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拓展内涵
2018-10-26夏青
夏青
广东省技师学院于20世纪60年代由广东省劳动厅(当时)在广州创办,后因文革停办,1991年经省政府批准选址惠州博罗复办,2002年升格为技师学院,2008年升格为副厅级事业单位。学院占地面积322亩,建有博罗、花都两个校区;全日制在册学生1万人;共设有11个系65个专业(高级工100%),职业鉴定工种20个;目前教职工679人,教师中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155人,一体化教师占专职教师的72.7%。教师中有15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模范)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31位获广东省技术能手、金牌教练等省级荣誉称号。
学院秉承“崇德尚技、博学精工”的校训,不断开拓进取,现已建设成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人社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企业新型学徒制、职业训练院试点单位,共青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第43、44、45届世赛电子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第44、45届世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这两个基地分别为国家培养了1个世赛冠军、2个世赛优胜奖,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突出贡献集体记功”荣誉。近期,学院又被确定为广东省高水平技師学院建设单位。
近几年来,学院按照省人社厅“能力本位、质量办学、高端引领、错位发展”的要求,以创建全国示范性技师学院和广东省高水平技师学院为目标,以党建为引领,以“开放校园、科学校园、技能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美丽校园、和谐校园、廉洁校园”建设为抓手,严格管理,主动作为,在改革创新、内涵发展上取得卓越成效。
开放办学取得新突破,以开放促发展
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一是牵手德国迈明根技术员学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已组建机械设备维修专业2017级老生和2018级新生各一个班,每个班限定32人,2018年8月份开班,学生不用另交学费就可考取德国技术员学历证书(相当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历)。学院还对赴德国师资培训、实训室建设、教学实施等内容进行了规划,派遣6名专业教师去往德国参加21天的培训以及选择2~3家德资企业作为实验班学生的企业实践基地,下一步还将增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中德合作办学。二是与澳大利亚昆士兰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主要学习和引进澳大利亚TAFE模式,在幼儿教育、会计、物流等专业领域合作;三是与西门子公司合作,共建中德智能制造等专业,相关工作正在持续推进。四是邀请德国十多位职教专家来校短期访问和讲学;邀请英国、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籍的世赛首席专家、副首席专家等来校讲座,并举行了中芬、中澳技能邀请赛。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取得新进展。一是每年举办校企合作联盟大会,探索形成了“共建校外实习基地、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引企入校”等校企合作模式,为部分企业授牌“校外实训基地”“产学研基地”“世赛培训基地”等。二是与深圳市宝安区政府、惠州各县区政府以及惠州仲恺高新区、大亚湾经济开发区、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与惠州仲恺高新区政府、深圳宝安区政府深入对接,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汽大众、腾讯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例如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ICT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主要建设网络技术实训室、云计算实训室、云端桌面实训室等,集合世赛、对外培训、教学等功能于一身。引进华为网络学院ICT职业认证体系、技术培训体系和信息化资源,将该基地建设成为粤东地区最大的华为培训基地以及云计算、网络安全两个项目集训基地。三是开展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学院2016年与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签订新型学徒制班合作协议后,充分发挥试点企业的主导作用,由企业自选工种、自定学员,校企共定时间、共商评价,真正做到“教、学、产”三不误,目前已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基于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层次的培训,为开展下一步工作夯实了基础。四是先后为东风日产公司组建了9个保全班,为其培养了近300名设备保全员,学生入职比例超过90%,这些毕业生在日本本土举行的两届“日产全球基本技能大赛”中均获得冠军。
