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8-10-26郑孝义
摘 要:目前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整个社会已经逐渐迈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信息化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化的手段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的方向。因此,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模式是目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為了更加高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就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课堂教学
充分地发挥出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教学工具与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探究视野,给予学生多角度思考的空间与机会。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在中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将课堂教学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充分地有机结合,使教学工作能够和信息化手段协同发展,有效改善教育教学与信息传递的手段与方式,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一、创建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情境
中学教学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全面的教学知识,还需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学生处于与自身生活环境、已储备的知识经验,以及存在学习兴趣的学习情境中,能够更加愿意借助自身的观察、交流以及操作等去感受知识,了解知识,从而掌握其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以及基础知识。在这个阶段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教学内容。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更加高效、便捷且真实地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中产生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推动学生的学习
进程。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产生并了解自身的学习需要,且在此过程中,老师能够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教学的内容对整个教学情境进行实时的调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引入不仅能够使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的过程中采用更加真实、有效的方法,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创设多角度、更贴近生活的思考环境。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再进行教学。在进行教学内容的授课过程中,学生需要怎样的学习情境?怎样的教学情境才能够称得上有效?如何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只有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教师才能够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再结合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使学生能够贴近生活地去学习。与此同时,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实现“高效能,低成本”的授课原则,因此,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是较好的一种选择。
二、合理地高效应用信息化技术
(一)课件与授课相结合
截止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学校中教室内部已经配备了多媒体的设备,因此和传统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设备相比,当前的教室已经具备了应用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但是信息化的教学设备无法取代教师的授课讲解,只有结合教师课堂中的讲解,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但是由于目前很多教师均采用着毫无新意、千篇一律的教学课件,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旧难以提起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刻意强调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引用,生硬死板地套用教学课件,最终造成原本能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活动干瘪无趣。由此可见,教学工作在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同时还需要注意要恰到好处,既保证课堂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充满生机与活力,又保证信息化的小学手段不会喧宾夺主。
对于教学工作而言,教学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共同进步与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以及合作者,而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与老师以及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发现知识、了解知识、理解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
(二)板书与演示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口头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授课,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借助板书的配合。随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部分教师将传统的教学手段排除在课堂授课之外的情况,单纯地将全部的授课过程灌注到多媒体课件当中,授课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操作鼠标、调整课件即可完成授课。但是这样的操作只会使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机械记忆、被动接受的状态,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压抑,课堂的教学氛围也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将信息化手段的授课与板书相融合,使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手段下进行学习,并与教师、同学保持良好的互动,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授课过程中实际上也为学生留出了充分地思考与掌握的实践与空间,学生可在此期间进行问题的思考,并有机会提出疑问,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将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相融合是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方向。
(三)注重与强调规范化的授课方式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不仅需要保证授课过程中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需要保证自身教学授课,以及知识结构的规范化与准确性。其对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借助多媒体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计算过程,还需要与板书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正确、规范的解题步骤,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的双重辅助下,了解并掌握知识。
因此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多媒体进行知识点的展示,还需要利用板书使学生能过掌握清晰的指示线索,注重授课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三、学生的思考无法取代
在进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始终明白多媒体的应用,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行思考,而不是取代学生思考的过程,因此在应用信息化手段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考慮适合进行信息化展示的信息包括哪些,同时还需要将信息化展示的部分进行细节处理,既保证学生能够在课件的帮助下,更加直观化地进行抽象知识点的学习,又需要确保学生在利用课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思考的机会。学生能够在课件的引导下,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知识的学习,但也始终保持主体作用,使信息化教学避免喧宾夺主,而是真正地做到画龙点睛。
四、有效渗透信息化的教学资源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中,不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往往难以被称为真正优秀的教学课堂,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过分地依赖于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需要做到“扬长避短”,并与传统的授课模式相融合,既注重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的发挥,同时也展现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益处,使二者的优点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加优秀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还需要注重“因地制宜”,并非所有的授课内容都适合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呈现,在进行信息化手段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适宜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授课内容的构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现知识的方式往往呈现出单维性,即从简单的抽象数学文字转变到仍旧抽象的数学公式,但是这样的呈现模式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也难以被调动,在进行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时,也不能高效地完成。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较好地改善这一点。信息化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媒体刺激,使教师的授课呈现出多维性。在该种教学方式的刺激下,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中借助多种感官感受知识,了解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较大程度地提升学生对于信息的吸收效率,提升整个课堂的利
用率。
例如,在进行“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口头上的描述往往不能使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直观地理解,但是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将点、线、面的运动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其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点动如何成线、线动如何成面、面动如何成体的。
综上所述,在进行中学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不仅需要重视教学形式,其更应该关注教学的实质,一切教学活动均以学生为出发点,确保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感兴趣,在此基础上,利用最恰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有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的课堂中展现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其进行有效地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从而最终真正地达到提升教学实效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梅清,孙维,邓贵峰.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梁平法识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1):241-243.
[2]张婧.浅谈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7(33):30-31.
[3]陈颖.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21):197-198.
[4]王海兴.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30):63-66.
作者简介:郑孝义,男,1975年10月出生,福建福清人,本科学历,中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