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及其引导

2018-10-29许烨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引导新形势

许烨

摘要:新形势下加强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政治认同,是由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是实现“两个健康”的必然要求。根据湖南省新媒体代gA_士对体制、政党、政策、身份、文化、发展等政治认同现状的调研分析,要更好地团结和引导他们实现“同心”和“共识”,需要构建增进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及引导整合机制“大网络”——全面掌握动态,构建资源整合“大网络”;搭建交流平台,构建互动沟通“大网络”;净化网络空间,构建综合施治“大网络”;支持参政议政,构建政治参与“大网络”;完善政策体系,构建引导机制“大网络”。

关键词:新形势;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引导其政治观点,增进其政治认同”,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新媒体代表人士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政治人”的重要特质,政治社会化作为“政治人”的实现过程,必然包括对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塑造和政治培养。政治认同就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简言之就是对体制、政党、政策、身份、文化、发展的认同。当前我国正处于治理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使之尽可能地汇聚到党的旗帜之下,使党的纲领、主张得到该群体的认同,发挥政治引领,是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的基本概述

新形势下团结和凝聚逐渐壮大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已经成为引导意识形态方向的一股重要力量,从中发现和培养代表人士,进行政治引领、增强共识,引导和帮助其健康成长,从而推动新媒体行业健康发展,成为统一战线的重大使命。

(一)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内涵及其特征

新媒体代表人士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产生并成长起来的新社會群体。《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已明确将在新媒体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以其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如新媒体企业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采编人员、技术人员等,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一部分纳入统战工作对象。而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新媒体从业人员,即新媒体平台的经营者;一类是网络意见人士,即新媒体上内容的制造者。他们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数量众多,来源广泛。他们中有许多是在众多领域都不乏极具影响力的人士,有新媒体平台的管理者、组织者、政界官员、专家学者、偶像明星等;二是各有专长,善于表达。新媒体代表人士的观点、立场、关注的问题总是引导着舆情发展的方向;三是思想多元,复合型认同。新生代新媒体创业人士,同时接受传统文化、后现代主义思想文化思潮等各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致使其身上呈现出一种多元思想文化交融的复合型认同特点;四是身份匿名,良莠并存。新媒体代表人士在网络中发表言论时往往是采取匿名或昵称的方式进行,这种匿名性降低了网络发言的信任感和责任感,具有随意性和非理性。

(二)政治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认同,从心理学上解释,指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个部分的心理历程,亦可解释为认可赞同,相信将能获得全国人民的认同与支持,具有“等同”“归属”和“同意”等多种含义。1976年,美国政治学者罗森堡姆在《政治文化》一书中较早对政治认同进行了界定: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阿尔蒙德和维伯通过比较政治研究,认为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两个概念联系密切并有重合之处。从广义的国家概念出发,那么正如安东尼·吉登斯(1998)所指出的,国家体系的构成不仅包含国家机器意义上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而且包括共同体的文化和社会体系等非政权性因素。因此,有学者在国家认同两分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公民的政治认同细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政府治理和经济发展成就的绩效认同;二是对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的政治认同。这是因为,从认同的对象上看,公民对政权系统的制度结构的认同与对其实际治理绩效的认同有所区别。从本质上讲,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体对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共同体的目标理想和社会政治体系的制度结构、价值导向等的肯定评价和主动践行,简言之就是对体制、政党、政策、身份、文化、发展的认同。

目前,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现期的政治生态环境中,新成长起来的新媒体代表人士独立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呈现价值观念多样和利益诉求多元的多元化倾向。从人民主体性原则着眼,首先,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如个人的政治权利权益认知、政治沟通认知、政治参与行为的选择、满意度、经济地位、收人情况等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的新媒体代表人士会对政治认同出现波动性和差异性,但都共同期盼获得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其次,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路径的选择又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段性,一方面受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影响,如受中国近代形成的顺从型、依附型政治文化或臣民文化的政治文化历史影响,要形成有效的政治认同确实是有些难度的;政府能力的发挥状况,每一个具体政策是否妥善等,都可能影响到民众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另一方面受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网络赋予了广大民众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包括国家政治活动的可能,为中国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实现创造了可能。

