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对“慕课”认知与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
2018-10-26邹霞陈静万静
邹霞 陈静 万静
摘 要:本文通过对某高职院校的150名学生关于“慕课”认知与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高职学生对“慕课”认知程度、具体需求和学习体验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障碍,并寻找原因、探讨解决办法,以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慕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慕课” 高職学生 认知 需求
课 题:本文系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编号:xs2017004,参与人员:李亚东 赵燕 张敏);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一般课题(编号:szwzy201718)研究成果。
“慕课”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它沿承了开放共享知识的理念,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世界各个角落,不仅提供免费的优质资源,还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是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突破性创新。“慕课”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共享,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
各高校纷纷引入“慕课”并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低结业率、高辍学率和学习成果难以得到有效认证等。
“慕课”要在中国高校得到进一步应用发展,离不开众多教育机构、高校、学者积极的推动,也离不开中国高校学生的参与学习。因此,学生对“慕课”的认知、需求,以及接受和支持程度非常重要。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对“慕课”的认知情况如何以及他们在“慕课”学习中有哪些需求,笔者选择某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探究高职学生对“慕课”的认知、需求和学习体验情况,以期发现“慕课”应用过程中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探讨解决办法。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一、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017年9月至11月,对苏州市某高职院校的在校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9份,问卷回收率为92.67%。
2.方法
(1)调查工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高职学生对“慕课”认知与需求情况的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个人的基本情况、高职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认知情况、高职学生“慕课”学习体验和需求情况。从课程内容、学习支持、学习满意度等方面了解学习体验情况和学习需求。
(2)调查方法。选取苏州市某高职院校的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结合方便取样的方法,每班抽取10人,共调查150人。
(3)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计数资料描述采用人数和百分比。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高职学生对“慕课”认知状况
高职学生对“慕课”认知状况详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慕课”不熟悉,13.7%的学生没有听说过“慕课”,56.1%的学生听过“慕课”,但不太了解。
在听说过“慕课”的学生当中,82.3%的学生是通过老师获知的,通过同学告知、学校、媒体等途径获知的占17.7%。说明今后应继续加强教师在“慕课”认知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加大学校宣传以及媒体等途径的宣传力度。
2.高职学生对“慕课”学习的体验情况
在对“慕课”学习满意度的调查中,89.9%的学生表示满意。学生认为,通过“慕课”学习可以提高知识和技能、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习积极性、扩大交友圈等(详见表2)。
在课程学习体验方面,48.2%的学生有一门课程的学习经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学生当中,有18.7%的学生最终没有完成课程的学习。针对此种现象,对未完成课程情况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见下图),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自我约束能力差是主要原因,说明“慕课”学习要想保证结业率,需要加强课程运行期间的教学组织管理,督促学习进度,帮助学生完成课程。
3.高职学生对“慕课”的需求状况
在有“慕课”学习经历的学生中,46.8%的学生学习目的是扩展知识技能,30.9%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学分,11.5%的学生是为了体验新生事物,7.2%的学生是为了与名校课程零距离接触。说明高职学生对“慕课”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和热情,对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也有一定的渴望。
关于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70.5%学生喜欢以视频的方式来呈现,且视频长度以5~10分钟为宜。
对于“慕课”课程平台每一模块的总体体验与需求,学生表现趋于一致。93.5%的学生希望学习内容与工作、生活相关,且视频播放要流畅。91.4%的学生认为老师和同学的反馈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希望课程老师能经常在线指导,及时解答学习过程中的问题。64.7%的学生认为在“慕课”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障碍,希望老师能在提供专业指导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
三、结论与建议
1.加强宣传和引导
“慕课”自2012年出现至今,发展速度很快,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作为高校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学生中,仍有部分学生对“慕课”一无所知,即便是很多学生听说过“慕课”,也对其特点、教学模式、课程运行等不熟悉。
因此,今后应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学生了解并熟悉“慕课”。只有在认知的基础上,才能完善和提高,促进“慕课”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搜集相关的“慕课”课程并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网上学习。教师也可以针对自己的授课内容,寻找相关优质的“慕课”资源并分享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慕课”学习来了解“慕课”,效果会更好。
2.精益求精,完善课程建设
“慕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知识灌输,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和方式接受新知识。这种方式深得学生的喜爱,但是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完善课程建设,包括课程内容的建设和课程运行平台的建设。
课程内容方面,主要是严格把控质量,保证课程资源的优质,还要注意课程资源的及时更新,根据运行期间学生的反馈情况修正、改进并更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课程运行平台方面,主要是完善平台各模块的功能,让学习操作更便捷、更流畅。
3.增加助教数量,满足学习需求
“慕课”的学习特点,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高,因此需要一定的支持系统来督促引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根据当前学生学习现状,“慕课”课程的组织管理需要助学者参与,他们充当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讨论的促进者,信息的反馈者,资源的提供者,为学习者提供多方位助学活动。
目前,大部分网络共享课程的助学者都是教师,主要负责督促学生完成网上的学业进度和作业任务、在线答疑、和学生交流互动了解学习进展等。但是随着选课人数的逐渐增多,助教的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学习进度督促不及时、在线答疑不及时、与学生互动不充分、学生出现的学习困难不能及时解决的情况,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另外,助教缺乏相关的专业素质,也不利于在线答疑和互动交流。
因此,今后课程应增加助教的数量,并且要对助教进行助学管理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助学管理水平,及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拓宽思路,改进组织管理机制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除了增加教师助教的数量以外,还应拓宽思路,让学生和开课教师参与到助学管理中来,即应形成一个“开课教师—教师助教—学生助学者”三位一体的助学群组,共同帮助学生完成在线学习。
开课教师能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上把握大局,并对助教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助学策略培训。教师助教承上启下,在过程中适时帮助、引导和监控,指导学生助学者实施助学策略,整理、归类并上传优秀资源,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问题和技术问题。学生助学者深入基层,在学生周围帮助、督促和引导,并定期向助教老师反馈助学效果。这样三位一体的助学链能覆盖到每一位学生,保证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2013(4).
[2]明菲菲.基于MOOC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析[J].教育探索,2016(5).
[3]鄧康桥,宋晶.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高效教育管理,2013(4).
[4]况姗芸.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05(4).
(作者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