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域尺度养蜂扶贫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陇东南部3个村庄的调查

2018-10-25王新友林慧龙

中国蜂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蜜粉蜂业行政村

王新友 林慧龙│文

1.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兰州 730030;2.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 730020

近年来,我国在精准扶贫中采用发展蜂产业的省份多达18个[1],养蜂扶贫已成为各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一村一品”和“一户一策”,而基于国家[2]、大区域[3]、省级[4-5]、市县级[6-7]等层面的养蜂扶贫研究结果比较缺乏实践指导性。因此,开展村域尺度养蜂扶贫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但目前相关报道尚不多见。

本研究以国家生态乡镇——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山门镇白杨树村、观音村、史沟村3个行政村为例,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结合精准扶贫开展以来的养蜂扶贫实施情况,分析了村域尺度下养蜂扶贫的困境,并指出了村域尺度下养蜂扶贫的新出路,以期为蜂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本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山门镇白杨树村、观音村、史沟村3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3 个行政村地理位置毗邻,地处106°17'E,34°35'N附近 。区域气候属温带半湿润气候,有典型的小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6℃,绝对无霜期仅120 d,年降水量620mm。地形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为陇山山脉余脉,土壤以黄绵土为主。森林覆盖率达64.5%左右,树种以松科为主。天然草地域广阔,约占总面积的13.2%,以蔷薇科为主。

2006年以来,在政府强化“四个一”工程和搞好“三大建设”的背景下,3个行政村开展了退耕还林管护与荒山造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显著,逐渐形成了以劳务输出、黄牛及中蜂养殖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表1)。3个行政村均种植有少量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基本上没有种植经济作物。2017年实行精准扶贫后,实现了硬化路村村通。

2 村域尺度养蜂扶贫存在的困境

2.1 养殖经验匮乏,技术储备不足

养蜂扶贫项目实施前,养蜂户少,白杨树村、观音村、史沟村的养蜂户分别为1、2和2家,均采用“杀蜂取蜜”的传统饲养方法。养蜂扶贫项目实施后,养蜂户猛增,3个村分别增加4、14和10家。养蜂扶贫项目实施以来,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蜂农进行了中蜂养殖技术专门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部分蜂农,尤其是5户原本有养蜂经验的养殖户掌握了部分现代养蜂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践。然而,调查发现,占总养殖户数的70%(23户)的农户认为自身养蜂经验缺乏,对养蜂致富没有信心。这主要是由农户文化水平和思想认识有限,以及养蜂经验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方能掌握所致。

2.2 靠天吃饭,蜜源不足,发展潜力受限

每年从4月至10月,该地区依次有刺槐、油菜、狼牙刺、黄芪、黄芩、党参、山花、五味子、枣花、菊花等可作为蜜蜂花粉源,品种丰富,但是优质蜜粉源植物刺槐、枣树、油菜和荞麦比例不大,比如3个行政村油菜种植面积不足6 hm2,也没有种植秋季的优质花源作物荞麦。整体上蜜粉植物资源一般,区域载蜂量定为5~10群/km2。气候对蜜粉源植物的生长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年景不好的时候,春霜、春冻乃至降雪会冻死盛蕾期、初花期和开花期的蜜源植物,导致整年蜂蜜产量严重下降甚至颗粒无收。

表1 3个行政村的经济概况

2.3 产品无包装加工,销路差

调查发现,一方面,该地蜜蜂养殖业还处在出卖蜂蜜原料阶段,包装简单,没有任何加工;另一方面,成蜜在分装时既没有专业工具和设备,也没有消毒设施。因此,该地的蜂蜜销路差,售价低。以2017年为例,该地所产蜂蜜售价仅为60元/kg,并且98%的销售是由帮扶单位包销完成的,远远低于附近龙头蜂业企业西联蜂业,以及云南省生态山区的160元/kg以上的售价,这极大的降低了蜂农的养殖积极性。

3 村域尺度养蜂扶贫的出路

3.1 加强技术培训,提升饲养水平

在技术培训中应做到以下3点:一是继续强化对蜂农的集中培训,使其系统学习并掌握养蜂全过程的基础知识;二是专家(养蜂能手)现场实训收蜂、产蜜等关键操作技术,手把手教会蜂农各项核心技术;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蜂农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如通过建立蜂农微信群、QQ群将专家(养蜂能手)与蜂农联系起来,以便蜂农可以随时咨询。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在保证蜂蜜质量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小气候特征和养殖经验,各村乃至各组应制订规范的养蜂程序和操作规范,使复杂琐碎的科学养蜂技术简易化、实用化和通俗化,提升蜂农的饲养水平。

3.2 推广“林+草+农+蜂”有机耦合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该模式可基于以下措施完成:一是在现有森林中以及在人工造林中优先考虑补播、补植及种植刺槐和连翘等优质蜜粉源乔木和灌木,提高优质蜜粉源树种比例,逐步形成优质蜜粉源林;二是在现有天然草场和荒废地上分别补播和种植紫花苜蓿等优质蜜粉源牧草,增加草地蜜源;三是在复种种草时引导种植荞麦等,这样既扩大了蜜源,又延长采蜜周期。

通过人工干预手段营造的上述“林+草+农+蜂”复合生态系统主要有以下3个优点:一是通过扩大蜜源增加蜂群采蜜量;二是经由林草农牧系统耦合产生耦合效应,完善了生态系统的结构、释放了生态系统生产潜力,从而极大的放大了系统的生态与经济效益;三是通过蜜蜂为林、草、农作物等授粉,促进其植物向高级群落演替,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

3.3 创新养殖扶助模式,引导产销对接

考虑到新养蜂户的信心、技术和风险承担能力的严重不足,可尝试通过引导村内或邻村经验丰富的养殖大户(养殖能手)与贫困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助协作机制。养殖大户(养蜂能手)上门指导贫困户饲养管理,分享部分收益,在出现失利时也承担相应损失。贫困户在实践中掌握养蜂技术后再自主经营和养蜂。该复制模式能保证养蜂扶贫项目有序推进,并能保证贫困户的养蜂收益。

政府管理人员或者驻村干部出面和集蜂业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蜂业专营龙头企业洽谈,发展订单式蜂业,由贫困户按照企业要求养殖蜜蜂,企业包销养蜂户的所有蜂蜜。该模式在解决当前销售难题的同时,依托企业品牌和产业链延长,增加蜂农收入,实现养蜂扶贫事业的长足发展。

4 结语

精准扶贫项目的纵深发展势在必行,在该过程中不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展“智力扶贫”,而且还要探索扶贫模式和机制的创新。本研究基于村域尺度以陇东南部典型生态山区的3个行政村的养蜂扶贫项目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其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可行性,对养蜂扶贫在村域和农户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有一定实际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蜜粉蜂业行政村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贵州省蜜粉源植物的开发利用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续)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