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函数的单调性在高中数学中的学习与应用

2018-10-30陈泳吉

考试周刊 2018年85期
关键词:单调性高中数学函数

摘 要: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在解题时,运用函数单调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解题效率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对函数单调性进行探究分析,简要介绍了高中数学中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并对函数单调性在解方程、数列、不等式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函数;单调性

一、 前言

函数单调性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刻画,可应用在很多题型当中。若能够充分掌握函数单调性及其应用特点,进而将其熟练地运用于相关解题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解题效率。

二、 高中数学中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是学习与应用函数单调性的基础。

(一) 运用定义法

直接运用定义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较简单,可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在区间D当中任取两个值x1、x2,不妨设x1>x2;其次计算f(x1)-f(x2)的值,在具体计算时,有时需将f(x1)-f(x2)进行变形处理。在这一环节,常用的方法包括有理化、通分以及因式分解等;然后观察化简后的式子,确定f(x1)-f(x2)的符号;最后根据“同增异减”的原则,即可对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分析。

(二) 运用等价定义法

运用等价定义法判断函数单调性,首先同样是从区间D当中取任两个值x1、x2;其次将两个函数值f(x1),f(x2)按照如下方式化简:f(x1)-f(x2)x1-x2;然后将化简后的式子与0比较。若f(x1)-f(x2)x1-x2>0,则说明函数f(x)在定义区间中单调递增;若f(x1)-f(x2)x1-x2<0,则说明函数f(x)在定义区间中单调递减。

相比于定义法,等价定义法不用考虑任意值x1、x2的大小,对于复杂的函数求解,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三、 高中数学中函数单调性的学习与应用

(一) 函数单调性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在解方程时,先构造一个单调函数,再运用函数单调性,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掌握解题的结构,进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求得所要的结果。

例1 已知方程x3+2x+(x+1)3+1=0,求方程的解。

分析: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运用函数单调性,应先将需要求解的方程进行转化,得到x3+x+[(x+1)3+(x+1)]=0;然后运用函数思想,构建一个函数f(x),f(x)=x3+x,这一函数在区间(-∞,+∞)内为单调递增函数,而f(-x)=-f(x)为奇函数;进一步对f(x)+f(x+1)=0求解,其中f(x+1)=-f(x)=f(-x);根据函数f(x)的单调性,即可将求解方程转化成x+1=-x,解得x=-1/2。这种解方程方式,省去了大量的化简、计算环节,以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得出函数f(x)的单调区。

(二) 函数单调性在解数列中的应用

数列也是高中数学重点内容之一,并且难度不小。但若能结合数列自变量关系,充分利用好函数的单调性这一性质,则能够最大限度地简化解题过程。

例2 已知数列an=1n+1+1n+2+……+13n+1,其中n∈Nn;若让an>2b-5恒成立,求b的最大值(b为自然数)。

分析:由于an是以n为自变量的函数,运用函数单调性对数列进行求解。an>2b-5恒成立,也就说明2b-5一定小于数列|an|的最小值;如此一来,求解的问题就转化成了求数列|an|的最小值。

首先,应根据an=1n+1+1n+2+……+13n+1,得出:

an+1=1n+2+1n+3+……+13n+4,

然后用an+1-an并化简,能够得到

an+1-an=13n+2+13n+4+23n+3=23(n+4)(3n+2)(3n+4)。

由于23(n+4)(3n+2)(3n+4)>0,所以数列an+1>an,进一步即可判断数列|an|为递增数列,数列的最小值就为a1=13/12。在函数单调性的运用下,题目的求解转化成了不等式13/12>2b-5的求解过程,最终可以得到b应小于73/24;由于b为自然数,则最大值应为3。

数列|an|中的an是以n为自变量的函数,在各类数列问题当中,有关最值的题型都可运用函数单调性来进行解答。

(三) 函数单调性在解不等式中的应用

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我曾尝试去记忆大量的计算公式,希望由此能够提高自己的解题效率。但实践经验证明,实际解题过程中,很难将记忆中的公式与题目进行快速准确匹配。这种方法不仅让我在解题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思考时间,而且由于知识结构的问题,还很容易导致解题过程中出现失误。而运用函数单调性来解答,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得到问题的答案。

例3 已知a、b、c∈R,且|a|<1,|b|<1,|c|<1,求证ab+bc+ac+1>0。

分析:在求证这一不等式的过程中,可先利用函数思维将不等式问题转化成函数问题,进而利用函数单调性,对问题进行求解。

首先进行函数的转化,令f(x)=(b+c)x+bc+1。

当x∈(-1,1)时,f(x)始终大于0;当b+c=0时,函数f(x)=1-b2>0;当b+c≠0时,在区间(-1,1)上,函数f(x)有单调性。

将x=1代入函数当中,能够得到f(1)=(b+1)(c+1)>0;进而可得:当x∈(-1,1)时,f(x)>0;根据已知条件,|a|<1,|b|<1,|c|<1;可完成a与x的替换,则有ab+bc+ac+1>0恒成立。

将不等式当中的一个常量作为变量,合理地设定函数的单调区间。这样就可以利用单调性来对不等式问题进行求解了。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函数的单调性,有利于我们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一些方程、数列、不等式的相应问题,都可利用函数单调性简化解题过程。但良好的学习与解题思路,却需要我们平时多多练习和训练,才能取得。

参考文献:

[1]周钰涵.高中数学基本函数学习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17(16):64.

[2]李建邦.函數的单调性单元教学设计[J].学周刊,2015(26):46.

作者简介:

陈泳吉,湖南省郴州市,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单调性高中数学函数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函数的极值的教学设计探讨
全称与特称命题参数取值范围计算探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