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

2018-10-30李新梅杜丽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0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满意度心理

李新梅, 杜丽绒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 脾胃肝病一科, 陕西 宝鸡, 721001)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且比较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糖尿病足主要表现为足部感染、深层组织破坏及溃疡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近年来,随着中国糖尿病患者数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威胁[3]。在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优质高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4]。本研究选取8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糖尿病足,且均为初诊患者[5]。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与精神异常患者,排除语言功能障碍与行为障碍患者。依据随机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7例; 年龄44~83岁,平均(59.51±7.13)岁; 糖尿病病程2~18年,平均(7.54±3.61)年; 糖尿病足分级0级23例, Ⅰ级12例, Ⅱ级7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6例; 年龄43~86岁,平均(58.94±7.34)岁; 糖尿病病程2~19年,平均(7.86±3.97)年; 糖尿病足分级0级21例, Ⅰ级13例, Ⅱ级8例。2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护理、健康指导、用药指导和基础护理干预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足部健康指导、饮食护理干预、足部保健干预和心理干预等。① 足部健康指导: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足部健康指导,嘱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勤换鞋袜,每日用温水浸泡足部,并以清洁、柔软的毛巾擦拭; 保证患者足部处于通气、柔软状态,一旦出现疼痛、发红、肿胀等情况,需及时联系医生治疗; 对于足部皮肤干燥者,需涂抹羊毛脂,保证皮肤的弹性和湿度。② 饮食干预: 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嘱患者忌烟、酒。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的饮食干预,有效控制患者血糖。③ 足部保健干预: 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比格尔运动法,每日在病床上练习; 同时进行钩动脚趾、环绕踝关节等运动,促进患者足部血液流动,进而有效预防溃疡发生。④ 心理护理干预: 由于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存在一定心理压力,加上可能需要截肢,进而导致患者存在严重的紧张、焦虑等情况,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舒缓其不安情绪,并向患者讲解康复治疗的意义,引导患者以积极态度配合疾病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足部症状改善情况,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越高表示心理状态越差[6]。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评分≥90分表示非常满意,评分70~<90分表示满意,评分<7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采用自我效能量表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健康锻炼、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等方面,每项内容评分满分2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 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护理前, 2组患者健康锻炼、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及血糖监测指标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2组患者足部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麻木感、足部疼痛、皮肤皲裂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组患者足部症状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特征为足部溃疡,且随着病情发展,溃疡面积逐渐扩大,同时还可表现麻木、疼痛、肿胀、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及皮肤皲裂等情况,严重者需要截肢,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7]。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治疗是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与预后的关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优质高效的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不良心理状态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8]。

综合性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模式,主要通过从患者具体情况入手,制定科学、合理且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内容,同时加强心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足部症状干预、健康教育宣教,充分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9]。糖尿病足患者由于病程较长,且足部溃疡难以愈合,还可能需要截肢等,多存在严重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因此在临床护理干预中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0]。同时,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治疗内容与方法,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11]; 通过对患者足部进行干预,有效促进足部功能康复,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满意度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心理感受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如何更好地护理糖尿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