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设计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2018-10-26李俊瑜

新课程·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测验知识点作业

李俊瑜

学生做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重要途径,然而既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又要达到学生训练的目的,是一对矛盾统一的问题,是每一个教师都在研究的课题。

一、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目前,我们的作业布置,大多数老师只把作业当成是巩固课内知识与技能的手段,致使学生的作业出现了机械性作业多、书写量大、耗时长等特点,提起作业,学生心烦,老师头疼。然而,目前课外作业已成为小学生们的最大负担。很大一部分老师和学生片面地认为“学习就是做作业”,若没有作业就不能学习。许多学生因不能及时完成还会逐渐丧失学习信心。

作业的效果和上课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它是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基本思想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但是作业不应当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作业应该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探索创新的园地。作业设计得适当、合理,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设计作业上下点工夫,切实给学生减负,提高教学成绩。

二、正确选择作业设计模式

1.巩固性作业

巩固性作业是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巩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手段。我对巩固性作业的设计是以当日作业、周期总结、自编测验来加以实现的。

(1)当日作业

当日作业是针对当天所学的新知识点选取一些针对性题目展开的,起着及时巩固、及时反馈的作用。

(2)周期总结性作业

周期总结性作业是指每周周末要求学生对照书本目录,回顾本周所学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所对应的问题。回顾的流畅与否可以很好地检验这周知识掌握的情况,再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自编测验作业

自编测验作业是指导学生自编学习测验,把自编测验当作周末或节假日的作业布置。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章节知识内容的整理,逐步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联系。可分工合作编制,也可个体独立编制完成。每次编制后要求学生提交章节知识内容整理、测验卷(上面应该有出卷人和做卷人)和考查的知识点等成果。学生互测、互改、互评。这样充分发挥了以往考试评价未曾发挥的交流作用;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知识的运用过程;编题后的自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学生通过担当评价者的角色,参与了对作业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2.研究性作业

研究性作业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会搜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表、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模型,学会使用学科语言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当然,对于学生整体基础知识偏弱的班级,只能在个别较好的学生当中偶尔性地设计一些研究性作业。

三、作业设计自主权交给学生

1.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都明白,让学生参与到一定的活动中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会得到提高。那就让学生参与到设计作业和设计试题中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学生以主动的学习态度探究知识、有序合作、民主交流等形式形成作业或试题时学习主动性就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参与设计后还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教师应提倡和培养学生的这种学习能力。

2.利于学生对知识梳理和巩固提高,做到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

作业作为一种梳理、巩固旧知识的手段,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生自设作业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有选择性地把当天或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形成书面资料接受教师检查。他们会再次重溫课堂中老师讲课的内容,找出合适题型形成书面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经意间反复的思考、知识的迁移、知识的连贯在没有老师的要求下无意间完成,实属事半功倍。

3.培养学生多思、质疑、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寻奥秘的积极性

现在很多教师布置的作业都以机械性的训练为主。大多数作业内容相同,题型相同,学生也懒得动脑,不去质疑不去创新。教师若安排让他自己设计作业,他们就不得不挖空心思想一想,如何设计作业或试题才能巧妙科学,新颖独特;怎样设计出的作业或试题才比其他同学设计得更出色。他们动手设计了、动脑思考了、用心推敲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必然就有所提高了。

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民主,在教学中老师不妨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给学生时间、给学生机会、给学生期待,让他们在自我完善中不断成长。请相信教育专家吴正宪的这句话:学生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见了就记住了,动手了就理解了。

参考文献:

[1]沈思.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J].北京教育, 2000(5).

[2]李亚平.精心设计语文作业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0(Z6).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6.

猜你喜欢

测验知识点作业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