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足球活动中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2018-10-30王雯浃

考试周刊 2018年85期
关键词:课程模式素质提升校园足球

摘 要: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有助于促进新课改下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关键环节的落实、推进以人文本教学目标的实现。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项活动,它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师如何基于校园足球活动有效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从提升教师自身的足球素养,奠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融入人文性与道德情感,丰富校本课程的开发内涵;转变校园足球活动课程模式,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素质提升;丰富内涵;课程模式

校园足球活动作为构成我国小学阶段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要素,能够有效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实现趣味性与运动性的高效统一,是我国小学教学活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主体关系的不断变化,校本课程逐渐由国外引入中国教育教学系统,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有助于促进新课改下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关键环节的落实、推进以人文本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小学教学实际出发,立足于校园足球活动与教本课程开展因素,多角度探究如何推进小学校园足球活动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体育活动专业引导教学。

一、 提升教师自身的足球素养,奠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校本课程作为外来引入词,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校本课程的概念与构成要素还不甚清晰,因此,许多教师忽视了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中忽略了从大环境下积极调整、开发有效课程,为学生设计开展切合学生个性特色的专业教学课程,降低了校园足球活动质量。对此,教师应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明确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展对校园足球活动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明确合理专业化的课程能够细化足球活动教学,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获更多。其次,教师应通力合作,注重提升教师团队专业素质,在校园足球活动中积极扮演好课程开发者角色,优化体育课程内容,使校园足球活动更上一个台阶。

由于校园足球的资料比较少,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必须不断加强对这方面的学习,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之时,教师应做到教师团队的高效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学习,提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例如,教师以“校园足球”为主题,组建学习小组,定期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学习探究小组,要求每组轮流主持讨论会,并为讨论会准备、搜集相关质量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现今科学经验;教师可以积极参加专业培训,高效利用线上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等实现高效学习,并组织讨论汇报座谈会,定期互相分享先进有效的课程开发策略、讨论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实现高效充分交流。这些都是有效提升教师团队专业能力的有效措施,促使教师不断掌握校园足球活动课程开发的有效技巧,为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提供先决条件。

二、 融入人文性与道德情感,丰富校本课程的开发内涵

校园足球活动作为一种灵活性较大的团队性、竞技性体育运动活动,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技巧与运动精神形成具有增益作用。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指导组织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时,往往将目光集中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及足球技巧讲解上,忽略了对学生运动精神的塑造,致使体育运动活动过程中缺失了运动教学人文性与情感性引导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团队意识。鉴于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实现课程开发内涵的丰富性,注重寓教于乐、专业技巧教学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进行道德情感引导,促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真正意义,帮助學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使学生对足球活动的认识更深刻具体。

如,在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大组,请学生组内自己协商如何安排守门员、前锋等不同角色,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足球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自己小组内成员安排的合理性,一场活动之后,教师询问各组安排成员是否合理,并询问学生是否需要调整组内成员安排,再引导学生进行一场足球竞赛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领会足球活动中个人与团队融合的重要性、团队活动中成员各司其职达到高效合作的重要性。这样,通过有意识地将人文素质情感教学融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之中,教师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使学生领会积极健康的体育运动精神。

三、 转变校园足球活动课程模式,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

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比较火热,但是大部分教师在安排校园足球活动课程时丰富性与专业指导性不高,致使学生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参与度与重视度也不高,这种课程模式不利于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实际目标。对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与校园建设等环境,适度调整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合理转变足球活动开展模式,丰富课程开发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给予学生不同的锻炼体验,促使学生获得专业足球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提高。

如,教师可以积极沟通校园足球活动与校园足球兴趣小组、足球社团的合作,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与较专业的足球队员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增加校内活动与校外的有效联系,定期组建足球竞赛,请家长积极参与;教师还可以邀请校外专业足球队员进校开展足球活动,组建足球交流会、展示会等,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这些都是基于校园足球活动有效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合理运用,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

总之,校本课程作为新型教学辅助,能够有效实现教师调整、创设、开展课程的目标,教师在积极推进课程建设的同时,应该认识到,学生具有个性,教师在扮演课程开发者之时应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将科学化的课程开发措施直接套用在自己的足球活动教学中,而应结合实际进行合理修改,促使校园足球活动课程显示出其独特性,以实现丰富校本课程开发内容,为校园足球的开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姚金胜.小学足球校本课程改革的三点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2008(09).

[2]张晓贤.校园足球活动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美国SPARK课程理念[J].体育学刊,2015(03).

[3]李志平.小学足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内容研究[J].好家长,2015(21).

作者简介:

王雯浃,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课程模式素质提升校园足球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提升研究
新时期舞蹈编导素质的提升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探索与研究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职业院校《税法》课程更新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