职业训练院试点建设取得成效。一是成功申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刘建大师工作室,刘建大师同时是惠州仲恺高新区技师协会会长,正在进行四方面的工作:培训方面,在为本校进行师生公益培训的基础上,到10多所大学为大学生进行电气工程师培训、为50多家企业为企业员工进行高新技术应用培训、计划到广东乃至全国各地进行师资培训;网络平台方面,开通了网络在线直播授课平台,还开通了电气自动化学习平台,已经让众多学员受益;指导学生创业就业方面,已培养5个学生创业团队,最高的一个团队创业估值1120万元,还将培养10个以上的团队进行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创业;申请专利方面,已申请专利4项,正在申请的专利近10项。另外,学院正在申请第二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曾福辉大师工作室,主要在智能制造领域发挥技术引领作用。二是与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政府共建职业训练院。学院是人社部在全国的28家职业训练院试点院校之一(广东省共有三家试点院校),仲恺高新区政府在场地、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扶持,由刘建大师工作室牵头,现已确定在人力资源产业园中提供1300平米场地供职业训练院使用,主要进行孵化基地建设以及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技师研修,使职业训练院在校外有了固定基地,实现政府、学校、企业三赢,下一步考虑在仲恺高新区设置鉴定站。三是参与首席技师、优秀技师评选及企业技师培训。共协助惠州市人社局、仲恺高新区二级政府评选首席技师、优秀技师475人,并由当地政府为这些首席技师、优秀技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另与福建省龙岩市政府合作,承担龙岩市企业技师以上技能人才培训任务等;四是以职业训练院名义承办竞赛、参赛获奖。与博罗县人社局合作,承办博罗县首届职工技能大赛,2018年9月份开赛;与博罗县工商联合作,承办博罗县首届非公经济体企业职工焊工大赛;与企业合作,承办深圳中烟公司员工技能竞赛等。2017年参加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教师朱韬瑜指导的项目在1.6万个参赛项目中杀出重围,获技能工匠争先赛优胜奖;2018年参加广东省“众创杯”和惠州市“恺莘杯”创新创业大赛的6个项目,“机电工程师的摇篮”项目荣获技能工匠争先赛全省第一名,获20万金奖殊荣。五是为联盟职业训练院课题“技能评价”子课题研究作出贡献。学院四次参加全国职业训练院建设课题组研讨会,并承担子项目“技能评价”研究,该课题已于2017年12月经人社部专家组审核验收并结题。
三个联盟促教学,互帮互助促提高。一是在省厅的推动下,牵头成立了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联盟由省内的34所技师学院、14家有代表性的行业协会、18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组成,学院是理事长单位,秘书处也设在学院。2018年在琶洲广交会馆成功举办“世赛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论坛”,全省近百所技工院校代表和部分企业、行业协会代表参加。学院还主持召开了两次联盟理事长会议,研究组建广东省“新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商讨了“联盟成员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走进名企活动安排”等,通过联盟发展带动学院发展。二是率先在广东省进行校际强强联盟。与深圳技师学院、东莞市技师学院实施三校强强合作,主要进行世赛、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办学、一体化课改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三是成立了由85家知名企业、行业协会组成的校企合作联盟,在专业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技术研发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
勇担社会责任,助力区域发展。按照省委精准扶贫工作部署,学院在免收学费的基础上,再免收所有贫困生的杂费(人均5000元左右),并对低保家庭学生每年给予1500元的额外生活补助;对惠东、饶平、汕尾等县级技校和民办技校开展对口帮扶,为他们提供教学和技术指导;围绕企业需求,开展了“教师、技术进企业”活动,激发了全院教师从事科技开发的动力与活力,竭诚为地方、企业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题。
质量立校触发新机遇,以品质促发展
通过优化生源结构提升办学层次。学院实行“国家免学费、困难减杂费、低保享助学、高分设奖励”的招生政策。凡高考分数达第二批录取分数线以上的新生给予3000元奖励;全面取消中级工班招生,100%招收高级工班。学院从2016年开始全面取消中级工班招生,2017年计划招生3150人,实际招生3601人,高级工100%;2018年计划招生3300人,实际招生3369人,高级工100%。目前在校班级全部为高级工班。
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师资队伍。一是以大师工作室为依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刘建国家级大师工作室、曾福辉惠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为大学生、研究生进行技师培训,为企业员工进行高新技术应用培训,在带徒传艺、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术推广、学生创业方面取得了成效。二是通过成立学术委员会,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进修,定期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邀请国内外职教专家来校讲学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三是对外师资培训取得成效。2017年顺利完成6个项目9个班次省级师资培训任务,培训量819人天;2018年将完成8个班次240人的省级师资培训任务。
