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教育的思考

2018-10-24徐德龙彭忠德

学理论·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历史教育历史虚无主义

徐德龙 彭忠德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我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作用,尤其是对广大青年的政治上辨别是非的能力产生了极大误导。白寿彝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在历史教学与教育园地形成了一套具有白寿彝特色的历史教育思想。白寿彝的这种历史教育思想由《白寿彝史学研究》一书清晰地反映出来。该书作者以自觉的态度,梳理了白寿彝的教育思想,对当代历史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对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虚无主义;历史教育;白寿彝;《白寿彝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8-0178-02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大家,白寿彝先生在回族史、伊斯兰史、民族史、中国通史、史学史、历史教育等方面均有建树,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代表。

“白寿彝史学”是瞿林东先生提出来的重要马克思主义史学理念[1]。《白寿彝史学研究》一书的作者借用了这个史学理念,并且将之用于作者的具体研究当中,体现了该书作者的历史主义态度,不回避学界的已有成果,站在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该书作者直言,希望通过对白寿彝先生的史学研究,达到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批判的目的[2]。

一、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及危害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也促进了我们和世界文化交相互流的加深,伴随着中国文化和的西方文明再次碰撞,国内思想理论界一方面吸收了部分西方文明的优秀文化,但是又一方面伴随着西方文明的进入,一些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西方文明成果,也给中国思想理论界也造成了一定混乱。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是这种混乱思想状况的一种具体表现。

在思想理论界表现出来的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混淆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对祖国历史的认知,尤其表现在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的一些认识上和判断上误区。其中具体表现有的是丑化党领袖,矮化人民的英雄,妖魔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这些都大大损坏了党的领袖在人民群众目中的高尚形象,大大损害了人民的英雄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英勇形象,大大损害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坚贞不屈、自强不息、锐意开拓、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为了实现几代中国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美好形象。

可以这么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严重地干扰了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正常理论工作和学术工作的开展,这股思潮不是把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引上正确认识祖国历史的光明大道,而是把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引上了不能正确看待党的领袖,不能正确看待人民的英雄,不能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的邪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的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领制高点,正确地引导我们的人民理性地看待我们党的领袖,人民的英雄,和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及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历史。

今天我国处于国际机遇和国际挑战的时代,我們面对机遇,就要勇敢抓住机遇;面临挑战,就要沉着应对挑战。意识形态领域的这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容我们忽视,每一个党建工作者,党的理论的工作者,都要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贯彻十九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确地引导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正确地看待祖国的历史,继承祖国历史的优秀传统,继承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的优秀的党的作风和传统,坚持“四个意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二、《白寿彝史学研究》中的白寿彝的历史主义的历史教育思想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注重历史研究,尤其注重把具体的历史研究和具体的历史教育相结合,突出历史研究在历史教育当中运用正确的历史知识从而达到历史学的经世致用。认为应该通过具体的历史教育来指导人民认识正确的历史,把握历史的脉搏,顺应时代的潮流,为建设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白寿彝史学研究》一书专门讨论了白寿彝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历史过往的关心,对历史现在的重视,对历史将来的展望。《白寿彝史学研究》的作者总结归纳了以下若干主要观点。结合这些观点,阐述我们不成熟的看法。

(一)历史教育要讲做人的道理

白寿彝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非常重视历史知识对人的教育,在他的历史教育观中,认为历史教育就是要用丰富的历史知识来教育人民群众,指导人民群众在历史前进的潮流中,不断丰富自身对正确历史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力,以及如何处理好人和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史学向来不是教条,而是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史学就是要充分利用具体的历史知识来教育人民群众,从而促使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祖国的全面发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优秀合格的人才,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提升。中国共产党需要一批优秀合格的人才为党的事业发展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符合党的要求,听党指挥的大批懂得历史,善于做人的优秀合格人才。

(二)历史教育要讲历代治乱得失兴衰之故

白寿彝先生认为讲历代治乱得失兴衰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好培养人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看历史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人民群众如何从历史的发展中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如何一步步进步而来。

关注历代的治乱得失兴衰成败,就是要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能够在和平的年代,锻炼自己的政治观察力,政治辨别力,培养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正确的认识态度,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体系。

只有有了正确的三观体系,通过对历代治乱得失兴衰原因的把握,才能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居安思危,在祖国的现代化事业中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做出努力。

(三)历史教育要进行历史前途的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将近70年了,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体现出了一个大国的自信。虽然也经历过劫难和波折,但是在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拨乱反正,开拓进取,使我们的祖国在逆境中寻找突破口,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白寿彝先生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走什么路,举什么旗,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的思想理论界用我们历史主义的研究成果来教育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

我们祖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我们祖国的历史前途是发展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进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就需要不断地用祖国传统社会的历史精华,用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史,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来指导我们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让人民群众认识到祖国历史发展的前途,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人民群众对祖国历史前途发展的信心。

(四)历史教育要敢于揭示社会丑恶现象

我们祖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历史,当历史的进程迈步到近代,又饱受帝国主义的步步侵略。在这样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旧思想。

这些旧思想包括本位主义,特权思想,崇洋媚外,小农生产者思想,個人享受等。这些旧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折射在人们的具体的历史创造过程中,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就是要和这些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残余思想做斗争,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真正从思想上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正本清源,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建设。

《白寿彝史学研究》一书体现出了作者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尊重,作者从八个方面探讨了白寿彝先生的上述历史教育思想,我们仅从作者提出的八个方面的思想中抽绎出四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阐述了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尤其是站在作者讨论的基础上,探讨历史教育和祖国的历史建设和前途的探讨,希望通过这种二次阐释,提高我们运用历史知识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能力。

白寿彝先生作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学马列,用马列,信马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自己的历史研究工作。这些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遗产。《白寿彝史学研究》的作者对这一宝贵的史学遗产进行了清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结语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近年来扰乱我国思想理论界的一股不良思潮。这股思潮蒙蔽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双眼,特别是对广大青年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这股思潮不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良性建设和顺利发展。对这种混淆视听的思潮,必须要加以警醒与提防,要与这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划清界限,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思想理论界的工作。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非历史主义的态度,混淆视听,不利于优良端正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正常建设和健康发展,不利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认识祖国的历史,认清祖国的前途,认清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思想理论界工作者不能置之不理。在讲马克思基本原理的时候,要把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当代国情密切结合起来,运用正确的积极的中国历史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用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史来教育人民。

在十九大以来,我们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们思想理论界的学术工作[3],继承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祖国历史的正确认识,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做出有建设性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瞿林东.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2]赵骞.白寿彝史学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历史教育历史虚无主义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五四新潮下的历史教育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大国国民需要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
中韩历史教育目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