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导学”在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26王蕾
王蕾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已经进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很多方面发挥着作用。我国的机器人教育起步比较晚,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才能逐渐地走向成熟。先介绍基本概念,再分析模式的构建,最后提出具体的应用来增强学生的知识和
技能。
关键词:微课导学;机器人教学;具体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有效的形式,可以满足学生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应用在机器人教学中,有效地改善学习效果,且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过程中彰显出微课导学的优势,推动教育方法的改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微课
微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针对某个知识点讲解而设计的,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其适用于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有效地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形式比较单一、目的不够明确、模式缺乏创新等。所以要树立起创新的意识,只有不断地改进才能更加的完善,才会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二、“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节約课堂时间、节省实操材料、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针对于机器人课程而言,可以解决其中的难点、重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抓住“微课导学”的优点,采用多元化的手段进行教学,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探究发现其中的奥秘,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微课导学”模式是非常有用的,有利于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三、“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课前
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制作的课件要和实际需要相符合,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微课让学生先了解其中的难点、重点,构建出清晰的知识框架,听讲的时候更加具有针对性。内容方面要适当地把控,保证在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之内,顺利地实现知识传授与吸收。同时要控制好时间,一般情况下是在5~15分钟为宜。课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决定着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
(二)课中
在视频观看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大胆地向教师提问,教师及时的答疑解惑会实现知识的内化,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微课模式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性,学生可以进行学生调节,让其适应自己的节奏。例如比较难的地方要反复地观看,直到弄清楚为止。课堂上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动手去做才能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对知识也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由于课堂时间非常的有限,所以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理论和技能的相互结合,从而不断提高综合能力。
(三)课后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完全掌握知识,需要课后巩固才能理解,才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师生之间可以建立微信群,便于相互之间及时的联系。同时教师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通过弥补不足之处提高整体的学习水平。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会建立起深厚的情感,提高了课堂上的默契配合度,营造出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后通过复习、拓展、内化,可以实现知识的巩固,真正地实现导学一体。
四、“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
(一)明确教学任务
微课制作需要一个清晰的目标,这样才更加的具有针对性,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机器人走迷宫环节,机器人组建需要一个控制器、两个马达、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一个光电传感器以及一批机器人配件。由于组建的过程非常复杂,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视频演示进行操作,在正确的指导下会减少主观的失误,保证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教师要控制好难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学知识,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其更加主动地去探究知识。
(二)教师答疑解惑
微课并不是完全脱离教师,需要及时的指导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教师应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布置搭建机器人的任务,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通过相互合作完成任务。但是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复杂的问题,成为重要的阻力因素,教师要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答案,这样会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师生互动让教学变得更加轻松,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反思总结
一方面学生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对知识进行拓展,看待问题要从多个角度,真正地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出学习计划,建立起机器人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要进行反思,对于微课中不好的地方要及时地完善,确保实现高效的教学。要和学生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将其融入微课制作中,不断地提升水平。反思总结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内容,而且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微课质量。
综上所述,“微课导学”在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机器人普及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华.“微课导学”在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的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6(9).
[2]章玲玲.刍议“微课导学”在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11).
[3]李小磊.浅谈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巧用“微课导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3).
[4]耿明月.赵子琪.基于微课下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措施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