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改变取蜜方式的角度谈野生大蜜蜂的保护

2018-10-25张棋麟李还原董志祥苗春辉TerdDisayathanoowat郭军

中国蜂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采蜜传粉蜂巢

张棋麟 李还原 董志祥 苗春辉 Terd Disayathanoowat,3 郭军*│文

1.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蒙自蚕蜂研究所,蒙自 661101 3.清迈大学生物学院,清迈,泰国

引言

大蜜蜂(Apis dorsata)是蜜蜂属九大蜂种之一,为亚洲特有的一种野生蜜蜂,因个体较蜜蜂属其他种类大,故称大蜜蜂;又因其蜂巢单脾成排,俗称排蜂,此外,又因其能在岩石或悬崖上筑巢,又被称作岩蜂。大蜜蜂是热带雨林林冠层植物和多种热带农作物的有效传粉昆虫。由于大蜜蜂蜂巢大,产蜜量高,巢内蜂蛹多,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加上电视媒体对崖蜜的宣传,致使采蜜人大肆猎取大蜜蜂蜂巢,造成大蜜蜂种群数量锐减甚至濒危。本文简要介绍一种国外对大蜜蜂的取蜜方法,虽然无法阻止人为猎取大蜜蜂蜂巢,但通过取蜜方式的改变,希望能减少对大蜜蜂种群的危害,同时探讨大蜜蜂种质资源保护的对策,以期提高大蜜蜂的可持续发展和传粉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

一、大蜜蜂分布及迁飞规律

据文献报道,大蜜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广西和海南,在东南亚的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新加坡、老挝、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等地均有分布。在我国云南地区主要分布在怒江、丽江、临沧、曲靖、德宏、瑞丽、腾冲、普洱、西双版纳和红河等地区。大蜜蜂偏爱在高大乔木、悬崖及建筑物等空旷干净的空间筑巢。大蜜蜂是典型的热带迁飞性昆虫,但迁飞规律及迁飞决定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揭示。研究表明,蜜粉源植物的物候决定了大蜜蜂的巢址选择、迁飞时间及路线。大蜜蜂一年至少迁飞两次,迁飞距离可达200 km。在我国云南地区,大蜜蜂出现的高峰期为2~5月,之后开始迁飞,夏季在深山中可见,具体迁飞路线和机制尚不清楚。

二、大蜜蜂被猎取现状

近年来,随着野生蜜蜂生存的偏远地区修起了公路、铁路,野生蜂蜜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很大提高。加上养蜂精准扶贫的火热推进,寻找蜜蜂也成了很多农民甚至商家获取经济来源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野生蜜蜂产品,由于没有添加化学药物、没有抗生素残留,尽管价格较高,但仍供不应求。导致了当地野生蜜蜂资源被过度猎取,而各地政府,对这种过度猎取野生蜂种,尚无管控措施,处于听之任之的现状。采蜜人为采集蜂蜜、蜂蜡甚至幼虫和蛹,通常采用浓烟熏赶大蜜蜂,促使其飞离蜂巢,这种通过点火熏烧驱蜂离巢是目前常用的猎取手段;若白天烟熏驱蜂,蜂群还可逃逸,重新选址建巢。但一些采蜜人为避免被大蜜蜂蜇伤,常会选择在晚上熏巢或直接喷洒杀虫剂,造成大蜜蜂大部分成年工蜂死亡,甚至造成蜂王死亡,严重侵扰了大蜜蜂种群的正常繁衍。

图1 大蜜蜂蜂蜜采集设备

图2 采蜜人用刀割下成熟的蜜块(右上角白色区域)

因此,这种破坏性的猎取蜂巢的暴力采蜜行为,直接毁灭了大蜜蜂的栖息场所,致使迁飞回来的大蜜蜂难于重新建巢,种群发展潜能严重受阻。例如在云南怒江,由于外地商人高价购买大蜜蜂的蜂蜜和巢脾,大蜜蜂巢穴相比20 世纪90年代,已消失了1/3甚至更多。由于利益驱动,当地猎蜜者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攀爬危险的悬崖猎取野生蜂巢。黑色大蜜蜂、小蜜蜂和黑色小蜜蜂也面临着同样灾难。在云南昆明及这些野生蜜蜂附近的市县农贸市场,经常可见有野生蜜蜂蜂蜜及巢穴出售。由此可见,野生蜜蜂也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