(二)新形势下加强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的现实意义

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政治联盟。新形势下,广泛团结和凝聚包括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在内的新社会群体,加强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是由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是实现“两个健康”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时代发展和挑战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它是点对面的核裂变式传播,是“关键点决定效果”,其关键点就是新媒体代表人士。总体说来,加强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有利于推动网络问政,提高治理能力;引导网络舆论,弘扬主旋律;鼓励参政议政,推进民主政治进程;加强民主监督,维护社会公正;规范网络信息,净化网络环境;防止群体极化,促进社会和谐。

二、调查与分析:新形势下湖南省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稳中趋变

根据调查,目前湖南省内新媒体单位均具有商业性质,但工作具体内容存在差异,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类型:一类是以新媒体为平台从事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的企业,服务对象具有针对性,如湖南金象科技有限公司、宏梦卡通公司;一类是以新媒体内容生产发布和传播为主的企业,服务对象无具体针对性,如芒果TV、莲花在线、醴陵新闻网、浏阳发布、平江信息港、铜鼓发布、铜鼓资讯等。前者主要从事动漫、网游开发、手游研发和运营业务等,后者主要利用新媒体平台从事企业OA办公、宣传、营销等工作。调研主要以在网络上发布“新媒体代表人士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收集有效样本320份。调研对象(以下简称“被试者”)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其一,工作时长不足3年的“90后”,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大专生为主。从年龄来看,“90后”是主力,而这一年龄段的群体更是对新媒体接触和运用最为频繁的一代。被试者中大专及以下水平和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和群体占多数,分别占比50.6%和38%。其二,政治面貌以群众居多,建言献策通过网络方式进行。被试者中党员偏少,主要还是以党外人士为主(如图1示)。其中民主党派6人,群众271人,共占86.6%。在“发布或转发言论的主要内容”方面,超半数被试者表示经常以微信群等网络聊天形式建言献策,而较少定期参加相关人士座谈会、网络信箱及时反映个人建议或意见、直接参加党政大会发布会等形式(如图2示)。

从调研情况来看,被试者大多数能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立场思考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总体上政治认知较清晰理性,方向明确,立场较坚定,政治态度积极乐观。

(一)体制认同方面。部分被试者政治认知模糊,在一些核心问题的判断上态度模糊。在对基本政治理论观点的问卷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试者表现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偏差,不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内涵。(如图3示)

在问到“中国政治体制是否需要改革”时,约11%的被試者呈现出政治思想上的深层困惑,在识别什么是中国最需要的政治体制时,不能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客观进行判断。

对“政治体制改革着重点”的看法,按第一选择往下排列,依次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改革”占比5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占比12.7%;“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分别占比8%;“司法制度改革”占比6.6%;“选举制度改革”占比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占比3%;此外还有“中央和地方决策体制改革”“走向三权分立和多党竞争”“政治协商制度改革”,总占比约2.7%。在政治协商制度方面,被试者中的党外人士普遍认为参政议政属于代表行业特点和职业技术特点的有组织的行为(如图5示)。

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方面表示可以考虑参政议政占比约28%;可以为政府建言献策占比约28%;希望能够参政议政并发挥自己才能的占比25%;而不想与政治有瓜葛的占比约19%(如图6示)。换言之,被试者呈现一半“利己”,一半“利他”倾向。

(二)政党认同方面。多数被试者关注政治生活,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如超过85%的被试者表示对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人信任度很高。在问到对共产党的看法时,有90%的被试者认为是满意的,超半数表示希望加入共产党。只有在政治信仰上加强认同,才能进一步认可党的执政地位,拥护党的领导。

从图8可以看出,大多数被试者普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并认同其领导能力,在“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时,约84%的被试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广泛认同。但也有极少数被试者对政府和共产党抱有负面看法:认为党政部门工作有所改善,但仍有不足之处。虽然有超半数的被试者认为党政部门宣传和解读政策上形式比较灵活和多样,比以往有所改善,但仍有30%的人认为政府工作很常规、形式单一,约18%的人认为宣传很少、效果不佳(如图9示)。

