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文学元素点亮历史课堂

2018-10-30季翎

考试周刊 2018年85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学习方法体验式

摘 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广阔的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俗话说:文史不分家。通过学科融合、文史结合的体验式学习,用研读、表演、探究等方式,学生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展示,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课堂灵动起来。

关键词:学科融合;文史结合;体验式;学习方法

自《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以来,笔者经常研读新课标,发现基本理念板块中提出了“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由此,笔者考虑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即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完成此任务其根本途径是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历史课堂真正灵动起来。

一、 教学现状:当下历史课堂下获得的客观认识

反观当下课堂过分注重接受和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发现与探究。其根源则是多数教师为了操作简便,节省课堂时间,急于求成,而忘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初衷,忽略了学生自我探究,体验发现乐趣的学习发展规律。

表现一:传统灌输仍然主导教学行为。传统课堂偏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授结构仍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学生缺乏自主思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明显存在学生无法参与或是参与不足的教学缺陷。

表现二:单一的评价导向致使教学功利主义盛行。评价只重视最终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导致教师、家长、学生一切都向分数看齐,唯分数论的观念大行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侧重考点上需要识记的内容,考点上没有的部分只是一带而过,或者索性忽略不讲。

表现三:课时缩减催生“裸课”的无奈行为。诸多客观原因,在很多学校,历史课被置于副课地位。一些学校甚至压缩历史课时,如每周2课时缩减至1课时。教师因为课时的限制,将课文裸着“身子”呈现在学生面前,哪管情感体验,学科融合,课堂实践诸如此类的方式,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严重丧失。

二、 教学探究:学科融合的实践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具体化探索

新课标强调学科融合的体验式学习方法,能够更好地贯彻“实践体验”的理念,促进学科融合,引导学生感受课堂的实践性、体验性、探索性。实践证明,文史结合的学习方式是改革的道之所在。文史结合的学习方式,就是历史教学和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历史信息结合起来。将学生的语文知识与历史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自古文史不分家,优秀的历史学家必然具有高超的文学功底,其著作必然文采斑斓,有极强的可读性。《史记》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既是高超的史学著作,又是优美的文学传记,两者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笔者在探索中构建了文史融合的体验式学习模式,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笔者选用四个文学作品的片段,探究学科融合的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实效。

1. 作品研读。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医疗顾问团”,课堂上每个顾问团成员重点研读一个文学作品片段。通过研读,教师引导学生诊断出中国小人物身上的弊病,深刻理解掀起这场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必然性、时代性。学生研读文学作品,由文学作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文学作品反映历史现象,能够使文史学科更密切地融合。

2. 文学表演。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诠释学习内容,传达认同体验。关于“阿Q改姓记”的小说片段,第一医疗顾问团成员先自由阅读,再生动演绎。表演完毕,第一医疗顾问团派出了团长向全班汇报他们诊断的结论,依据赵太爷傲慢霸道的态度,对阿Q无理指责的行為推断出20世纪初旧中国盛行着一股专制独裁的社会风气。在汇报中团长指出要想扭转这一风气所需的良药则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只有这样才能拯救当时落后的旧中国。此外,其他顾问团也用表演加推论的方式,诊断病情,开出药方。通过这种表演形式,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由表及里地深入思考,推论出倡导民主的重要性。这种方式将文史无缝衔接,充分融合,使学生感受到表演的价值,课堂的魅力,学习的乐趣。

3. 表格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将全班分成四个学习团队,命名为“医疗顾问团”,每个团选举一名团长,其职责是统领该团学习成员,全体成员阅读材料,根据病历卡探讨学习内容,达成共识,得出结论。

各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诊断症状、开出药方。教师通过表格呈现,使问题直接化,要点清晰化,学习任务具体化、目标化、可视化。通过文史结合的表格式研究,可将疑难的问题以简易的要点方式呈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学习任务的可操作性。

三、 教学所得:课堂因改变而灵动

理想课堂的主体应是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足够的存在感、参与感、价值感是教师需要不断追寻的目标。只有学科相融、互助体验,才能使课堂变得灵动。诚然,我们对学习方式的探索和诠释远远达不到我们追寻的理想境界,但我们用心的改变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所以学生也会用肺腑之言回馈教师的用心良苦:

——老师,您的课堂总是充满神秘感,我很喜欢历史课。老师,在您的课堂上,总是给我们提供充满乐趣的表演舞台,让我们不再羞涩,不再胆怯,使我和同学们的关系更为融洽,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更让我们领悟了很多历史的本质,感谢您!

——谢谢您在课堂上给我们传授丰富的历史知识,让我们在历史课堂上进行表演,曾经我是一个胆怯内向的人,但您给我的鼓励,让我更自信,更大胆,更阳光了,历史课堂让我穿越古今,让我感知当下,让我畅想未来。

学生的反响,是对笔者教学的肯定,更是对笔者教学的鞭策。这也使笔者进一步意识到学科融合的体验式学习,是课堂回归生命意义的应有状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尊重,是对学生学习体验的理解,是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状况的有效方法。所以,作为教育者,坚守教育的底线,追寻教育的理想,回归教育的本义是笔者需要不断探索与追求的。

参考文献:

[1]李新来.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39).

作者简介:

季翎,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市蠡园中学。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学习方法体验式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