三、印度等国推行的大蜜蜂蜂蜜采集方式

尽管目前我们还无法阻止人类对野生大蜜蜂的猎取,但通过合理引导、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友好型取蜜方式,将有助于人类获取更多的野生蜂蜜并间接提高对野生蜜蜂的保护。国外学者在1994~1996年,对印度中部地区的大蜜蜂取蜜方式进行了实地研究,并探索出一套“大蜜蜂(岩蜂)管理系统”,该系统操作简单,易于采用,成本低廉又十分环保,采蜜工匠们采用这种方法获取了大量野生蜂蜜,并找到了一条维持生计的途径。

这种生态友好型猎取大蜜蜂蜂蜜的新方法,其装备主要包括三套蜜蜂防蜇服(图1),牛仔布、手套、刀、水桶、可充电手电筒、36 m的胶带、25 m的绳梯、绳子、筛子、浴盆和盛蜜容器(图1)。一个专业采蜜人,并配备4~5个采蜜工匠协助。操作选在夜晚进行,主要利用黑暗环境大蜜蜂不活跃,同时减少对采蜜人较多的蜇刺。以猎取树干上的大蜜蜂蜂蜜为例,首先,将粗绳固定在栖息大蜜蜂的目标树干上。绳索嵌套的位置要易于接近蜂群所在的位置,可以使用火炬或电筒进行定位。

工匠们穿着防蜇服,在可移动绳梯的帮助下爬上栖息大蜜蜂的树干上,靠近蜂巢后,用绳子将装有锋割蜜刀的水桶拉上树干,紧靠在手边。通过对栖息有蜜蜂的蜂巢和被遗弃的蜂巢的研究发现,大蜜蜂蜂巢,最上层为贮蜜区,接着是新月形的花粉区,最里面才是卵虫脾和蛹脾。每个巢脾上70~80%的贮蜜都是成熟的封盖蜜脾,它们要比子脾所在巢房的深度要高5~11cm,和人工养殖的蜜蜂巢脾一样,蜜脾都在巢脾上部;未封盖巢房只有2.5~5cm,里面主要是未成熟的蜂蜜,采集蜂蜜时,重点割取封盖的成熟蜜区,留下子脾,并将割下的封盖蜜块放入吊着的桶中。

如图2所示,用刀割下封盖蜜块后,大蜜蜂蜂巢一般并不会掉下来,也未对蜂群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确保蜂巢与树干结合的两端完好无损的情况下,所有被疏散的蜜蜂暂时落在地面或附近的树枝上,第二天一早这些散落的蜜蜂会迅速回到原来的巢穴中。而被割下的蜜脾很快被重新修补好,在未来的25~30天将再次贮满蜂蜜。在流蜜旺季,第二次蜂巢来采蜜时,每个巢脾平均产量为6~7kg,比第一次还多收获2~3kg。按照这种方法,每个流蜜期可取蜜2~3次。

由于这些野生大蜜蜂分布区域的限制,其蜂蜜产量较低,加上对野生蜜蜂的管理处于听之任之的状态,近年来蜂种数量下降严重。因此,造成在这种野生蜜蜂蜂蜜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现状中,通常所采蜂蜜在本省或本地区都已经销售,根本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这也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打着崖蜜或野生蜂蜜的幌子出售假蜜。

生态友好型的取蜜方式,只对巢脾中的封盖蜜所在的部位进行割取,又选择夜晚进行操作,不使用烟熏,下一年蜂群还会返回原巢筑巢。采用这一方法进行取蜜的最大优势是不破坏野生蜂群,蜂群未受到威胁和破坏,只是单单的取走成熟蜜脾。这样一来,母群安全繁殖,在分蜂季节,还间接增加了蜂群数量。当地以采蜜为生的猎蜜人,也找到了一条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致富途径。同时,蜂群数量的增加更加有助于丰富森林生态系统。这种方法还适用于筑巢在岩石或悬崖上的黑大蜜蜂,但对个体较小的小蜜蜂和黑小蜜蜂,是否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还未见报道。