被试者对党和政府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总体形象持积极支持的态度,能够客观理性地判别,对中上层领导干部有较高的认同度。但也存在客观认知与微观比照上的反差,不少被试者对身边日常接触交往的有些公权力职能部门的执行力、一些公职人员的履职效率和公正性颇有微词。被试者表示,在“对中国共产党应做事情的看法”方面,其中“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占比50%,“坚持反腐败”占比25%,“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和路线”占比12%,“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占比12%,“注重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占比6%,排在末位的“推动党内民主”占比5%。被试者对中国共产党的期盼,主要集中在党的行为、政策走向和意识形态三个发展方向上,而不是集中在党内民主发展方向上。

在对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成就进行归因时,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占比最高,超半数;“在私营企业建立党组织”上有超半数被试者选择比较或非常支持。这间接反映出大部分被试者能够将“党的领导”与“经济发展”相联系,达成共识。但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基础薄弱,民营企业的盈利性质,加之员工的组织关系挂靠在人才市场,因而在民营企业中的新媒体技术人员的情况有所不同,政治追求和参政议政意识都很淡薄。在询问被试者是否参加过党政部门组织的活动时,约55.6%的被试者表示从未参加过,37.2%表示参加过1-2次,只有7.2%参加较多和经常参加,比例依次降低。

(三)政策认同方面。绝大部分被试者认同“党和政府的政策,比较符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实际”,相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约68%被试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充满希望(如图10所示)。在是否认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政策曾有严重失误”方面,超半数的被试者选择“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其余表示“不确定”或持否定意见。

在是否认同党的统战政策方面,大部分被试者对统战工作的了解程度主要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不知其具体工作内容。从统计结果来看,被试者对统一战线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在促进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和在实现“中国梦”方面的作用中持满意态度的分别占比90.8%、99.1%、100%和92.5%,占绝大多数,只有极个别被试者持否定意见(如表1示)。

问卷调查还请被试者在政策的法治性、公平性、科学性、民主性、有效性中选择最关注的一类,调查显示,选择“公平性”“民主性”的占比65%,“有效性”“法治性”的占比33%,选择“科学性”的极少。

(四)身份认同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试者同意“作为中国人,我很自豪”,17.2%的被试者选择“不确定”,还有极少数选择“不太同意”。在“在国外被误认为日本人或韩国人时,会郑重说明自己是中国人”方面,34.7%的被试者是“非常同意”,所占比例最高;23.4%表示“不确定”,此外还有6.6%表示“不太同意”。从选择的情况看,70%的被试者赞同“在国外被误认为日本人或韩国人时,会郑重说明自己是中国人”。在是否同意“公民的身份对个人来说是无所谓的”方面,只有22%表示赞同,60%持否定态度,18%持不确定态度。

问卷设计“您比较看重的是以下哪些身份”的问题,请受访人在列出的8个选项中选择3项,并根据选项的重要性排序后发现,发现从高到低排序后依次为“户籍身份(城市/农村)”“中国人身份”“公民身份”“干部身份”“单位身份”“职业身份”“民族身份”“地域身份”。由此可见,涉及国民身份的“中国人身份”总提及频率排序第一,显示被试者非常重视这种身份。政治身份“公民身份”排序第二,显示被试者对政治身份也较为重视。而涉及“社会身份”,包含“户籍身份、职业身份、干部身份、单位身份”等,被试者表示更加关注前两者。被试者普遍对民族身份或地域身份关注度很低。绝大部分被试者显示出了对奉献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人生价值观的主流认识,少数被试者表现出对政治地位的向往,小部分被试者认为应当拥有财富、社会地位和享受生活(如图11示)。

(五)文化认同方面。60%被试者同意“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极少数的被试者认为影响不大。根据调查显示选择影响不大、不确定的被试者几乎全部有海外经历。在对“党和政府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上,超过86%的被试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显示了较大的认同。

