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合情合法

2018-10-30沈利

考试周刊 2018年85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

摘 要:如何向一堂体育课要质量?如何才是一堂优质的体育课?这三个问题是我们这次苏州市体育协助组重点讨论的话题。其中运动负荷再次被提上桌面,一堂优秀的体育课必须是在合理的运动负荷下达成体育技能的练习。要设计出合理的运动负荷笔者觉得可从以下三个面出发:教材选择要合理、教育对象要合情、检验方法要合法。所以老师们在设计课的时候尽量本着“合理合情合法”的原则对体育课练习负荷进行安排。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合理合情合法

一、 教材选择要合理

(一) 课例还原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全国的体质测试中有一个必考项目是400米。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势必会提前进行练习,且有的体育教师一节课中会组织全班进行3次乃至更多次数的400米跑。400米属于速度耐力项目,运动负荷在中等偏上,一节课进行3次或以上的话练习密度和强度都偏大,容易造成学生运动量过高产生较高的疲劳现象。

(二) 课例分析

1. 教材选择合理之后教学目标定位也要清晰

400米跑对于高年级来说是一个合理的教学内容,教材上面也有所规定,但是教师一味追求成绩把体育课上大部分乃至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练习,那教学目标就会产生偏差,体育课就变成了训练课。400米跑较大的練习强度较长的练习负荷,再加上多次练习,运动量肯定会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从而带来膝盖等关节和器官的损伤。直接导致学生丧失练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更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 教学内容过多导致学生身体难以承受

日常的体育课一般时候是有一个主教材加一个辅助练习组成,但是有些课堂老师会安排三个乃至更多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重难点难以把握,学生运动过量违背身心发展规律,情况严重则会导致身体不适应和伤病的出现。

3. 教学环节过密,无分层教学效率低下

体育课上老师安排了过多的教学环节,从课开始练到课结束,学生练习没有选择性始终是枯燥的练习,虽然说练习密度上去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学生只是做了表面的动作,对于技能掌握没有实质性提高,课堂效率低下。

(三) 课例反思

1. 教学目标制定清晰合理,运动负荷恰当

一堂优质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非常清晰且合理,而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努力一把就能够得到,这才是合理的教学目标。要制定如此清晰合理的目标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十分精准。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现阶段的接受能力,从而才能使得运动负荷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做到负荷恰当。

2. 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学生自然欣然接受

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大纲作为参考,根据自身学校环境进行调整这才是最主要的。我们都知道不同教学内容运动负荷各不相同,(跑中等负荷以上,跳跃和投掷中等负荷)体育教师要明确这一点,以此作为运动负荷安排的依据。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变化练习形式和组织方法来调整运动负荷,也可以通过强弱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相互渗透,从而平衡练习负荷,让学生身心愉悦欣然接受体育锻炼。

3. 教学环节稀疏有条,效率显著提高

体育课是一门一环扣一环的课程,所以课上的每个环节都要设计的息息相关。课前教师可以通过预设来估摸练习密度,在确定教材的运动强度,保证每次练习的有效性和延续性。课堂中尽量少集合队伍进行讲解,非大面积错误动作提倡教师小范围或者单独纠正,从而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教师作为课堂的主持者,有着导向的作用,所以要求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比如学生的不同、内容的不同及时调整运动负荷。张弛有度学生练习效率也会显著提升。

二、 教育对象要合情

(一) 课例还原

400米跑练习中有的学生就花了1分15秒就完成了,有的学生要近2分钟;有的学生一节课可以完成3次,有的同学2次都坚持不下来。教师在一旁大声喊:赶紧跟上去,跟不上再给我重新跑一次。好多孩子是努力但是还达不到及格线,有的孩子索性自暴自弃直接走,还甩给老师一句话:体育老师真是没一点人情味。

(二) 课例分析

1. 忽视个体与学情,运动负荷不科学

就是往死里练,毫无科学方法,高消耗低回报。这是很多老师常见的应付考试的方法,凡是没有达标的孩子就一直迫使他练习,学生身体超负荷的运转很容易导致运动疲劳,以及关节肌肉损伤。脱离了体育教学最核心的主旨。

2. 运动方法较老套,学生兴趣不浓厚

只有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一起竞争才会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两者实力相差太悬殊往往高者胜之不武,低者破罐子破摔,如此不均匀的实力对比对于两个学生来说都没有积极性。

3. 标准统一一刀切,学生成绩无追求

大部分小学里的班级都是平行班,但是平行班中各个孩子的性别差异身体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我们平时上课或者测试时都是按照标准统一练习,统一评价。没有顾及个体差异,其中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成绩提高较快,运动能力弱的进步不明显从而导致他们开始讨厌体育课,因为课上他们取很少取得好成绩,很少受到老师的表扬。就算再怎么努力成绩还是达不到优秀,索性自己放弃自己。

