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式条形统计图”三种问题情境的对比与教学启示

2018-11-01蓝海鹏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投球复式条形

◇蓝海鹏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蕴含统计教学的深刻含义,新课引入问题情境的意义不仅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应透过情境体现数据分析观念,发展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下面围绕“怎样的情境才更能体现课标精神”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三种情境进行剖析研究。

一、三种情境及教学

情境1:六一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准备开联欢会,想购买一些苹果、香蕉、西瓜,但是哪种水果可以多买些?哪种水果少买些?怎样买合理?

教师授课时,对男生和女生进行调查,得出统计表(如表1),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总结特点、归纳画法,继而巩固训练。

表1

情境2:六一节很快就要到了,我校五(1)班同学打算到某地的××景点游玩,该景点内设有不少少年儿童喜欢的游戏项目,如海盗船、碰碰车、摩天轮、旋转木马等。选择什么游戏更能满足大多数同学的心愿,确保大家玩得开心?

教师与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对全班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别进行现场调查,把所得数据制成统计表(如表2),然后组织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之后是总结特点、归纳画法,巩固练习、过关检测。

表2

情境3:(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情境)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

根据此情境,教材设计了问题串。

第一个问题是猜想哪种方式投得远,启发学生产生统计意识。

第二个问题是提出整理数据的要求(如图1)。

●下面是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

图1

第三个问题是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绘制的过程,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如图2)。

图2

最后是一组问题: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哪种情形投球距离远一些?与你的想法一致吗?这组问题主要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中呈现的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并作出判断,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以上这些问题层层递进,促使学生不断思考,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对情境问题的思考

1.哪一种情境更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

作为贯穿核心知识教学过程的典型情境,所蕴含的价值一定是较高的,否则是不适合拿来作为引出重点知识的范例的。情境1和情境2,虽然背景是学生熟悉的,但设置的问题过于平常化,较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3中的问题新颖、有趣,很多人(包括一些喜欢打篮球的人)都没有思考过,很容易让人陷入思考,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2.是否需要这样的统计?

从调查目的看,情境1和情境2,是通过统计全班同学选择每一个项目的人数,通过数量对比,得出选择哪种水果或游戏项目更能符合全班大多数同学的愿望。从这个意义来说,情境1和情境2是没有必要分男生和女生来统计的。而情境3,需要解决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的问题,有必要对每一种投球方式开展数据收集工作,经历测量多个学生单手投球和双手投球的距离大小后,进行数据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3.是否具有探究价值?

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情境1和情境2通过投票或举手表决的形式即可获得数据,从记录的数据可以直观地解决问题。即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只要分别计算出每个项目的人数即可。用它作为研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典型例子,实属没有必要,也不恰当。而情境3,则需对问题进行猜想,开展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获得实验结果,从而作出判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单纯的数据计算已经不能直观地获得结论,需要对数据整理采用新的方法,具备这样价值的问题才具有探究价值。

三、教学启示

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呈现,北师大版教材是直接给出一幅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供学生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画法和分析方法(如图2)。对于这个问题的教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给出了两种教学方案。

方案一:教师直接出示教科书上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自己观察,独立尝试读图—说说统计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教师介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特点。

方案二: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尝试制作—仔细比较—展开交流,在此过程中清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体会它的特点。

对第一种方案,其好处是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学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掌握特点。遗憾之处是失去一个让学生发现问题、尝试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第二种方案,为学生提供思考、尝试、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共同学习中完成知识的认知。但要关注以下两个问题:①一定要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②复式条形统计图是怎样得来的?

基于以上思考,我尝试设计了第三种方案。

第一步: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猜想: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展调查研究,并呈现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如表3)。

表3

第二步:尝试解决。

教师提出问题: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对于“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这个问题,你打算怎样比?能说出你的思路吗?

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工具:一个表格、两张画有相同网格线的透明薄纸。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操作,然后再以小组形式汇报。

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盯表思考,观察计算,看哪一组数据大。二是将两组数据分别相加,看看哪组数据的和大。三是表格合并法。从对比中得出结论:单手投球的距离比双手投球的距离远。四是叠合统计图法。

从学生的方法不难看出,开放式的提问,提供学习工具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方式,打破了“一定要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式,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借助自己经验解决问题的机会,激发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潜能。

不难发现,前三种方法都是不错的方法,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而第四种方法则是产生新知识的方法。教师适时追问:你是怎样把两幅图合在一起的?学生先在两张透明薄纸上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受到表格合并的启发,再将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叠好,自然形成可以直观对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在此过程中,复式条形统计图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的,也不是小组画图后加以学习的,而是用恰当的问题和工具,引导学生发现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并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以上的学习过程,学生经历了 “表格合并→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递进式探索过程,新知的出现显得“自然而然”,学生很容易由“故”生“新”,了解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由单式条形统计图而来,后续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绘制的方法和特点,都因为这个“自然而然”而显得“自然而然”。

第三步:新知深究。

根据统计图表,思考以下问题: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构造有哪些特点?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构造上的异同有哪些?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哪种情形投球距离远一些?与你的猜测一致吗?你认为,收集这个班所在的学校所有班级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会怎样?

这一设计方案,让学生真正经历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的全过程,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融个人思考、小组合作探究、集体评议于一体,真正达到借助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学会画图、读图,有效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猜你喜欢

投球复式条形
投球手和击球手的较量
——基于博弈论视角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略谈“垂直互动”复式教学的作用
复式条形统计图
条形铁皮自动折边机构设计
各式各样的条形统计图
澳门复式住宅
复式亭全计重收费系统
阻止接球
皇后“投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