(六)发展认同方面。大部分被试者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与进步,对国家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调查显示,约90%被试者“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60%被试者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最显著的变化”是“人们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可见,新媒体代表人士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也有很高的期许和信心。在“中国发展问题”上,41%被试者认为“困难很多,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还会继续保持发展”。“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看法”,约30%被试者选择“持续、健康、和谐地发展”,但认为“发展很快,问题不少”也占比42%。在“未来的发展中党和政府应首先处理好的问题”,约56%被试者选择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首要问题”。

此外,问卷调查请被试者在与发展有关的“六大建设”(党、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政治建设)中选择最关注的一种。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试者普遍更为关注“经济建设”,其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党的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选择“政治建设”的最少,只占3%。

从对以上体制认同、政策认同、政党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的分析,在六种认同中某一种认同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其他五种认同,并且六者在总体上影响政治认同的水平。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政治权利权益认知、政治参与程度、政治沟通认知、个人主观能力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形成了一个对政治认同发生作用的影响链条:政治参与、政治权利权益认知、政治沟通认知和个人主观能力则直接对政治认同发生影响,收入水平通过政治参与和主观能力对政治认同发生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构建增进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及引导整合机制“大网络”

新媒体已然成为主流媒体,其代表人士的作用不容小觑,引导其政治观点,增进其政治认同,从而团结引领新媒体从业人员和广大网民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当前,增进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政治认同,应在构建增进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及引导整合机制“大网络”上着力。

(一)全面掌握动态,构建资源整合“大网络”

整合新媒体企业、单位和個人的数据资源,探索建立统战“大数据”平台,充分运用新技术,分别在国家、省、市级层面建立大数据库,对新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全面摸底,建立新媒体从业人员信息档案和台账,善于从中发现政治思想和文化素养较高、在群众中有较大影响的人士,通过相关部门、组织和协会推荐,经过特定流程予以考察后,确定为代表人士。同时全面采集各类统战对象的信息,将12类统战对象的信息分门别类地收录入库,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大类别之下,设立新媒体代表人士分库,针对新媒体领域分布散、流动大、变化快、构成杂的特点,除收录其代表人士的年龄、性别、民族、籍贯等基本信息外,还要将其政治表现、思想状况、履职情况,尤其是对重大问题的政治立场与态度情况一并录入,深入把握他们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和思想动态,并列上链接栏,方便点击浏览其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工作平台,及时跟踪调查,随时更新信息,全面掌握动态。注重各级数据库的上下融合和纵横关联,建立畅通的交互通道,实现国家和省市、各个省份、各市之间资源和信息的共享。

(二)搭建交流平台,构建互动沟通“大网络”

牢固树立“大网络”的统战工作理念,将虚拟网络社会纳入视野,把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人士两大重点作为突破口,不断扩大团结面。

1.进行线上即时互动。利用统战官网、官方博客、公微平台等媒介,依靠新媒体代表人士搭建便民沟通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主动设置议题,吸引新媒体代表人士关注并参与热点话题的互动交流,引领舆论方向,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借助微博、微信、QQ等新兴载体,分层级建立新媒体代表人士交流群,与他们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关系,展开即时、互动、开放的沟通和交流。设置新媒体代表人士专用邮箱,及时接收和处理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来信,快捷给予反馈。通过创新网络交流,巧用相对私密的非正式渠道,让新媒体代表人士更易于认可和接受,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党和国家的政治理论和方针政策,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2.开展线下经常沟通。通过组建联谊会、协会等社团机构,把新媒体代表人士组织起来,丰富经常性联系渠道。定期对新媒体代表人士开展约谈、走访工作,针对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单位、企业和部门,所从事业务、思想行为不同等特点,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力求说得上话、交得了心。多组织开展活动,积极参与新媒体代表人士组织开展的活动,主动为新媒体代表人士参与有益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创造条件,举办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增加和丰富其参政议政阅历。

(三)净化网络空间,构建综合施治“大网络”

虚拟网络空间环境的净化,离不开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参与,相关部门应联起手来齐抓共管,由唱独角戏转变为综合管控。

1.建立联动机制。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负责、各相关方面相互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联合宣传、文化、网管、新闻出版、民主党派、工商联等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实行综合施治。以街道、社区和“两新组织”为支撑点,建立纵横交叉的新媒体代表人士工作运行机制,横向与组织、宣传、政法、人力资源、民政、工商联等部门实现协同,纵向实现县(市、区)、街道、社区三级协同。

