能够具备触类旁通的能力,真正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

二、 如何构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 构建积极情感模式,激发学生的思辨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投入到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在这种方式的处理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增强。一般来说,思辨能力比较强的人,他们对于各种事物会比较好奇,同时会有着自信和坚毅等各种各样的情感特征。对于思辨能力的培养来说,它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让学生能够养成这些性格和情感特质。创设一个平等和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勇于提问,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有着促进的作用。

(二) 营造课堂环境模式,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

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学英语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法,颠覆过去自我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不能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中主动积极地和学生互动和沟通,营造更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想象力,合理地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强化教学效果。比如教室内部可以配置专业的移动性桌椅,使得课堂活动更加灵活地展开,保持老师和同学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和情感的多元化交流沟通。教学工作中鼓励学生积极的发言,出现问题,师生之间及时沟通,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信息,让学生在大学教学中感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提升思维空间性。

(三) 倡导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思辨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作用,学习者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取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并自我评估学习效果。具体步骤如下:上课前,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如presentation、网络作业、演讲、role play、debate等,组员间相互督促,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完成任务;上课中,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呈现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并接受同学的即兴提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充分思考,一旦出现跑题或“冷场”,应及时点拨;课堂后,师生共同进行教与学的总结,巩固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制订合理的自主学习方案。教师可通过课堂反馈、问卷调查、访谈、教学日志等形式,重新审视和总结阶段性教学,促进教学相长和科研水平提升。自主学习模式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信心,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集认知能力培养和情感特质开发为一体的有效方式。

(四) 构建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依据相关的理论,思辨能力依靠一定的训练和培训是可以提升的,大学生通过一定的培训和学习,可以逐步提高自我思维能力,形成自我调控的能力。在思维的控制条件下,实现思维能力的进一步计划、检查、调整及评估。保证主观性和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依据知识技能的训练及情感特性的培养,掌握认知技能。通常学校可以将思辨能力的教学方法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内容依托方式,一类是独立设课方式。独立设课方式将训练的课程内容设置成独立的方式,学生选择该专业性课程接受训练;内容依托方式根据学科的内容学习英语,通过将英语作为媒介和工具学习专业知识,通过英语知识的学习提高思辨能力。目前西方先进国家已经设立了单独的专业课程,在不同学科中融入了思辨能力训练。专业性的课程应用中必须依靠学校专业性教学资源的投入,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弱。学校不仅要开设传统的英语教学课程,还可以适当增加部分的选修拓展类课程,供学生自由的选择学习。学生在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关的其他课程,这种设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知识结构和思辨能力。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开展过程当中,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必须的,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调整,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养成,推进大学生英语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卫群.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策略的探讨[J].北京教育(高教),2014(9):10.

[2]秦玉清.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3]邹素.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

[4]朱颖.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的具體症状[J].赤峰学院学报,2013(5).

作者简介:

唐颖,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学院。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大学英语有效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