四、大蜜蜂保护及利用对策

长期以来,我们对野生传粉昆虫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 野生传粉昆虫的生存空间正被压缩,很多传粉昆虫的栖息地受到人类活动(农业开垦、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等)正逐年减少。大蜜蜂作为亚洲热带地区野生传粉昆虫的代表,它们对该地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但大蜜蜂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大蜜蜂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策略。

1.加强宣传和培训

花大力气通过当地媒体或农业管理部门,大力宣传上述取蜜方式。在国外,如印度,一些非政府组织,通过开设一些必要的培训课程来提高当地采蜜人的素质,通过宣传这种取蜜方式,提供一些价格低廉的取蜜及贮蜜设备,并发放取蜜过程及蜂蜜质量控制的宣传册。他们通过培训,已有450多名采蜜人亲自实践了这套方法,他们收获了超过55吨的蜂蜜和蜂蜡,其收益也比之前那种驱蜂离开、毁巢夺蜜的杀鸡取卵的方法增加了3~4倍。因此,我们应大力呼吁制止传统破坏式的采蜜方式,通过现场培训、典型示范及媒体宣传相结合,改变落后的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采蜜人的生态保护意识。

2.加强对野生传粉昆虫的基础研究

与家养蜜蜂相比,野生传粉昆虫除了熊蜂受关注较多外,大蜜蜂等蜜蜂属其他野生蜂种的基础研究明显滞后,一些基础生物、生态学特征,诸如生活习性、繁殖特征、迁飞规律等知之甚少,大多数研究都是20年前的研究结果,这些野生蜂种资源的现状尚不清楚。在科技水平较高的今天,我们需要一方面强化基础研究,借助最新的科研工具或调查工具深入了解和掌握大蜜蜂及其他野生蜜蜂的资源分布现状,进一步结合种群遗传学、养蜂学、进化生物学等知识,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人工或半人工干预、驯化、选育优良品系。国外已经开始了相关尝试,人工种植蜜源植物来吸引野生大蜜蜂传粉,逐步增加野生蜂群的数量。热带雨林面积广阔,人工养殖的蜜蜂很多不能深入到雨林腹地,因此,野生迁飞的大蜜蜂能很好的解决热带雨林植物传粉的问题。国外学者根据热带地区植物特性,开展大蜜蜂与传粉植物互作网络关系与评价的研究,通过人工干预增加野生蜂群数量,在通过科学研究,评价野生蜂与植物的互作,为深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3.大力宣传,提高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宣传和鼓励居民使用低毒、无毒、低残留的生物源制剂,尽量减少杀虫剂、除草剂、除螨剂、除菌剂的使用,尽量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害虫,如使用性诱剂、聚集素等绿色控虫技术最大程度降低对大蜜蜂的直接毒害,为大蜜蜂种群繁衍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其次,在旅游景点开发野生传粉蜜蜂旅游项目,如参观几十米高的大树或岩壁上的大蜜蜂巢,通过科普讲解,宣传野生蜜蜂的生态保护功能,通过坚持不懈的宣传,从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开始不遗余力的提高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4.合理开发和利用大蜜蜂资源

大蜜蜂等野生蜂种数量有限,产量很低,人为暴力式猎取蜂巢也是近年来大蜜蜂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但根据大蜜蜂的特性,在一定范围和特定时间内进行配额采割,对其影响相对较少。通过与旅游业结合,开发大蜜蜂蜂巢割取参观和示范,已经在马来西亚等国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我国大蜜蜂分布范围较少,仅在云南、广西和海南等热带地区有分布,同样存在着暴力式猎取和保护欠缺的问题。当地甚至主流媒体,应呼吁禁止人为猎取、破坏大蜜蜂蜂巢的行为,保护这一热带重要的传粉昆虫资源。

另外,充分利用大蜜蜂对热带植物进行授粉将是大蜜蜂应用的重要领域。可以预见,在各地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旅游业、授粉业、种植业及各地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加大对野生蜜蜂的驯化和管理,适度开发,合理利用,不断解决种质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最终实现大蜜蜂资源的永续利用。

猜你喜欢

采蜜传粉蜂巢
植物争夺传粉昆虫降低其多样性
具有授粉互惠关系的非自治周期植物传粉系统的持久性
走进科学
采蜜忙
采蜜
小蜜蜂 采蜜忙
野地狂花
换蜂巢
采蜜
火星上的“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