2.加强法治管理。严格执行《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定》,对新媒体传播进行立法,完善政治理论发布、利益诉求、公开听证等各项流程,进一步完善法制、行政、职业操守和舆论监督等外在约束机制。积极构建新媒体自律管理体系,建立起网站管理、政策规范、公众道德等层面的自律机制。

3.坚持正向引领。改变以粉丝数、关注量为衡量标准的传统评价方式,而是从其是否真正站在公众角度出发问政于民,是否真正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为公众创造公平、正义的网络环境来评判。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在各自平台上正面发声,真实反映公众诉求,打造健康的去功利化的新媒体。实时跟踪、研判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思想动态、政治诉求和利益需求,从理想信念人手,引导他们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的原则,引导他们恪守职业道德、践行职业精神,增强其政治鉴别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积极性。

(四)支持参政议政,构建政治参与“大网络”

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有序政治参与,支持他们参政议政,积极满足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政治参与意愿。

1.积极稳妥吸收优秀分子入党。用党建促进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的升级,对那些在新媒体岗位上政治、思想和技术表现突出的优秀代表,本着“个人自愿”的原则,由党委统战部门牵头,优先做好他们的入党推荐工作,以增强其政治责任意识。在有条件的新媒体企业中建立中共党组织,在未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新媒体企业中,可考虑建立党建联络站,物色合适人选担任联络员。

2.稳步充实民主党派组织。把民主党派作为新媒体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指导各民主党派针对社会阶层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根据各自的属性和特色,适当吸收部分拥护党的领导、承认民主党派章程、符合民主党派成员条件、有代表性的新媒体代表人士为民主党派成员,将新媒体代表人士参政活动纳入现有的政治框架和体制中。

3.引导加入各种社会团体。提高各类组织与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关联度,有选择地吸收新媒体代表人士加入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团体、由统战部直接联系和指导的社会团体、官方或半官方的行业协会、民间组织、职业性社团等组织机构,使他们获得组织依托,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并通过组织的桥梁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维护权益、实现价值。

4.加大政治安排力度。拓宽安排渠道,将政治过硬、管理能力强、社会影响大、群众口碑好、有政治参与意愿的优秀代表,安排到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等组织机构中,或聘任为特约人员、行业监督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参与作用。为部分有政治发展意愿、社会活动能力强的新媒体代表人士,提供挂职或轮岗锻炼的机会。选拔培养一批体制内的“网络意见领袖”,让他们在面对热点问题时既能明辨事實真相,又能发表客观实际的看法,引领正确舆论的传播。

(五)完善政策体系,构建引导机制“大网络”

加强对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的引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备的政策、健全的机制是重要保障。

1.完善领导机制。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各级统战部门的牵头职能,明确有关党政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团组织的责任分工,研究建立各有关部门与统战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联动机制,完善新媒体代表人士联席会议制度。把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认同纳入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范围,建立基层全覆盖的工作网络。

2.创新引导机制。新媒体代表人士大多受教育程度高,政治参与意愿较强。应针对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特点,通过举办行业论坛、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组织专题讨论,引导这一群体加强自律,增进政治认同。加强教育培养,发挥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功能,定期选送新媒体代表人士代表参加培训,并从中发现培养“举旗手”。

3.落实服务机制。新媒体代表人士多为企业家,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引导他们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展现作为,积极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积极参与统一战线品牌服务,引导广大新媒体代表人士更好地体现优势、发挥作用、推动发展。

4.强化保障机制。设置专门工作机构,配备好编制、人员、场地、设备、经费等,确保有人管事做事。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完善信息交流、考察评价、表彰奖励等机制,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的宣传主阵地作用,大力宣传新媒体先进人物及其事迹。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畅通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利益诉求渠道,定期组织召开新媒体代表人士座谈会,完善维护新媒体代表人士合法权益的法规条例,及时进行维权反馈,保障新媒体代表人士能公开公平地投身市场竞争,确保其能和其他阶层人士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引导新形势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