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018-10-26郑晋杰

新课程·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阅读个性化

郑晋杰

摘 要: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而不是像传统语文阅读教学那样,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占据主要地位,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灌输”给学生。

关键词:阅读;个性化;以生为本

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只需静静地听、记教师所讲的内容。这样的阅读课堂很大程度上考验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会出现“神游”现象。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应努力摆脱当前教学环境的束缚,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想方设法丰富个性化教学准备,创设个性化阅读情境,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搭建合适的平台,使个性化阅读教学成效显著。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课前预习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前预习,假如学生在课前做充分的预习,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上课时,就不会出现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产生厌学情绪的现象。而实际上,很多学生不会主动预习课文,即使有的学生主动预习,目的性也不强。因此,教师在课前,要有意布置学生预习,不仅内容要具体,而且要求个性化。

如《热爱生命》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文章。但是,面对“生命”这个话题,不同家庭、不同经历的学生,其感悟和认识是有很大差别的。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可以设疑:你最热爱哪一种生命?为什么?阅读能力低的学生,可以谈论遇到坚忍不拔的生命;阅读层次高的学生,就举出飞蛾扑火、崖缝中长出的小草等事例。

预习时,鼓励学生联系其他学科内容,勤于查找相关资料,拓展语文学习的时空,丰富见闻,促进学科间的渗透以及课内课外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故而,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适合本班学生的个性化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快速融入教师的教学中,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学生只有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情境中,才能展示自己的多元解读能力,抒发自己的独特见解。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导入,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你们吃过牡蛎吗?哪些同学见过?学生对此肯定非常感兴趣,一定会各抒己见。教师在学生热烈讨论的过程中,适时给出答案,用课件展示牡蛎的图片,或者补充牡蛎的有关知识,继而导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本课课文是否提到了牡蛎?其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本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也愿意说,他们会调动已有的个人生活经验,从而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选择批注角度

编者编写初中语文课文时,一定会选择很有写作特色的文章。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找出语言方面的特色,并能按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选取个性化的欣赏角度,在课文旁边进行批注,把自己的个性化解读批注到文中。

如《背影》是一篇歌颂父爱的经典散文。作者叙写了父亲的背影,让父子之情浓厚而深重。教学中,为使现在的独生子女学生把握和感悟到父子之间的深情,与作品产生共鸣,教师可以设计:自选角度细读慢品,用心体会用语的妙处,并且把自己的感悟批注出来。也许有的学生旁批“外貌不美,情却真”,有的批注“语言朴实,含义深刻”,有的旁批“贴切的比喻写不尽父爱情深”,等等。

学生在批注时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个性,懂得了自己选择合适的欣赏角度,掌握了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同时也能够带动作文能力的提升。所以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教會学生选择个性化的角度做批注,让他们能够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

四、深入解读文本

不同的学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认知水平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文本甚至是同一段落的理解和解读也各不相同。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懂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个性展示,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从而培养创新思想和创造力。

在教学《孔乙己》时,应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路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写出自己的疑惑点。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自读课文时,学习自己批注,将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写出来,如小说中所写的“笑”有什么深层含义?学生读完后,交流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解决。勇于质疑才能深入文本,才能发掘文本的真正内涵。

五、提供展示平台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生本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展示平台。

如《变色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组准备课本剧表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可编可演,促使学生在排演课本剧的过程中了解文中的各个人物形象,加深对其的理解,这远比教师课堂上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要形象得多。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紧跟时代步伐,开阔教学思路,勇于创新,促使学生乐于阅读,并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史振泉,韩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11).

[2]曾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8).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阅读个性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