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亲社会行为特点的研究
2018-11-01蒋茜茹
蒋茜茹
摘 要:伴随当下不断改革创新的教育形式,混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人们对混龄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研究以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为切入点,从当下混龄教育实施的情况出发,对混龄教育模式下3~5岁幼儿亲社会行为进行了探究,并对其过程中出现的亲社会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混龄教育的具体实施展开分析,以期实现幼儿全方位的发展,弥补同龄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混龄教育;亲社会行为;事件取样法
一、引言
1.混龄教育的概念
混龄教育是指教育者为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有意将年龄差距在12个月以上和发展水平在不同层次的幼儿安排在同一个空间里进行教育、游戏和日常生活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1]。混龄教育中,按照活动的时间,可以将其分为连续性混龄教育和间断性混龄教育[2];按照活动的内容,可分为生活混龄、游戏混龄和教学混龄;按照幼儿年龄跨度的不同,可分为2个年龄段混龄、3个年龄段混龄、4个年龄段混龄等[3]。
2.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幼儿园普遍根据幼儿年龄的差异进行分班教学,把处于相同年龄段的幼儿编排在一起进行教育,即同龄教育。这种教育组织行为可以按照同一年齡段幼儿发展的共同特点,为全班幼儿制定相同的课程目标,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由于同龄教育这种教育组织形式是对具备不同经验的幼儿实施同样的教育,因此容易忽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从而不利于幼儿的独创性培养和信息反馈。当前,我国幼儿园仍以同龄教育为主,但存在部分幼儿园采取混龄教育进行创新性尝试。基于不同的教育理念,人们想通过混龄教育,实现对幼儿全方位的发展,进而可以弥补同龄教育中的不足。
3.混龄教育的优势
本研究将以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问题,即通过研究在混龄教育模式下,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结合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对混龄教育的具体实施展开分析。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且对行为发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发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也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是指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提供亲社会行为的榜样、移情训练、表扬和奖励等都可以培养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幼儿生命早期就已经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在认知冲突理论中,对幼儿知识学习的理解,即幼儿掌握知识的方式是在幼儿个体需要和兴趣的推动下,进行主动探索的过程,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幼儿通过与周围环境发生互动,使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从而让幼儿逐渐形成对自我及其他事物的认知。皮亚杰认为“与他人交往和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同样重要,幼儿智力的发展需要与他人相互刺激。”[4]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可以产生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即认知冲突。幼儿在与同伴争论的过程中,会发现他人拥有和自己不一样的想法,这会迫使幼儿逐渐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放出来,开始理解、接纳对方观点,并重新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促进不同信息的整合。混龄教育给各个年龄段和各发展水平的幼儿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交流平台,与传统的同龄教育相比,混龄的班级组合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异质物和刺激,使得幼儿发生认知冲突的可能性也越大,也更容易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学习[5]。
二、 研究方法
1.被试
运用事件取样法,一日生活中发生的亲社会行为,包括五个维度,例如,助人:幼儿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如帮小朋友扣纽扣,扶起摔倒的小朋友等;分享:幼儿与同伴分玩具玩,分吃食物等;合作:幼儿与同伴协同完成某一活动,如合作游戏等;安慰:在他人遭受心理或生理的伤害时,幼儿给予安慰;公德行为:该类行为无明确的行为对象,是有利于集体的良好行为,如关紧水龙头、清扫垃圾等。本研究选取重庆合川某幼儿园混龄教育班级30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跨度从3岁到5岁。被试幼儿情况见表1。
2.研究步骤
(1)确定亲社会行为的操作定义和所要观察的行为。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选择某一天混龄班同一天内活动课一节,30分钟;室外活动课一节,30分钟进行观察。观察范围是幼儿在课程里的全部活动中的亲社会行为。对每一亲社会行为做四个维度的观察记录:一是行为者的性别;二是行为对象性别;三是亲社会行为的形式或类型与过程。其中,观察者负责记录亲社会行为的整个过程,研究者据此确定亲社会行为的类型;四是亲社会行为的反馈信息,是指亲社会行为对象在接受该行为后所做出的积极、消极或中性反应。
(2)编制观察记录表。在本研究中,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做五个维度的观察记录: 行为者的性别;行为对象(教师、同学、无明确对象);行为对象的性别;行为的类型;反馈信息(积极、中性或消极反应)。
(3)数据处理。采用 SPSS19.0 对观察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
本观察共取得有效事件样本134件,从4个方面进行研究。
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性别比较
男女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况见表 2。对男女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次数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社会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X2=1.075,df=1,P>.05)。
2.行为指向对象的比较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会指向同伴、教师或无明确对象(如幼儿主动拾起地上的垃圾、纸片等),具体情况见 表3。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不同指向对象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指向对象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X2=37.881,df=3,P<.001)。
3.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类型比较
对幼儿五种亲社会行为类型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不同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X2=196.896,df=4,P<.001)。其中合作行为次数最高,公德行为次数最低,助人和安慰行为次数相同,具体情况见表4。
4.行为对象的不同反应
对行为对象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反应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不同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X2=76.746,df=3,P<.001)。其中,积极反应次数最高,同伴存在少数消极反应和无反应,教师不存在无反应,具体情况见表5。
四、讨论
通过对观察的数据进行整理后的探究发现,混龄班幼儿在亲社会行为中不存在性别差异,本结果同以往研究不同,以往研究者通过观察,或向家长或教师发放问卷,又或是采访家长或教师得出,女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发生的频率明显高于男孩子。这一结论可能是人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期望女孩子可以为他人帮助更多、奉献更多。
混龄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大部分指向同伴,占亲社会行为总数的 74.6%,指向教师的亲社会行为仅占总数的 10.4%,而15%的亲社会行为是没有明确的对象。其原因是由于混龄班幼儿的活动多以小组活动为主,合作游戏是教师经常组织的游戏,所以同同伴的交流、合作最多。而幼儿与教师之间大多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师幼互动中,教师为命令的发出者,幼儿为命令的执行者,他们较少有机会发生亲社会行为。无明确对象的亲社会行为中,男孩子行为次数高于女孩子,其原因是社会期望对于男性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的要求,男孩子也展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
混龄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出现次数最高。其原因是混龄班中幼儿年龄的差距使得年龄较大的儿童会更多地帮助年纪较小的幼儿,老师也会更多地引导年龄较大的儿童积极、主动帮助年纪较小的幼儿,这样的行为也会促使年纪较小的幼儿自发地学习亲社会行为,并且主动去尝试自己做出亲社会行为。
同樣,对于亲社会行为积极的反应有助于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年纪的差距也会使得积极反应更自然地发生。年纪小的幼儿更乐于接受年纪较大的儿童的帮助,同时又会更自然地给予感谢行为,这样的反应更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五、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特点如下:
(1)混龄班幼儿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2)混龄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对象大多是同伴,对教师或他人发生的亲社会行为较少。
(3)混龄班幼儿亲社会行为更多指向同性伙伴。混龄班幼儿不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次数存在显著差异,合作行为最常见。
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反应明显,幼儿亲社会行为对老师的发生可能是为了得到积极反应。
参考文献:
[1]葛晓英.混龄教育的探索与实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2]王晓芬.国外幼儿混龄教育研究综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3):35-38.
[3]魏玉枝.混龄教育对4、5岁幼儿心理理论、创造性人格影响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4](瑞士)让·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卢 濬,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5]王秀秀.混龄自发性游戏中幼儿的同伴互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