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互联网+教育”看教育传播的传媒化发展

2018-10-25杜佳琦王富鹏

声屏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大众传播互联网+教育互联网

杜佳琦 王富鹏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也进入人们的生活,从起初的MOOC至精品课,再到如今的网络学校,“互联网+教育”逐渐传媒化。开通两微一端,并注重视听技术和视听语言的运用,借助新兴大众传媒,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教育渠道体系,教育主体、教育渠道、教育内容和教育效果都发生了变化。教育与传媒,二者交合变化,也引发了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学习之争。

关键词:互联网+ 大众传播 教育 传媒化

互联网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互联网+”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纷纷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将视线转至教育界,人们会发现互联网+教育早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电脑屏幕上。从起初的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至精品课,再到如今的网络学校,上“网课”已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学习形式之一。其经济形式也从流量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互联网+”对教育传播产生了哪些影响?教学模式又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了解网络课程的发展及现状,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变化。

“互联网+教育”的传媒化历程

一、“互联网+教育”的初级形态。网络课程从诞生伊始就伴有大众传媒的意识,大众传媒依赖注意力经济模式实现商业价值,网络课程依赖流量经济模式实现商业价值。网络课程进入人们的视野起始于MOOC,音译为慕课,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免费教育形式,始于2007年美国犹他大学戴维·威利教授发起的面向世界各地用户免费分享的一门网络课程。传统的课堂以视频的方式上传至网络,受众通过支付流量来观看视频,获取知识,教学者则通过流量经济模式获利,即依赖点击率和影响力实现商业价值。2008年,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一经正式推出,就迅速得到推广,成为大众网络学习的主要途径。①

二、“互联网+教育”的中级形态。随着MOOC的大规模发展,在众多网络开放课程中,一批优质课程脱颖而出,随即发展成网络付费精品课程。这类精品课程虽然不再免费开放,但依然是面向大众的,仍有众多用户愿意为其买单。此时,“互联网+教育”的流量经济模式逐渐转变成与传统教育模式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知识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志在解决知识和经验、技能不对称的问题,其核心手段是通过知识类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自身价值,如百度传课、喜马拉雅FM、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等。但就此而言,“互联网+教育”还处于以销售知识类产品为主的状态,这是一种内容直接盈利模式,即通过用户对内容的直接购买或者广告商对内容的直接赞助而获利。②

三、“互联网+教育”的高级形态。分散的网络课程在互联网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过市场的洗牌和自组织发展,将只有数家网络学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逐渐存留下来。这些网络学校与精品课程相比,不仅有优质的课程内容,还有成体系的教学系统,成规模的师资力量,社区式的学员群体及丰富的校园服务。网络学校使网络课程变成了有组织的网上大学,不仅生产开放的课程产品,还通过付费会员制度向用户提供优质的学习服务,如精准的课程推送、付费优惠、私人讲解等VIP服务。此时,“互联网+教育”才开始不仅销售知识产品,还提供知识服务,即内容间接盈利。在这种模式中,内容成为吸引用户注意的核心元素,首先借助优质内容留住特定用户群,进而精准地销售内容产品或服务。如沪江网校、学而思网校等。

“互联网+教育”的传媒化要素

“互联网+教育”是一种传媒化的教育,教学不再是专职教师的专属,学习也不再是校园学生的专属,接受这种教育就是接受传媒内容。传统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形式,从教育形式到教育内容再到教育年限都有一定的限定,而在互联网+教育中,任何人都可以不受年龄、地域、时间限制,通过网络终生学习。不同的传播语境会对传播要素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互联网+教育”语境中,教育主体(教师、学生)和教育渠道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教育内容、教育效果也随之发生改变。

一、教育主体的传媒化。传统的教育传播中,教师和学生是严格区分的两类群体,两者在年龄层、社会阶层上往往有很大不同。而在“互联网+教育”语境中,教师(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与其说是老师和学生,不如说是新大众传媒业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中,教学者(老师)没有严格的资格限定,多数情况下,只要掌握了一定知识以及传播渠道,就可以成为“互联网+”时代的老师。正因为如此,老师与学生之间已经没有了明确的界限,某方面的老师,也许是另一方面的学生,学生掌握了知识并学会运用后,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快速地成长为老师,将知识分享给后来者。如此一来,“互联网+教育”便成就了一个真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世界,只要你愿意学习并乐于分享或者期望实现商业价值,就可以在老师与学生身份之间随时切换。

