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哈尔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能的对策研究

2018-10-24刘惠音

学理论·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能

刘惠音

摘 要:随着老龄社会的深度发展,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和效能,是顺利完成哈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目标,实现老有所养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本课题从加快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加快专业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效能等五个方面分别阐释了提升哈尔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老龄社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能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8-0094-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目前,哈尔滨市老龄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将接近250万人,将占总人口比重的25%。随着老龄社会的深度发展,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和效能,是顺利完成哈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目标,实现老有所养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一、哈尔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创新及亮点

1.社区日间照料场所建设得到不断加强。目前哈市主城区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场所总面积将近32万平方米,老年人均活动面积0.37平方米,城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已经实现全覆盖,日间照料场所达到社区总数的100%以上;城郊农村和九县(市)居家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场所均占到当地社区总数的50%以上。城区建立500多个居家养老互助点和200多个老年人休闲驿站,并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

2.加强了老年弱势群体的养老服务保障。近几年来,哈市积极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以及困難老人发放津贴和补贴,不断加强老年弱势群体的养老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哈尔滨市财政拨款100万元用于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9家专业养老服务组织或机构与9个社区合作,开展了以生活照料和康复保健为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果良好,受到了社区老年人的欢迎。

3.积极打造社区“10分钟亲情养老服务圈”。哈市平房区新伟街道创新社区养老模式,启动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以辖区中天富城小区会所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五处社区配建用房,以“三社联动”社会组织项目为依托,采取社会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同步互融的方式,推进社区层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集养老服务与养老机构于一体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这种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社区养老应有的作用,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优质、快捷的服务,是未来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

4.开通12349热线,实施信息化和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2017年上半年哈市开通了“12349”服务热线,开创“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以“12349”公益服务热线为桥梁和纽带,通过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将老年人服务需求和社会服务供给链接起来提供托养、就餐、健身娱乐等一站式服务。12349热线的开通,将更加方便快捷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哈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效能和水平。

二、制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哈尔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发展现状来看,整体水平不高,一时之间还很难满足哈市老年人日渐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1.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单一,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伴随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社区内的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养生保健、医疗护理、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养老需求越来越多。但受人才匮乏和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哈市多数社区能够提供的服务项目还比较单一,绝大多数社区无力提供老年人所需要的康复护理服务、心理慰藉等服务。对于高龄、空巢以及失能老人所需要的洗澡、上门医疗、康复训练等服务项目也都存在盲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哈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加以认真对待和解决。

2.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不稳定,专业化水平低。人才问题一直是制约哈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长效发展的难点。以目前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来看,无论从数量还是服务技能与服务质量上都无法适应哈市快速老龄化的现实需求。一方面,由于养老服务工作辛苦,待遇不高,因此造成人才流失严重,队伍不稳定。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很低,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技能培训,因此养老服务水平极其有限。第三方面,从事医疗保健、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特殊养老服务的人才数量极少,根本无法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阻碍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

3.养老基础设施不完善,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不足。哈尔滨是全国率先迈入老龄社会的城市之一,在“未富先老”的这种状况下多数社区都面临资金短缺导致的养老基础设施不完善,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不足的窘境。一方面由于历史欠账,绝大多数社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养老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受资金和政策的限制,很多社区面临无地可用的尴尬境地,很多社区的棋牌室、健身房、图书室等都是与办公室共用,一室多用的现状极为普遍。第三,社区内医疗服务设施和水平都还比较薄弱,满足不了老年人对看病就医的实际需求。

4.社区养老服务资金不足,来源渠道单一。哈市社区养老服务资金一直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来源比较单一,因此经常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虽然近几年来政府部门加大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力度,但却满足不了老年人日益增多且日渐多元化的现实需要。以开办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例,很多社区在开展这项服务时都遇到了资金匮乏的困境,不仅面积窄小,而且没有足够资金购买设备,因此很难吸引社区的老年人到日料中心接受服务,开展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时,由于资金匮乏,也导致养老服务项目无法有效开展,也很难吸引和留住养老专业人才,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哈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

5.社区成员参与度不高,社会力量参与不足。老年人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参与热情直接影响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但从目前哈市社区老年人参加社区养老的情况看,不仅数量不多而且积极性不足。第一,很多老年人对社区养老的意识不足,养老观念还习惯于传统的居家养老的方式,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第二,很多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认识模糊,影响了社区老年人参加的热情。第三,由于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得不够充分,社区居家养老能够提供的服务与老年群体的现实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造成一部分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持观望和怀疑的态度。第四,受政策、资金、场地问题等方面的影响,哈市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很多企业认为养老事业风险大,投入大,回报率低,因此不愿意参与到养老服务事业中来。

三、进一步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能的对策建议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已经在社会养老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积极有效地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能,夯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既是满足全体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目标的重要途径。

1.加快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长效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哈市政府部门要加快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保障哈尔滨市“十三五”期间养老服务事业能够顺利发展。第一,建立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增长保障机制,抓紧制定并落实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确保新城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老城区养老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的順利实施,实现“十三五”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第二,大力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加快推动社区小型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目前规模小、硬件设施不齐全等现状,从而不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第三,积极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前提,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项目。充分考虑社区老年群体的实际需要,重点开发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紧急呼叫、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尤其针对独居高龄以及失能、半失能老人群体的特殊需求开展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社区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2.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加快专业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从社区养老服务长远发展来看,构建一支专业性强、文化素质高、能吃苦耐劳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不断改善和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和效能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支撑。第一,完善优惠政策,提高福利待遇,积极吸引社会人才充实到社区养老服务大军中。第二,加强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政府部门不仅要提供免费培训,同时还要对参加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的从业人员给予一定经济补贴,对培训效果好、成绩突出的从业者予以资金奖励。第三,在哈市高等院校中开设老年心理学研究、老年人护理、老年人科学保健等专门课程及相关专业。通过专项培养,为社会推送一批专业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养老服务人才。同时积极搭建就业平台,避免人才流失。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第一,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根据哈市财政情况适时提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同时保证彩票公益金50%以上能够用于支持养老事业的发展。同时不断提高高龄老人养老补贴标准,并积极扩大补贴范围。第二,整合全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必须坚持走社会化和市场化道路,政府通过积极扶持社会力量介入社区养老从而在资金、人才等方面获得更多的补充。政府要在税收、融资、土地、城建、水电管理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者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中来。

4.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效能。积极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是有效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目前,广州已经在试点区、街道(镇)率先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通过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志愿公益服务相结合,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相衔接,构建起具有广州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哈尔滨市也可以借鉴此经验,开展助餐配餐、医养结合、家政服务三项基础服务,同时再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选择若干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紧急援助等专业化服务。通过“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的建立,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从而不断提升社区养老的服务效能。

5.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各界支持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第一,从所辖社区内选取具备开放条件的机关单位、学校、公共体育馆、公园等内部体育设施和活动场地免费向老年人开放,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场地。同时积极引导慈善公益组织为社区养老提供资助和帮助,支持发展养老服务志愿组织,开展养老服务志愿活动。第二,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微信、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不断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同时,社区也要积极向老年人宣传和介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及其优势和特点,从而吸引更多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第三,通过开展积极宣传有效助推社区养老服务企业做大做强,让全社会都了解和支持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从而更加有利于吸引社会人才,吸纳社会资金,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能打好坚实的舆论基础。

猜你喜欢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能
基于读者体验的阅读模式分析与讨论
新形势下加快文化馆服务标准化进程的探索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
创新群众文化美术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能
南昌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需求层次视角的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问题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效能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效能分析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探究