(三) 课例反思

1. 了解个体与学情,运动负荷保科学

体育课教师主导,但是学生是主体,所以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教师要知道班级里哪几个孩子适合哪些运动负荷,对待几个特殊的学生要单独设计练习负荷,做到心中有把尺,做事有分寸。

2. 改善方法不套路,激发兴趣保学练

教师要有一些不寻常的思维,才能出培养出不寻常的孩子,创新并不是改头换面、推倒重来,只要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创新。体育教师就是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练习中有很多方法手段不一样目标是一样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练爱上练。

高年级400米跑,我们不能一味地在跑道上跑,要懂得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进行变相的跑,比如:绕校园跑、校园寻物跑、定点定向跑乃至通过跳绳也可以发展400米成绩;课中经过测试还可以把班级分成几组进行练习,给予不同组别不同隊名,让较弱的队伍先出发,其他的在后面追赶,让距跑、让时跑等让弱队在某个特定环境中享受到优等待遇的方法会激发所有人你追我赶的兴趣。

3. 分级评价促发展,个人特点来展示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评价被表扬,但是课上优秀的孩子往往一直得到表扬和展示的机会,一般一点的和较弱的孩子收获到的都是批评和漠视。这不仅违背了义务教育的主旨,还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所影响。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建立多级评价标准,对于起点不一样的孩子评价标准也要不一样,凡是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的孩子都可以得到表扬与展示,一朵鲜花不是春,满园春色才盎然。即使一些毫无运动特长的孩子教师也可以让他们展示一些课堂以外的东西,可能这么一次机会就是孩子的转折点。

三、 检测方法要合法

(一) 课例还原

一次课上,进行400米跑测试,测试之间已经跑过一个400米作为参考。在进行正式测试的时候,老师在终点记录已经到达学生的成绩,不远处有个学生突然倒地,小腿抽搐。我赶紧赶过去查看发现是抽筋了,马上进行了处理,后来询问发现该同学体质较差,在进行第二次400米测试的时候体力不支导致抽筋倒地。

(二) 课例分析

1. 检测分组不科学,突发问题难预料

在进行400米跑的测试中如果是随机分组,那学生之间的差距肯定会很明显,可能一部分学生已经冲过了终点,还有一部分或者个别同学还在跑道另一端,此时教师的精力都集中在终点处,很难顾及远处的学生,这样意外就容易发生而老师不一定能发现。

2. 检测凭经验,误差定会出现

有的老师觉得自己教书十几年,课堂经验丰富所以仅仅凭借自己来揣测判断学生的体能技能,而后进行分组。这样仅凭经验的做法不可取,由于学生人数多、差异大、变化快,教师不能对每个孩子都了如指掌,如此分组进行测试会造成误差的出现,有时候误差还相当大,这样也会导致意外的随时发生。

3. 数字检测太复杂,学生差异难控制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体育老师每天基本要三到四节课,每节课都去测试学生心率或者脉搏然后再记录,这基本不可能;每节课完了再去测试练习密度或者强度这也不太现实。想用数据来检测所教学生的各项指标和体质变化,对于体育老师来说也不切实际。

(三) 课例反思

1. 自测成绩掂分量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运动能力进行一个简要客观的评价测试,比如可测试:50米跑、1分钟跳绳、200米跑等,然后再在班级中进行一个排名,选出自己最擅长的运动项目。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大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而知道自己合适的运动负荷。

2. 科学测试用数据

高年级的学生基本能掌握测量自己心率的方法,教师再通过个别纠正和强化达到每位学生都能找准自己的脉搏,学会10秒测心率法,每次练习结束教师就统一组织学生对自己进行心率测试,从测试成绩来自主选择运动量不同的项目进行练习,让自己的身体说话,保障测试的科学性和自主性。

3. 自测互测相结合

有的时候可以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症状直接判断出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身体的出汗多少、身体部位是否有疼痛感、呼吸急促的程度等都可以判断,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同伴或者老师,把同伴的表现告诉他或老师,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课堂运动负荷的调节与控制。

四、 结束语

合理的运动负荷是衡量一堂优秀体育课的必要因素,向我们的体育课堂要运动负荷,让我们的体育课堂更“接地气”。而从教材选择要合理、教育对象要合情、检验方法要合法这三个方面着手能更好地把握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让孩子高高兴兴来上课,带着汗水与喜悦而归,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了体质健康水平,培养了孩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作者简介:

沈利,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与密度研究
我的体育课堂站位表
提高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建议
基于学情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论运动负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