二、教育渠道的传媒化。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借助电脑固定终端和手机平板移动终端,在大众传媒大家族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互联网+教育”借助这种新兴大众传媒,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教育渠道体系,通过线上线下(O2O)结合,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应用(APP)协同作用,打造了一个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教育平台,这个平台不仅可以推广发行原创的网络课程,也可以把优质的线下传统课堂内容进行加工制作包装后搬到网络上,让没有机会走进传统课堂的学子有机会聆听高端学府的课程。“互联网+教育”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解决传统教育人才培养与现实用人需求之间的偏差问题,是一种随需随学的教育方式。二者结合作为一种混合式教学方式,更是可以直接发挥二者的协同功能。上海交通大学在“好大学在线”上很好地发挥了混合式教学的作用,学生课前线上自学慕课,带着问题与思考参与课堂学习,课后再通过慕课复习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做重点讲解,答疑解惑,开展互动教学。③

和一般大众媒体一样,互联网+教育媒体也开通两微一端(微信、微博、APP客户端)。APP作为主要的内容发布平台和接受平台,微信和微博作为主要的课程内容推广平台和扩大影响力的宣传平台,二者结合从而最大程度的实现知识的商业价值以及网络教育平台和教学者的商业利益。例如腾讯众创空间孵化的千聊在线知识社区,不仅有自己的APP客户端,还有微信和微博公众号作为宣传推广补充,而且微信公众號不仅是宣传推广平台,也是内容发布和接受平台

三、教育内容和教育效果的传媒化。伴随着教育主体和教育渠道的传媒化,教育内容和教育效果的传媒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无论是直播还是录播,“互联网+教育”的内容生产方式都是一种传媒化的节目生产方式,优质的“互联网+教育”内容都需要注重视听技术和视听语言的运用,它要涉及到前期创意策划写作、中期拍摄采集录制、后期剪辑制作包装、合成输出发布等整个节目创作流程,在这方面,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当可以大有作为。

教育最重要的效果应当是在传承文化、人的社会化等方面的长远效益,但是这种效益难以量化衡量,所以传统教育模式更注重可以量化的即时效果,尤其是考试分数、升学率、就业率等方面的效果。传媒化的“互联网+教育”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教育效果的回归,对个人来说教育将是一项终生事业,对社会来说“互联网+教育”是一项长远的社会运动。当然,“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却源自于人们对其即时效果的期待,即专业知识的快速入门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快速掌握和提高,或者培训考证等方面的需求,即便如此,它也已经某种程度地摆脱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量化衡量方式。

结论:教育传媒化还是传媒教育化?

教育之于传媒,到底谁化谁,似乎已无从追究其本原。教育传媒化,把传媒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传媒教育化,把教育作为重要的传媒内容,无论后者前者,二者都已经让传媒和教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实。当然,二者的交合变化当然也会出现诸多问题,比如教育传媒化可能导致教育失之崇高和稳重,出现功利化、娱乐化、低质化的问题,甚至导致教育的消解;传媒教育化可能导致传媒失之大众和活泼,追求类似宣传、教化、劝服的即时传播效果,从而出现与前者相似的问题。

教育与传媒,二者交合变化引发的最直接的问题,当属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学习之争。系统化学习是阶段性、集中式、专门专业的学习,最典型的是传统校园化的学习;碎片化学习历来有之,是一种理想式、终生化、短平快的学习。在学习的道路上,正所谓“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精进不休”,说的正是这种碎片化的学习。事实上,系统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不是谁替代谁、谁优谁劣的问题,而应该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学习体系。没有系统化学习作为基础,碎片化学习无从谈起;没有碎片化学习的坚持,系统化学习的知识就无法及时更新。大体上就是如此,最新的知识最早都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的,而经过系统化整理之后又成为系统化学习的重要内容,现在的系統化学习内容也正是过去的碎片化知识。(作者单位:江西服装学院)

注释:

①夏 宇:《慕课对教育传播效果影响的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0)。

②李 蕾:《内容付费及知识变现——移动互联时代专业媒体转型的思考》,《青年记者》,2017,(13)。

③黄 震:《“互联网+”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文汇报》,2016-03-19。

猜你喜欢

大众传播互联网+教育互联网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广播新闻创新性改革文献综述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国独立电影的跨文化调和与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