优化专业建设,推进教研教改。学院站在产业的视角不断加快智能化高端专业和新兴专业建设,同时对传统专业不断调整优化。与惠州三航无人机技术研究院共建“无人机技术应用专业”;3D打印、物联网技术应用、动画游戏与影视制作等专业也逐渐建设成熟;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等传统专业不断拓展内涵。近3年,学院有省级教育教学课题3项;教师撰写发表论文345篇,主编出版教材67本,编写校本教材13本,申请专利39项;教研成果获国家级奖项255个,省级奖项100多个。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一是两个世赛基地高标准建设,占地面积都达到1000平方米。世赛电子技术项目基地拥有25套与世赛技术要求一致的训练设备和仪器工具,设备价值500多万元;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先后投入了500多万元用于设备添置和场地改造,完全满足世赛技术要求,营造了优越的竞赛条件和浓厚的竞赛氛围。两个项目基地设施领先,包括功能分区、训练设备、仪器工具,以及选拔集训方案、参赛标准、淘汰机制及世赛集训基地管理模式等软件和硬件建设都达到世赛标准,后期还将持续改进。二是优化竞赛机制,促进良好学风。2018年承办了第45届世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广东省选拔赛和全国选拔赛,拉动设备赞助400万元,承办了第45届世赛电子技术项目广东省选拔赛,参加了世赛模具制造项目选拔赛,三个世赛项目共5位选手进入第45届世赛国家集训队。近3年,基地培养的选手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得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金牌一枚,电子技术项目优胜奖2个;学生在全國各类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32个,二等奖34个,在全省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77个,二等奖73个;在人社部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中国大能手》数控车项目中夺得季军。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不断改革创新。一是委托“广东省技能人才网”开展了对口率、初次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等跟踪调查;二是引进了“顶岗实习服务管理系统”软件,解决了以往实习过程动态跟踪难、数据不完整等难点;三是对顶岗实习学生开展了“就业观”和“顶岗实习安全教育”等专题讲座,成效明显。
夯实根基树立特色,以创新促发展
倾力打造科研技能月。学院将每年5月定为科研技能月,2017年开展活动74个,其中举办讲座6场,技能竞赛项目43个,教研教改活动16场,收到科研技能作品近500个,表彰先进521人次。成立了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聘请了1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客座教授。2018年科研技能月开展活动76个,其中举办讲座5场,举办技能竞赛52项,开展教研教改革活动11场,收到科技作品近1000个,表彰先进集体15个,表彰先进个人391人次。
重视制度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招生就业、培训鉴定、采购招标等方面规章制度,近3年累计新增41项制度办法,修订、完善11项规章制度,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例如进一步修订教科研奖励办法、校企合作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教学管理办法、聘用人员管理办法等。教科研奖励办法准备新增50万元科研创新基金,新增科研技能月布展、创新作品、教师职业能力竞赛等奖项,大幅度提升国赛省赛奖励标准。
重视各种活动创新。一是毕业典礼进一步创新,增强了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进一步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二是校友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成立了校友会筹备委员会,拟订了校友会章程,形成了校友会框架构想,近期即将举行校友会成立大会,将邀请300名以上校友回校参加活动;三是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展、“阳光宿舍”评比、学生心理素质拓展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特色。个案咨询和危机干预取得实效,相关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备受关注。四是重视新生军训,将军体拳、匕首操、短棍术等项目列入新生军训,同时开展国防知识、传统文化、校纪校规、工匠精神等入学教育,成效显著。
发挥载体功能,强化精神引领。学院悉心营造富有特色的物化文化环境氛围,将校园主干道建设成技能大道,将匠人的品格精神融入学院的建筑体;将创新创业工作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有校内众创空间或创新创业发展中心;并通过文体社团活动月、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在校轨迹,“三自教育”、晨读、校园淘宝、毕业典礼、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已形成了很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人社部《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和《广东省技工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精神,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发展,积极对标国际、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打造一流品牌专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办学品位;进一步优化生源结构,提升办学层次;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内涵;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能力;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促进环境育人,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轻松高效的学习环境、平安美丽的校园环境、和谐快乐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学院办学实力、社会贡献力、综合影响力,加快推进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