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2018-10-25广东建工对外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5

安徽建筑 2018年5期
关键词:桥架交底装配式

刘 倩 (广东建工对外建设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65)

1 BIM技术优势分析

对比传统建筑建构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更大的优势。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材料浪费和噪音污染的情况更少,便于后期可以标准、快速的进行施工,这是以往传统建筑都不具备的优势[1]。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具体内容见表1。

BIM的优势作用分析 表1

2 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小区某商品工程为实例,该工程占地面积为27598.71m2,总的建筑面积为71389.86m2,建筑面积包含地上、地下两部分,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57562.74m2,地下建筑面积为13826.12m2。该工程包含了9栋单体住宅,分别为15号~17号、22号、23号、43号~46号楼,9栋单体住宅的结构形式均为剪力墙结构。其中,16号、17号、22号、23号楼为7+1层预制装配式住宅,15号楼为7+1层住宅,建筑结构为普通现浇混凝土结构,44号、45号楼为14层预制装配式住宅,43号楼为16层普通现浇混凝土结构保障性住房,46号楼为13层预制装配式住宅。

3 BIM技术主要应用点

3.1 施工图纸碰撞检查

在施工前,必须实施BIM技术的碰撞检查,这项检查可以快速查找土质设计不规范和不合理的地方,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返工的现象,促进施工可以按照设计的进度要求平稳开展,另外,还可以降低材料浪费的现象,有效节约施工成本,为后续施工过程提供可靠保障。

本文以3号地下车库的碰撞检查为实例,对管径<66mm的管道不予检查和提示,通过触碰检查,发现201个碰撞点,在每个碰撞点的位置均具有具体的三维图形,该图形对碰撞位置、设备名称以及碰撞管线均进行了描述[2]。

①管道及柱梁的碰撞检查:梁、框架柱和通风机、消防设备之间没有留下充足的安全距离,甚至存在碰撞。

②管道与管道碰撞检查:在施工过程中,所有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基本都是分开单独进行,这就导致很多专业项目之间的碰撞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比如消防工程和通风系统,给排水工程和通风系统之间。

对上述问题都可以凭借碰撞检查进行发现和整理,管线的优化和调整,均可以利用管线的综合排布进行。

3.2 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

通过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整个机电安装以及土建模型的建立,然后对整合后的模型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一旦发现碰撞点,立即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在综合布线过程中,秉承规范、便于施工、经济等原则。这项工作其实就是对各个单独的项目工程进行深化设计。

3.2.1 走廊内桥架与管道综合排布

在3号地下车库施工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内容均是水管施工,充分考虑工程的后续施工以及施工完成后的使用的具体要求,要求管道铺设方式为双层敷设。将桥架铺设在上方位置旨在降低桥架的反弯。风管需要铺设在下方位置,风管和水管必须水平铺设,水管和喷淋管的支架可以共用,控制标高约为3781mm。

3.2.2 走道交叉处桥架与管道综合排布

该工程3号地下车库在走道较差位置存在杂乱的管线布置。经过调整后,管道和桥架均需要双层铺设,尽量降低桥架翻弯的现象发生,将水管进行统一标高,共用支架。在后续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格外注意反弯高度以及施工顺序。

3.3 图纸问题梳理及施工图纸交底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BIM建模,建模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查的过程,检查的时候随时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在进行图纸交底工作时找细微的问题,一旦遇到这类问题,提前进行沟通和解决,防止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停工。促进施工可以顺畅进行,切实减少因为检查不细致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效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图纸交底的过程需要BIM技术的协助,在交底的过程中,汇总所有图纸的问题,当面答疑。一旦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根据三维模型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因为图纸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更为快速。技术人员可以凭借图纸对设计意图进行快速的了解,在交底工作的过程中,设计意图和目的也有所增强,利于后期建筑物的构件。

3.4 施工方案模拟与优化

3.4.1 方案基本情况

以44号楼为例,为了更好地对现场施工进行协调,特别是配合PC结构施工,将BIM技术应用到项目中来,对44号楼外墙悬挑脚手架施工进行模拟,另外还需要对相关施工和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一旦发现不合理的地方,立即对其进行调整,优化施工方案。

3.4.2 方案模拟优化调整

BIM技术在项目工程中的应用,使得施工方案在模拟过程中更为清晰。通过观察发现该构成某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封头板有1根工字钢的布设,为了防止模板在加固过程中对施工造成影响,对工字钢的预埋件位置和工字钢位置进行了微调,将其向南平移一定距离,同时以交底的形式将施工方案的调整内容对施工人员进行告知。

3.5 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和质量安全管理

在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BIM技术其实就是帮助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工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切实提高了工作质量。

3.5.1 进度管理

该软件中有沙盘模式功能,每一项施工工序的开始时间和具体完成时间都必须依据实际工作进度进行确定。将具体的施工过程利用沙盘进行动态演示,方便办公室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控制;同时需要专门设立例会对工程的实际进度进行介绍,通过团建的动态演示,对工程进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动态分析;然后将动态分析结果和计划进度进行比对,确定实际进度是超前计划进度还是落后计划进度,一旦出现超前或落后,对原因加以说明,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5.2 质量安全管理

①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或者质量缺陷,立即凭借移动端设备对相关现象进行拍照并存档,尽可能地获取施工场地最真实的数据。尽量将问题精确到BIM模型的相关位置,然后通过记录照片、位置描述等技术对相关问题进行反馈。告知管理人员相应的整改问题及完成时间,尽可能快速地处理质量缺陷。另外,对施工现象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排查,可以将工作进行分包,将每月的闭环率和实际进度考核进行挂钩,切实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

②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安全风险因素以及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及时的收集和汇总,经过分析后将相关问题进行分类,同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对质量问题和安全风险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同时给出一定的预防措施,防止相似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再次发生,进一步确保施工可以顺利开展,切实提高项目工程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装配建筑施工过程的应用,不仅可以将设计图纸的信息清晰的反馈到三维立体模型中来,更为直观和立体的显示模型,还可以协助设计意图的掌握和设计,对图纸问题进行细致的查找,对各类工程专业管道以及结构工程的碰撞问题进行有效的排查和解决,促进工程各个专业之间可以综合协调的管理。本文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和BIM技术具体结合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切实提高了相关工程的工程质量。实践证明,BIM技术值得在建筑行业中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桥架交底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核电厂电缆桥架超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三维模型在电缆桥架安装设计中的应用
施工交底标准化探讨
施工中技术交底的探讨
浅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监督管理
探析安全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