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奔豚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气郁化火型临床观察

2018-10-26申广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郁化火抽动症多发性

申广生,张 炜

(1.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儿科,河南 南阳 473000;2.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医院儿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主要临床症状为面部和四肢不停抽动,并伴有喉部发音等症状[1]。笔者用奔豚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气郁化火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8例,均为本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收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2~15岁,平均(8.25±1.25)岁;病程11~34个月,平均(24.65±3.48)个月;病情轻度3例,中度12例,重度9例,极重度5例;脑电图异常5例。观察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2.5~15岁,平均(8.35±1.25)岁;病程12~34个月,平均(25.65±3.45)个月;病情轻度2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极重度7例;脑电图异常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1995年)的诊断标准。①起病于21岁之前,大多数在2~15岁之间;②主要表现为多种抽动动作和一种或多种不自主发声,两者出现于病程某些时候,但不一定同时存在;③抽动症状一天反复出现多次,几乎天天如此,但在数周或数月内症状的强度有变化,并能受意志控制数分钟至数小时,病程至少持续一年,并在一年中的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以上;④不自主抽动或发声,不能用其他疾病来解释。凡患者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运动性抽动,加上1个或1个以上的发声性抽动,病程超过1年,即可诊断为多发性抽动症。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中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诊断标准[2],辨证为气郁化火型。主要症状为面红耳赤,皱眉眨眼,张口歪嘴,烦躁易怒,摇头耸肩,盗汗少寐,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口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等。

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2~15岁,家属同意进行临床研究。

排除标准:患有心、肝、肾等其他严重疾病,患有癫痫以及精神发育缓迟等精神病类,对所用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硫必利(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603),开始每次50mg,每天服用3次,后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药量,最高不得超过400mg/d,待症状控制后酌情减量[3]。必要时配服盐酸苯海索片(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129)口服第1天1~2mg,以后每2~5日增加1~2mg,至获得满意疗效。

观察组用奔豚汤[4]。药用葛根12g,桑白皮10g,当归9g,法半夏6g,川芎6g,黄芩9g,白芍9g,甘草6g。水煎,4~7岁每日1剂,7~14岁每日1.5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

两组均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3 观察指标

抽动程度(用耶鲁抽动程度量表进行评定,分析发生抽动、运动抽动、综合损害以及总抽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总分为10分,分值越低,表示临床疗效越好)以及治疗效果。

4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日常生活和学习正常,3个月内随访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部分症状轻微,日常生活和学习基本不受影响。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或抽动频率减少,日常生活和学习明显受影响。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治疗前后无变化。

5 治疗结果

两组抽动程度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抽动程度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抽动程度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发生抽动 运动抽动 综合损害 总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9 5.59±1.34 2.02±0.77 10.56±2.12 4.23±1.21 25.65±4.67 10.01±3.24 42.36±8.56 15.65±6.64对照组 29 5.57±1.36 3.08±0.99 10.55±2.11 6.34±1.91 25.64±4.68 14.44±3.21 41.98±8.64 23.56±5.88 t 0.056 4.551 0.018 5.025 0.008 5.231 0.168 4.803 P 0.955 0.000 0.986 0.000 0.994 0.000 0.867 0.000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9 6.23±1.19 2.11±0.74对照组 29 6.24±1.21 3.99±0.87 t 0.317 8.864 P 0.975 0.000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产伤、外邪侵入、情志失调以及先天禀赋不足均会引发抽动症。发生多动症的主要原因为五志过极和风痰内蕴[5]。真阴不足,外协侵入,引发肝风,出现惊恐恼怒。肝气郁结,气郁化热,出现抽搐和惊风,形成多发性抽动症。因此,治疗应将养血调肝,泄热降逆。奔豚汤中桑白皮止心烦、逆奔气,葛根、黄芩清火平肝,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当归、川芎养血调肝[6]。

奔豚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气郁化火型疗效较好。

猜你喜欢

郁化火抽动症多发性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理论探讨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马丙祥教授辨证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总结
董氏奇穴微络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从痰、风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平肝熄风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