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例谈
2018-10-25徐联乐
摘 要:数学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学生数学学习不得法,事倍功半。完善数学教学方法,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以实例的方式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探索,希望能为初中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起到一点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追根溯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6-11
作者简介:徐联乐(1970—),男,湖南省华容县实验中学教师,一级教师,本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以下方法。
一、返璞归真,以问题为纽带
过去的数学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给数学的教和学带来了很多弊端,数学教学要化结果为过程。过程如何体现?当然是返璞归真,也就是去除其热闹的装饰,还其本真,按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原本过程进行教学。如三角形全等的判断,之前我把ASA、SAS、SSS作为判定定理,一板一眼地教给学生,完全忽略了它的被想到、被发现的动因与过程。这样一来,它们就像从魔术师的帽子里蹦出的兔子,无家世、无来历、无背景,很难理解。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出了ASA、SAS、SSS的判定定理。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明白了三角形全等概念的来历,更好地理解了三角形全等的原理,记住了三角形全等的概念,能灵活地运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联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乐此不疲,就要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轉变。我经常采取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之前,我先和学生做了一个猜数的游戏:“请同学们任意想一个数,不要说出来,把这个数除以3,再减去5。然后把计算的结果告诉我,我一定能猜出你所想的那个数。”听我这么一说,学生们坐不住了,有的摇头,有的面露惊讶神色,胆大地高声喊:“我不信!”我做了一个让他们安静的手势:“下面就见证奇迹吧!”
生:得数是4。
师:你所想的数是27。
生:结果是0。
师:你所想的数是15。
生:得数是负3.5。
师:你所想的数是4.5。
师生间快速的对答,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此时,我乘机引入新课:“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你们不但能像老师这样迅速地猜出别人脑子里想的数,而且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都十分投入,学习效果自然较好。
三、引而不发,让学生自己探究
过去,教师总是霸占着讲台,喋喋不休地讲解,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因此,教学中我总是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知识,自觉总结规律。他们学得透彻、灵活,掌握得牢固。每节课前我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指导他们做好学习记录,把遇到的困惑带到课中与学习小组成员一起探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共性问题由教师为全班讲解,这样教师的讲就会变得有的放矢,课后再引导他们归纳提炼,灵活运用。选择怎样的学习方式,取决于教学问题和教师教的艺术。如七年级上册讲解同类项这个知识点时,待学生充分自学之后,我这样讲解:“要解决问题,关键是要弄清牧场里这群牲口的种类和数量。”曹XX边看边想边说:“这边有2头牛,3匹马,5只羊,那边4头牛,2匹马。”陈X迫不及待:“有16只马牛羊。”我问:“他们说得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紧皱眉头认真思考。思索中的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已经懂得了为什么要提出同类项概念,该如何区分同类项等问题。这个充分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探索的学习过程,比教师直接提出同类项的概念更让学生有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数学教学担当着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重任,在教学中,我总是努力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让他们在不断发现知识、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培育创新品质。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就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王 伟.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的几点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24):152-153.
[2]苏德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果 的几点建议[J].中华少年, 2016(24): 143-144.
[3]杨成兴.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 性的几点建议[J].考试周刊,2016 (93):7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